从孔庙一路走来,距离挺远,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下所来的城市,仅孤立地看看景点,往往会错过很多故事或精彩。本次旅游的某个黄昏,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绕着曲阜古城墙漫步,沿着护城河,偶尔会穿街走巷,看看当地的民俗,看看景点之外的真实生活。曲阜是个姓孔的城市,据说每五个人中便有一个孔姓,那也许便是孔子后裔。
渴了买根当地产的冰棍,累了坐在路边休息,然后寻找着传说中的煎饼卷大葱。我们深信,远离景区,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吃的才是真正的特产。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作家文学家等各种家,在中国的影响不必多言,也无需过多介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与之相关的孔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于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孔林,自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处,孔氏家族世代接冢而葬,至今已将近2500年,为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葬群,同时也为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超过了曲阜城区。为本次旅游的最后一站。
皇帝之墓为陵,圣人之墓为林,中国有孔林、关林、孟林、袁林等,最后一个是袁世凯。是的,袁世凯,没错,原因可看袁林游记,猛戳袁林…
烈日下走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质仿木牌坊,六柱五门式,五座庑殿顶,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清代重修,雕刻采用浮雕,精美异常,叹为观止。上书,万古长青。
至圣林牌坊为木质,四柱三门式,建于明代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根据两侧八字墙来看,牌坊后应该另有大门,为孔林大门,但当时可能疏忽了,实在没有印象。
景点内可步行参观,也可坐游览车,步行所需时间很长,且大多数时间漫步在坟茔之间,想想还是算了,于是上了游览车。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在孔尚任墓前停下来,不过我们去的时候在修路,不通。话说过来,一直想去看看昆曲《桃花扇》,这事说好久了,始终未能如愿。
车上有导游,也姓孔,说孔林从最初至现在,历代帝王已增修过13次,不断扩建,方成今日规模。现有大小坟包20余万,这数量似乎已经超过了曲阜内活着的孔姓人。又谈到了孔林的规矩,有三类人死后不能葬入:不满十八岁的、被判死刑的、嫁给他人家的孔姓女人。
还有孔林二怪:地上无毒蛇,天上没乌鸦。导游讲了很多圣人显灵之言,我在猜测其内的树木。因为孔子死后,各弟子从全国各地移来各种奇树异草,而后成为习俗保留,越来越多。如今的孔林已经成为了最大最古老的人工园林,其内的很多植物专家也大多叫不出名字。不少有奇特的味道,应该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草木过膝,墓碑坟茔于期间,有种荒凉,还有种落败的感觉。
虽为大官,虽依旧立着,但其前面的断碑显示,已经很久没人照料了。
虽然都为孔姓,但毕竟传了那么多代,而且那么多的子子孙孙,那种很久远的祖先成为了共同责任,反而在照顾上未必如此用心了。这话说着不好听,但却是如此。
衍圣公,在其他村落或者城镇,将是一个家族的骄傲,而这里则埋了几十位,况且还有个万人瞩目的孔子,孔家的共同祖先。所以,很多孔家人祭祀自己的父母爷爷,或者再多几辈,或者加上孔子几人,剩余的人,即使是衍圣公往往被忽略了,很多依旧保持着文革之后的面貌。
相传乾隆有一女,脸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为灾相,需嫁有福之人方能破解。左思右想,乾隆爷觉得圣人之后最好,而且衍圣公这个职位也算不错。但当时满汉不得通婚,于是曲线救国,让女儿认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再下嫁孔家。所以,乾隆在位时来过孔家好多次。
此为于氏坊,内为其墓。
孔子死后葬泗水之阳,洙水之阴。
有导游呢,能听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孔子在世时,选择墓地相中了此处,但中国的风水讲究依山面水,此处唯独无河缺水。孔子却不以为然,笑曰:会有人来挖的。
到了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丞相李斯献计说,在孔林前挖一条河,引洙水而过,隔断孔墓与孔府孔庙的联系,便破坏了他的风水。结果,风水没破,孔家依旧繁盛了千年。
数千年的恩恩怨怨,如今却早已干涸。
河上有桥,桥前有石坊,四柱三门式,上有“洙水桥”三字。
相传,清代雍正要修缮孔林,但当时的官员将银两贪污,又担心不好交差,于是脑袋一转,便让工匠将明代时已经建成的洙水桥石坊落款改成了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但工匠对他们克扣工款不满,只改了前面而没动后面,所以背后的落款至今仍为明嘉靖二年(公元1532年)。此三字实为明代奸臣严嵩所书。
其后为甬道,两侧是石像生,从外到内依次为华表、文豹、甪端、翁仲。石兽是宋代遗物,翁仲为清代遗物。甪端不是角端,看到很多官网有写错的。
相传翁仲为秦始皇旁的一位大力士,曾数次击败匈奴,骁勇异常。后来秦始皇置翁仲铜像于咸阳,匈奴来兵时误以为真,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将立于庙堂或陵墓前的石人统称为“翁仲”。
这里,已经有文武之分,文者执笏,武者按剑。
之后为享殿,建于明万历年间,近代重建。单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说也奇怪,孔林内的建筑等级单看屋顶都不高,但是门钉却一律是帝王标准的横九竖九。
享殿之后,东侧有三座亭子,分别为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祀孔子时的停留之处,称“驻跸亭”。
此处三座墓。最南侧为孔子之孙孔伋之墓。孔伋,字子思,著《中庸》,元朝追封为述国公,称“述圣”。
儒家学派里,受过皇帝赐封为圣的一共六人,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
孔子之子孔鲤,一生守家奉母,无所过大建树,但老子和儿子却都被封为了圣人,宋朝也追封其为“泗水候”。其先于孔子而亡。
孔子之墓,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其中“王”字中间一竖很长,再加上墓碑前的矮墙,下面的一横很难看到。其中有典故,说当年康熙来拜孔子,正准备跪拜时,突然看着墓碑不动了。这下大家都紧张了,不明原因。在场的孔尚任聪明,忽然领悟,赶紧挡住了“王”字下面一横,康熙这才跪拜。原来皇帝只拜师不拜王。
后来“王”字一竖拉长,然后碑前立墙,看起来就成了“干”字。
游览结束上车,出景区中途下车。因为之前看到介绍,孔林的二门原为鲁国古城北门,元代在其旧址上修建了此门,称“神道门”,后在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重建。其两侧为两千余年前的鲁国古城墙遗址。
此后两侧是松柏,据说有72棵,一路走一路数,但好像差了一两棵。也许年纪大了,数错了。
出景区,再见石牌坊。留照后回酒店,然后到车站,一人回北京,一人回武汉,假期结束,继续工作。
1. 笑的好放4呀;
2. 有没有在门口带一枚曲阜印回来,呵呵;
得承认,这个是稍微收敛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