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至宜昌,因公而往西陵峡,所至之地偏僻而远城区,所见之景原始而近自然。傍江两侧,一路而行,山水多姿而不重,景色怡人而不复,曰美丽,则撼动人心之力不足;曰惊艳,则磅礴大气之势不显。深峡、浓翠,引一江绿水,峭壁、猿声、纵一叶扁舟,知不可如此愿而闭目临立,托念于江风。
  可叹未携相机,途中之景如画而不能择其留之,实为可惜。

  三峡已非首至,而往往所到之景区,所见之景色未胜今之所见也,盖因人力所未至,形态乃天成,非刻意之美也。而景区所见之景,多为人之所置,其形、其态皆世俗之想、世人之念。故而,已多为人之所熟所知,无甚惊喜,亦无显造物之奇,何言美景耶?
  美景,一为眼所见,二为心所感,所见之美而无所感,如粉墨妖艳之失足妇女,实不足道哉。

  西陵峡者,长计七十有六公里,其险、其长皆三峡之冠也。今之所往偏远景胜,惊叹不已,然留照之处位于城区,如本文所示,已无开谷辟地之力,亦无汹涌澎湃之势,较之偏远之景,自有不如,仅留几张照片,皆出此处,权当一记。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夜深人静,又翻出凤凰照片,看到了这两张。
  每每见到此,总是让人想起那些曾经玩过的RPG游戏,尤其轩辕剑、仙剑之类的。相片很像是主人公完成了一个任务,告别新识的女主角进入下一个场景的画面。两人在城门口,码头旁,互送香囊,惜惜道别。
  好久没怎么玩游戏了,也许近期可以再找些试试,前段时间发现仙剑后面还有好几个版本,包括仙剑后传,灵儿续传之类的。但每每与人谈起,多是鄙夷之色,好吧,我应该下载个diablo3或者看看星级2的画面到底有多华丽,已经落后不少了。

  哦,这个照片很有穿越感,起名穿越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刚刚才去过厕所,不过半个时辰却又想了,害的本宫极是狼狈,不是本宫不够沉稳,是这肚子自个儿不争气,以前胡吃海喝多年,尽管偶尔有点胀气,但也没出过什么差错儿,都怪本宫听信他人所言,昨晚打球烧烤又多喝了扎冰啤,这等美食,定是错付了!其实本宫这几天虽然拉肚子,却也处处小心,毕竟是出差在外,要时时注意仪态,万一不小心被人以为是尿频就不好了。
  晚上吃的碗热面是极好的,这番茄汤配上些浓浓的老醋,是最好不过的了,深夜写博客时再冲杯热茶,虽会多去几次厕所,倒也不负了恩泽。

  方才再次看到九龙瀑照片甚是开心,想必是在公司呆久了,再顺的工作也难免烦闷。可巧儿前期有人放出消息来,说是九龙瀑那边的水量已经不小,单就这个瀑布倒也罢了,断不用跑那么远的,奇就奇在瀑布边的那些花们。我空长这许多年,从不曾想花儿竟也有红的、白的、黄的,模样新颖出彩,精巧可人,样子想必是极美的。难怪那些游人们巴巴的惦着,还花了那么多的银子买票捧场,只盼着能一路美景好乐着。如若置之不理,倒真真辜负了这张5A的招牌。

  私心想着,九龙瀑这大好美景,怎得就那几张照片?如此这般计算,却让本宫把哪张放在最前?如今这游记,越发是不好写了。方才整理,本宫自是头大两圈,料想这篇文章,照片定是真真不够的。怎奈本宫翻来覆去找了,却也是徒劳无功。也罢,九龙瀑的照片还是放到最后,暂且选张野生杜鹃放着,有光有色,红绿搭配,如何也是可以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人间仙境白云山——徐启功。

  洛阳,白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级地质公园,5A级景区。
  虽然常出去游玩,但这类头衔向来很少关注的,不过这个景点在来之前实在不算熟悉,也只是在路上用手机上网粗略查了一下,只得摆一堆名号罢了。

  白云山位于伏牛山脉腹地,洛阳、平顶山、南阳三市交界,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用景区宣传语:“集三河之灵于一山”,谓之“中原山水大观”。如此地理位置,实属难得。

  去过嵩山之后,对河南的山总是提不起太多的兴趣,可能大多都是以景色为主要宣传点,而景色确实又排不到前列。反倒是觉得有些古建,有些寺庙,有些文化的山更有魅力。对于我,以上关于白云山的各项头衔,都比不上其中原最高峰的名头诱惑。

  登顶时近五点,西侧一片白茫偏红,远处的山峰模糊不清,于是做了些后期处理,加深和提高对比度,山峦毕露,竟是如此美景。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荆州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馆藏文物13万余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553件,曾获得“中国地级市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称誉。
  去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逛博物馆所获得的感受往往多过其他景点,尤其对于匆匆而来或者没有多少文物古迹留存的城市。而荆州,则是因其代表着盛极一时的楚国,那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楚国,留下了大量的精美文物,这些只能到博物馆里进行欣赏。

  公司组织,人数几十,一个导游之前开路,认真地可以了解些东西,而多数人都在走过场,看着些不大懂的陈列,形状好看的,古怪的,往往受些欢迎。电话不断,我便成了后者。
  导游讲得还可以,但记住的不多,记录下有些许印象的文物,权且挑上几张照片,凑篇游记。

  对玉不懂,只是看着些形状和年代,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龙形玉佩。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