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艺术

  好旅游,去过一些地方后,往往会发现很多相似,或者有规律的东西,比如屋顶,比如脊兽,比如山花和瓦当。它们都很有意思,常常在道听途说之中,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一些意义和名称,但总是会忘记,总是会想不起,或者知道有那么一个东西,却又不知其所名。每当别人提起时,常有恍然大悟之感,“哦,就是那个啊”。
  显然,这样不符合我一贯以求知少年示人的光辉形象。

  最先对屋顶的等级有了些了解,几年前终于分清了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和硬山顶,却发现已经可以向身边的人吹牛和显摆了,原来大家都如此,在不厌其烦地听导游讲了千百遍之后依旧记不住这么几个名字。
  在吹嘘心态的激励下,逐渐开始留意起热闹的屋顶来。最先记住的是螭吻,因为龙之九子的故事常常听到,这个好望,属水性的家伙在每个寺庙、宫殿的屋顶上基本都可见到,除了赑屃,大抵是导游口中出镜率最高的了。但对于正脊的了解,也仅限于此了。
  其次是脊兽,曾有段时间,除了看屋顶类型,最大的兴趣便是数脊兽个数了。但除了知道最前面是仙人骑凤,不归此列,而最多者为九,其次为七五三一,太和殿又例外,多了一个行什,大抵也就如此了。至于那九个是什么,我只能胡乱编写了,龙凤麒麟的都拿来凑数,但数到头大也凑不够九个,瞎编也挺不容易。
  哦,还有瓦当,这个东西虽然常见,但样式不多,图案简单,所以兴趣不大,也只是知道名字,偶尔用来显摆一下而已。滴水,有过耳闻,但一直没有对上号。

  鉴于自己所知的四分五裂,和大家都一知半解的情况,买本书系统学习一下,以便吹牛显摆的需求越来越高。终于高到不用在乎68块钱的定价时,就买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关于元佑宫的来历,当地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曾有一位纯一道人,法号元佑,道法无边。朱厚熜的老爹与之结为至交,关系颇厚。然有一天午间瞌睡,竟见道人直奔王府内宫,这还了得?大怒而惊醒,发觉是场梦。正此时,忽有两人来报,一人曰:纯一道人于观中坐化了。另一人曰:小世子诞生了。此世子便是朱厚熜,被传为是纯一道人的转世。

  朱厚熜登基后,在出生地敕建此宫,名“元佑宫”。其始建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九年方成,已有450余年历史。风格与北京故宫、武当道观类似,是供皇帝返乡、官员朝拜显陵或者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之所。
  其两端与宫塘和龟鹤池相连,目前这两池水依旧存在,只不过,宫塘略显沧桑,而龟鹤池已然成为了普通水泥池塘,霓虹闪烁的招牌,加上如今早已不同于“龟鹤延年”的词义,像极了洗浴中心。

  上午逛完明显陵,时间充足,早早坐车到了火车站却发现周边没有餐馆,于是又打车来到了市内,随便吃点快餐。名字很类似于肯德基、乡村基,反正也是汉堡与可乐的“某某基”。中国大多企业,对自己的新生品牌缺少足够的信心,总是去傍着那些出名的企业,就类似于前些年的安踏、康踏、贝踏、稳踏、昂踏等等运动鞋,着实让人跌了眼睛。

  市内闲逛,随意地走,发现地图导航上有了元佑宫,其实都本已错过,只不过看到塘边的这一景,觉得似乎又有的逛,便回来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最近几天好忙,工作也事多,总是觉得有些闷。于是翻翻近期的照片,找到了这么一张明快些的。当时在山路道边,人多声杂,生怕蝴蝶跑了,所以照完也没细看。现在看来,似乎焦没偏。

  蝴蝶,白色,常见,照于泰山下撤途中。

  自从买了相机后,对尼克尔18-200mm的镜头越发满意,用得也越来越顺手。当初只是为了旅游而买,要的是简单和易于携带,并且焦段广些,少些无能为力的场面。结果用了段时间后,发现出来的片子也还算可以,足够使用了,再对出片质量有要求,还不如练好水平换全幅。
  最近游玩之余,顺便拍拍白鹭和蝴蝶等物,C焦确实有些让人欢乐。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周末想出去逛逛,而武汉已基本走遍,目光便开始放远。有那么两个选择,一是岳阳楼,登高而览鄱阳湖,于其内看书音乐,等夕阳西沉,霞光下水天一色;二是明显陵,漫步而感帝王陵,于其间触摸历史纹貌,世界文化遗产,感受嘉靖帝的那些历史波澜。
  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湖北省最后一个感兴趣的景点,完了就不惦记了。而且前者过于文学小青年,不适合这个暴雨肆虐的季节。

  周六五点半起床,来回花九个多小时在路上,去200多公里之外的城市,只为看一个墓。反正我和导游说,她不信。我说,痴迷于旅游,只希望丰富下生活,长一点见识而已。

  去时火车是双层的T8084,结果误打误撞地坐了最后一班。乘务员说,明天(7月1日),武汉到宜昌的动车便通了,然后其他火车提速,这班列车的时刻会变,而双层火车由于过老,将会从这条线路上淘汰掉,今天是这趟火车的最后一次行程了。这使得本次略显平淡的旅行瞬间充满了时代感与穿越感的重大意义。

  钟祥,小城,黑出租。
  阴天,浓云,夹着零星雨点的大风。
  大声的车载音乐,上个年代的流行歌曲,一个人的旅游。

  暴雨前和暴雨后,片刻宁静的明显陵。如此美丽。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

  去机场接人,结果飞机晚点近五个小时,无所事事便在书店闲逛,然后买了买了这本《蒋介石画传》。原本是买传记,但书店没有,且这本的介绍和内容虽然简单,但也足以,便买回来一读。

  之前喜欢历史,总是盯住了民国之前,能把三国人物记得滚瓜烂熟,却不能谈谈蒋介石的简单一生,对民国这段总是提不起兴趣,似乎是因为还不够久远,或者还没有被老百姓口口相传神乎其神,也没有被文人们添油加醋动地惊天。所以不再有一人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也不再有大喝一声,桥塌断流,吓退百万兵。故往往越久远越精彩离奇,越远古越经典传奇。就像在很多小姑娘眼中,林彪叶挺贺龙一干人马绑到一起,也比不上白马银枪的赵子龙,更何况处处建庙的武圣关二爷。

  也许工作性质,打交道的往往是较我长者,而每每高谈阔论,最多的话题里永远不会出现赵云乾隆唐太宗,往往多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男男女女粉墨登场。而我,确实不够了解。
  不懂,自然要学了。所以今年的第一本书便是关于民国历史的,但大概浏览了一下,那本书不合我的口味。虽然六月份已经过了,仍未动过。

  没想到,第一本为蒋介石传了,其实,原本是最应该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