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石刻

  楼庆西老先生的书,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系列。

  中国古建筑大多木制成框,然后泥土成墙,离不开土和木,所以建筑称为“土木专业”。
  后来随着科技发展,泥土烧制成砖,砖的雕刻主要在墙上,而石,作为一种质地坚硬的材质,是很多建筑,尤其宫殿、庙宇之类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主要集中于屋顶、砖瓦、栏杆、影壁、石柱础、门枕石、栏杆、石碑、石狮等。虽然体量不大,但也是建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这套书本是分开买的,除了总结性的“装饰之道”留到最后,砖雕石刻一直没有去看,可能还是兴趣不足。直到端午节去了曲阜,被岱庙南门外的石牌坊所吸引,然后决定回来细看这本书。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雕梁画栋

  楼庆西老先生的书,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系列。

  中国的建筑,尤其古建筑,多为木制。其基本形态为地面上立柱,而后搭设水平梁架,其上铺檩木和椽木,搭瓦成屋。这本书主要介绍的便是这一部分,柱子、梁枋、檩木、椽子、雀替、斗拱、牛腿、天花、藻井等,尤以雕刻漆画为主。很多常见的装饰物,这次总算知道了名字。不仅以后会看得更加仔细些,也发现了很多以前并未注意过的细节。

  曾以为这些离着生活很远,但读这本书的时候,想起了农村的老宅,那大概建于八十年代,虽然是砖房,但其基本形态,依旧如此,甚至包括如今还在使用的木门,虽然没了精美修饰,但格心裙板的基本形态依旧。出屋看了看楼道里的防盗门,三抹头的形制依然被装饰条纹勾勒了出来。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不经意间总会发现,从未远离过我们。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一年中出差不少,坐在飞机上,除了思考世界和平外便是看着窗外天空,我不看好世界和平,所以常常有时间看到窗外的一些美丽景色,也留下了几张自己比较喜欢的照片,盘算着到了年关,做个年终总结。也许一次比较突兀,但若坚持了下去,几十年后那便与众有了不同。

  本曾想分天之蓝、天之绿、天之白三个部分,洋洋洒洒几千字,再搭配些三种色调的图片,想必是极好的。只可惜照片实在不多,因为照相机会很少,尤其和同事一起出差时,手里拿着个相机总不太像话,明明是打工仔,整得跟旅行团似的。
  白色的照片太少,绿色的又不给力,只有蓝色的实在是我喜欢。若不是天之蓝听着太像白酒,我就只放蓝色照片了,看起来更统一和谐舒服些。

  杂七杂八,有各个路线的,主要是重庆、武汉、杭州、北京、桂林吧。一般要有比较出彩的云,才有的看。色彩基调蓝色的最漂亮,没有加滤镜,没有调色彩,基本是原图颜色。
  确实很美,这是最喜欢的一张,仙雾缭绕,浩浩汤汤,烟波浩渺,如梦似仙。部分山顶点点积雪,闪着亮光,又恰似给画面点了睛。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铜雀台


  片名:铜雀台/The Assassins(中国·2012)
  导演:赵林山 主演:周润发、刘亦菲、苏有朋 玉木宏 伊能静

  1、苏有朋以后就这个方向了?
  2、发哥这是缺钱了?好久没有出演什么好剧本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年关了,开始补游记,那些今年去过的地方,落下的,又觉得应该写的,都准备录上。这几天又实在太忙,属于自己的时间基本压空,或许都写得有些简单了。
  索性还保持着这份心情,年复一年,并没有因生活繁琐、工作困顿而消减。在繁芜的世界中成长,却未丢掉那些最初的梦想、简单的执着,此为我之庆幸。
  阳光温暖,惬意午后,曾经海阔天空般的梦想依旧时而浮现,乐观的心态,执着的信念,也许是我对自己最满意的方面。

  重庆,最想去的地方是武隆和大足石刻,虽然来过几次,但时间都不大凑巧,那便市内逛逛。解放碑、朝天门、洪崖洞、两江汇流。
  曾在出租车上看到过洪崖洞这边景色,75米落差,13层吊脚楼,尤其夜景,很是壮观,坐船两江游的路线刚好经过这里,那是极好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