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上海了,从杭州过来。这次出差的工作安排也满重的,不过相比较来说,比上次轻松多了,不会上午工作,中午打点滴,下午继续工作了…

  昨天分公司停电,无法工作,便去了趟上海的水乡,朱家角。其被称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在宋、元时期便已形成,后至明清发展繁荣,成为周围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品尝了一下当地特色菜,而后租一条船,在镇内一游。相片都是手机照的,效果不是很好,勉强看个样子,仅作记录。

  镇内靠河基本都是商店,与周庄、同里无太大差别,但河道较宽,中心的丁字口处放眼望去一大片,像个小湖。河水为不透明的淡绿色,与周庄相似。
  但,很明显,这里的经营者们并不怎么用心,较其旁边的周庄、同里有很大差别,与乌镇更是不能同日而语。一个简单的例子,古镇各家各户临河的店门上,本来是大红的灯笼,而现在已经掉色,将近成了白色,多数已经成了长条状、半圆状、片状,着实不怎么好看。咖啡馆、茶馆、饭馆随意而开,店面、招牌没有统一管理,不仅显得混乱,而且拼凑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也许不是周末,人不多。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出差来杭州,闲来无事的时候去了趟西湖。
  那天下着很小很小的雨,细如牛毛,缓慢飘落。
  湖上的雾很大,人很少,稍微有些风,荡一叶舟,品一壶龙井,于湖中。

  山,朦朦胧胧,雨雾升起,绕在其中。


  湖,浩浩汤汤,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

  某个午后,说要在北京转转,时间又有限,恰好在朝阳门附近,一看地图有日坛,便一路走了过去。

  日坛建于明代1530年,是明清皇帝在春分寅时,也就是日出的时候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是北京的“五坛”之一。现已辟为免费的公园。

  我们从北门进入,红墙,皇权。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某天,早晨醒来,美丽的窗外。

, ,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