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本次百色之行的核心景观,是神秘的大石围天坑群。
它由20多个巨大的天坑组成,是地球上规模最庞大、分布最集中、形态最典型的石坑群,属于那种在地质学上名气不小,但因旅游开发和宣传不够,而知名度不高的地方。其中的大石围天坑长600米,宽420米,深613米,可同时轻松装下北京的中国尊、上海的金融中心。
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产物,这几天的景点都有着类似的产生过程。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地下水蚀了地下深处的石灰岩,首先形成地下河与溶洞。然后随着地下河进一步溶蚀洞顶和洞壁,出现坍塌后形成了天坑。百色乐业能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天坑,主要源于此处错综复杂的百朗地下河系统。
它不是一条简单的地下河,而是中国最宏伟的地下河系统之一,是一片错综复杂的河网,地下流域面积超过了1000平方公里。其水源主要来于百色乐业峰丛地区降水的渗入,甚至还有地表河流潜入地下后的直接注入,大石围天坑群就在它的主干道上。经过漫长行程,它最终汇入布柳河,然后至红水河。红水河和柳江相汇后称黔江,然后至桂平入浔江,而后到梧州入西江,成珠江主干流。
探秘大石围天坑,在它四周的立壁上有溶洞,站在其中,从内往外看对面明亮的天坑立壁。突然有了种错觉,溶洞口的形状所勾勒出的阴影,好似在对面整片的天坑立壁上画出了山峰形状。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摄影, 单反, 广西, 足迹
百色,因邓小平在此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并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所以这里一直被誉为“红色圣地”。也正是因此,它的自然风景长期被红色旅游的盛名所遮盖,鲜为人知。
百色盆地是此处的核心地理环境,是百色的心脏地带。它是构造盆地,由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时产生的拉张断陷而成。随后漫长岁月,这曾有个古湖泊,导致大量泥沙和有机物被搬运至此,形成数千米厚的沉积岩。如今,不仅发展为丰富的油气资源,还留存大量铝矿,故百色又称“中国铝都”。
在喀斯特地貌中,本应侵蚀盆地较多,但通常规模较小,毕竟风霜雨雪和地壳运动相比,力量还是有限。所以广西最大的三个盆地,南宁盆地、柳州盆地、百色盆地均是构造盆地。这便会发现经济、文化等中心的分布,永远离不开地理因素,甚至包括很多历史事件,也都有被地理因素左右的影子。
这里有条河,被称右江,它一直向东,在南宁和左江相交,然后称邕江,“邕”便是南宁的简称。邕江在南宁市内的下游更名郁江,然后至贵港的桂平西山和黔江相交,其后始称浔江,直至梧州后称西江,是我们刚去过的地方。右江及其支流不断冲刷、切割百色盆地后,形成了今天的地貌,河流是地表的整形专家。
沿着右江支流澄碧河往北,便至浩坤湖。因为住在湖边,时间相对充足,所以尝试着浆板横跨了湖面。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摄影, 单反, 广西, 足迹
一个在规划时本可有可无的景点,但因三门海关门,又放弃了百魔洞,所以便来了。来了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值得一看的景点,哪怕去了那么多地方,也都足够惊艳我。若在国内评选最美十大溶洞,它一定榜上有名。
它一直隐藏在深山之中,如同我们至今很多尚未发现的溶洞一样,它们有的仍然封闭山中,默默发育,有的只通过地下河与外界相通,不闻于世,还有的哪怕有洞口,也隐秘于深山老林,不被人见。
据称是在2004年,一个村民劳作之后,在一处岩洞休息,发现其内不断有凉风吹出,于是便和村民敲开了洞壁,结果发现其内还有溶洞,便是如今这座宏伟、壮观的水晶宫。美是藏不住的,一旦问世便震惊世人。如今已是国家4A级景区,也成了河池巴马的旅游名片。
绝大多数钟乳石是受地心引力影响而形成的水沉积物,可以分为自上向下生长的:包括流水沉积而成的石旗、石幔、石瀑布,滴水沉积而成的钟乳石,当滴水速度极慢且稳定时还能形成鹅管,但它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可分为自下而上生长的:包括滴水沉积而成的石笋,石笋和钟乳石相连而成的石柱;还有其他形态:平地上流水沉积而成的边石坝、石梯田;溅水沉积而成的石珊瑚、石蘑菇、石葡萄;池水沉积而成的穴珠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非重力水沉积而成,比如卷曲石、石花、石毛。这个过程中,水的表面张力克服重力起了主导作用,使得沉积物可以向各个方向弯曲生长。世界上只有3%的溶洞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因为它对温度、湿度、气流的影响都极其敏感,需要保持长时期的稳定环境,甚至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国比较有名的此类溶洞有三个:北京石花洞、重庆武隆芙蓉洞、百色水晶宫。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摄影, 单反, 广西, 足迹
原计划去三门海,但国庆期间“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三个台风连续叠加影响,导致广西很多地方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降雨,尤其百色。我们来时,雨虽然停了,但整体水位上升明显,加之三门海和百鸟岩都是山中的地下河,水位上升会导致洞内空间狭小,不可过人,所以景区进行了限流管制。
一直到我们过来,三门海景区始终处于闭园状态。而百鸟岩本可游览三个天窗,仅开放了一个,水的颜色也由宣传中的蒂芙尼蓝变成了如今所见的阿萨姆黄。嗯,比喻确实很形象,特意买了一瓶阿萨姆奶茶比较。
盘阳河一路流向红水河,中途却潜入山中,形成了1500米长的地下暗河,然后经百鸟岩的洞口再流出。因为这里广泛分布着可溶性石灰岩,所以地下河在山体内不断侵蚀,导致溶洞变大,部分洞顶和洞壁变薄,并最终发生坍塌,形成了通天洞。它们直通地表,阳光照进来,宛若开了天窗。整个百鸟岩,包括三门海,都有不少天窗。坐船行于幽暗的地下河上,穿过天窗,一明一暗相交的变化像日夜交替,感受新奇。
这些天窗为洞内提供了光线和通风环境,非常适合一些微生物生长。而光线和食物又吸引来了昆虫,并继续吸引来了众多以此为食的鸟类。所以,这里有成千上万的鸟类在洞穴顶部或岩壁上筑巢、栖息。早晚之时,经常可见百鸟云集景象,百鸟岩也因此得名。
进入洞中,漆黑一片,船行水上,百余米后忽见一束光,然后是洞口的绿意悬空,身临其间很是震撼。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摄影, 单反, 广西, 足迹
珠江的主干流,我们从西江开始,一直到了红水河。红水河至池州市内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在这有个形似珊瑚的岩滩湖。它是广西最大的人工湖,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的岩滩水电站截流红水河而成,蓄水深度达百米,而这本就是喀斯特地貌,不少山峰被水面覆盖形成岛状,现已是国家4A级景区。
在岩滩湖位置,有红水河一条支流,叫盘阳河,我们之后的行程要沿盘阳河而行。而这段行程里所规划的百鸟岩、长寿村、百魔洞、水晶宫等景点,都在这条河的沿岸。
这里还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世界五大长寿之乡。据称这里的百岁老人比例高达十万分之三十,是国际长寿标准的四倍以上。人们所常提及的巴马长寿村,狭义上讲,是这里的核心村巴盘屯,广义上讲,则是这一片有着共同地磁、空气、水源、光照等地理条件的村落。
这个长寿现象不是近年才有,官方史料中,清嘉庆年间有位活了145岁的老人蓝祥,度过两个甲子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朝代,被当地官员当做祥瑞之兆上报朝廷,嘉庆帝大为赞赏,认定此为“升平人瑞”,特意下了一道圣旨,赐匾、赏银、封官,还兴致勃勃地御题了一首诗。这个老人被封正六品,虽只是个荣誉头衔,但已是和当地土司平级了。因到了清廷,所以被正史记录,才得以考证。
寿命永远是对人类最大的诱惑,所以催生了“候鸟人”。很多老人,甚至一些医学上没有办法或无钱治病的重症患者来到这,聚集在盘阳河畔,买房、租房、露营,引用这的水,再去百魔洞吸氧。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NIKON 24-70mm, 摄影, 单反, 广西, 足迹, NIKON D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