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熬夜,在这个比较忙的半年会准备期间,抑制不住好奇地看完了《三体》三部曲。惊叹于刘慈欣的想象力和那令人烧脑的细节,值得推荐。

  第三部的名字为《死神永生》,作者说,死亡也许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可换个角度,死亡只对精神层面有意义,甚至于毁灭、大爆炸等,物质总量也一点不少,只不过是物质的组合方式变了,就像一副扑克牌,仅是重洗了而已。可惜,生命是一手同花顺,一洗就没了。死亡过程对于冷冰冰的客观宇宙来说,什么都没变化,也什么都没少。

  我们总是过多强调生命对地球的影响,现代社会尤甚,似乎没有了生命,地球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到天堂。但刘慈欣给了我们另一种可信的演示,如果没有生命,地球将毫无生机。
  没有生命,地球上的大气成分会改变,将无法阻止紫外线和太阳风,海洋会被蒸发完毕,地球干涸一片;没有生命,地球上的山体将会被风化夷平,不会存在高山峡谷。所以,现在的地球,蓝色有生机的地球,毫无疑问是生命自己创造的,只不过创造和毁灭并存。当然,如果仅仅是没有人,也许会更好。

st3

阅读全文

  钱钟书,一个英文考满分、数学考15分而进入清华大学的人,靠着成绩就名噪一时了。之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到牛津进修。同行的有妻子杨绛。
  名气很大,但似乎口碑一般,说实话,也没有太多谈得上的作品留世,说不上喜欢。

  说到庚款留学生。1900年是庚子年,义和团入京,围攻各国使馆,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各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金额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辛丑条约》,没有之一。
  清政府的赔款高达四亿五千两白银,因为当时中国的人口是四亿五千万,这屈辱意味着一人一两罚金。又因几倍于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几无偿还可能,所以被要求分39年付款,加上利息近10亿两,这意味着将永久失去了翻身可能。当然,条款里还有很多涉及主权的,比如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拆除天津港到北京的全部炮台;允许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停止发生反抗之地科举5年等。

  庚子赔款之后,美国一些声音出现:收到的赔款太多了。于是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开始施展外交才能,多方斡旋,促成了退还超过实际损失的赔款。为避免列强变相利用退款打开中国市场,经协商用于教育,用于培养留学生,还用这笔钱建立了清华大学和山西大学。此后,俄、英、法、荷、比纷纷效仿,似乎除了日本。
  钱钟书和杨绛夫妇,都是庚款留学生,留学英国。

wc2

阅读全文

  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
  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一种解释。

  《三体》足够引人入胜,第二部《黑暗森林》法则,也让人为之震撼。

  刘慈欣在书中判定,生存是每个文明的第一需要,且会不断地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质量是保持不变的,可利用资源和生存空间是有限的。
  在这个前提下,他又提出了猜疑链和技术爆炸,前者的意思是两个文明间,由于猜疑链的存在,是无法判定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的,且因存在技术爆炸论,对方可能在短时间内经过科技的质变而达到或者超过自己的水平并构成生存威胁。这种前提下,对待未知文明最成本和最安全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消灭。探测对方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打击,且有暴露自己给更高文明的威胁。

st2

阅读全文

  曾经很喜欢科幻,尤其高中时期,那阵看《科幻世界》,很入迷。比起当时很火的《读者》、《知音》、《青年文摘》更受欢迎多了,只不过太过上瘾,而且似乎对于高考作文没有太大帮助,所以很多人都比较克制。
  况且,都是彩页,属于那个年代里比较贵的杂志,需要几个人攒着伙买。

  之后,再接触科幻,就仅剩下电影了。
  这次,刘慈欣的《三体》获得有科幻世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震惊世人,这是亚洲人第一次染指这个奖项。一下子,铺天盖地的《三体》、铺天盖地的刘慈欣,各种新闻报道和吹捧,那始于2015年。《三体》三部曲,也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并由此将中国的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如今,人们才发现,原来刘慈欣的作品在1999年至2006年间,连续蝉联了中国科幻小说的最高奖项银河奖。那获得雨果奖,其实绝非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年初,《流浪地球》大火,成了中国电影票房的黑马,高居国内史上第二,这一年被媒体称作中国科幻电影元年。那是刘慈欣的作品,所以,买了套《三体》,准备读上一读。

st1

阅读全文

  这本书,买了很久没读,尝试过,但白落梅的文字多华丽,少内容,所以一直读不进去。
  直到今年去了开封,看完《东京梦华》,优美凄凉的八首宋词串起了宋朝历史,慨叹文辞的同时,再次引发了对宋词的兴趣,故又拿起这本书,重头读了一遍。
  若是单单看宋词,其实并不那么动人,而若了解词后之意,那便魅力万分。而若仅仅这些,其实仍是表里,若能花些时间背诵,念出词韵词律,才更知其味,魅力更深。

  以前最喜欢苏东坡的词,豪放不奔腾,缥缈不虚无,婉转不悲凄。总是在旷达之中渗透着人生哲理,能让人和他一起走入风起云涌的境界,然后归于淡定从容。如同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有幽默般的生活小品,悟出来人生哲理,如《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yjscdsg

阅读全文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