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省和地市的名字,都有深意,“安徽”之名取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而成。徽州包括了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歙县,就是我们如今所至的徽州古城。

  公元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之后“五胡乱华”,北方十室七空,有能力远迁的家族纷纷逃难,一部分奔向西北,一部分来了东南,后者还有个雅词:“衣冠南渡”。群山绵延、交通阻塞的这片土地虽然贫瘠,但战争没有触及,成了避难者的天堂。久了之后,人们发现这生活平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北方所没有的温婉和柔软,于是来自中原的文化开始扎根生长。如今,我们称这片土地为徽州。

  徽州之前名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歙县人方腊起义,后被镇压。当时的皇帝赵佶便以“徽”字为方腊起义的首恶之地为名,改歙州为徽州,取意警戒严管,因“徽”字本意绳索、捆缚。赵佶没想到,自己靖康之难后客死金国,他的庙号也取了“徽“字,隐喻曾为臣虏,绳索之辱,警示后世不忘国耻。年号是皇帝在位时用的,谥号和庙号则是驾崩后确定的。
  如今大家解释“徽”字,常用“上下山水,左右人文”,有美好之意,但其实不是个美好的开始。

  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景区。

XGS_9756
  徽州的山岭延绵,成了躲避战争的屏障,但其“七山半水半分田”,也因耕地少且难于开垦,在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古中国,扼住了徽州人发展的咽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徽商的形成,“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最终,徽商同晋商、潮商一同成为了“中国三大商帮”,鼎盛时期还坐稳了头把交椅。
  但在“士农工商”的传统认知里,商人并无地位,所以衣锦还乡的徽州人,一般都会做的几件事,就有立宗祠和兴学堂。徽州也便有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社会风气,有了“一村之中不染他姓”的宗族秩序,有了“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传家奇观。
  此外,“徽州”之名,也自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起,除在元末曾有短暂时间改为了“兴安府”(公元1357-1367年),前后共沿用了800余年,不曾变过。直到1987年,却败给了经济,政府把“徽州市”改成了“黄山市”,几乎引来了全国的一致讨骂声。
  曾几何时,为了发展旅游经济,许多地方纷纷改名,张家界和都江堰算是好些的,而黄山无疑是失败的、是短视的、是丢了文化自信的,恐怕也是如今的人们内心深处对华夏文明信仰的丢失。

  1987年,政府同意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地级黄山市,石台县划属池州,绩溪、旌德两县划属宣城。徽州不仅被改了名,还被分解了一部分出去,而“徽州”的名字只是象征性地安置在了7个乡镇上,以“徽州区”的形式艰难维系。在此之前,徽州的婺源曾因国共战争,于1934年被蒋介石划给了江西。虽然国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于1947年重新将婺源划回安徽,但在1949年的解放战争后,婺源又划给了江西,直到今天。
  徽州,地区已支离破碎,之名已淹没罕闻,似乎只剩下些青山绿水间的古老民居和建筑,承担着徽州文化低声不语的重要载体。

  我们从徽州古城的西北方向进入,先过新安江万年桥。其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2006年曾进行大修,独特的防洪桥墩,很有意思,现为省级文保。

XGS_9532
  北面只有低矮的城墙,没有城门楼留存,没走几步就是一个石牌坊,是建于明崇祯年间的豸绣重光坊。然后向东拐,进入斗山街。这虽是徽州古城里最有名的一条街,但北段没有几个已开发的景点,旅游团和游客来得不多,也就比较破些,这大抵是原貌。

XGS_9546
  这是县级文保的古民居,仍在使用中。古城里的居民,一般生活都不大富裕和便利。

XGS_9551
  途中遇到蛤蟆井,建于唐代,那时此地缺水,老百姓见此有蛤蟆聚集,遂凿岩挖井,终发现两个泉眼,清泉喷涌,水质甘冽。后世为纪念蛤蟆之功,取其名“蛤蟆井”。因共有两眼,所以又叫“公母蛤蟆井”。

  另一井在墙另一侧。

XGS_9542
  徽商书院,又名“杨家大院”,在装修关闭,只开了北面的许家厅,这里进入就要票了。

  虽事先已在网上买了票,但要求必须取票,然后持纸质票进入。而我们是从北门进的,售票点在疫情期间只保留了南门一处,这意味着要先从徽州古城的最北头走到最南头,拿了票再走回来,崩溃。
  不得已跑了一躺,浑身是汗。其实,检票的阿姨也可以核实一下网络购票信息,并予人方便的,当然,这是基于人与人的信任。而日常管理则要基于安全、制度、规范的考虑,没有票不能进也是正确的。只是感觉如今的社会,“信任”二字的分量已太过轻薄了。

  检票阿姨可能在拿到纸质票后也觉得不好意思,反而给我们讲了很多,比导游讲得都好。

XGS_9571
  肥梁瘦柱上精细的木雕,当地称之“冬瓜梁、丝瓜柱”。

XGS_9558
  天井,肥梁瘦柱内天井,肥水不流外家田。

XGS_9559
  徽州地区多牌坊,歙县是中国牌坊最多的地区,仅在斗山街上便有两座明清时期的贞节类牌坊,一座是黄氏孝烈砖门坊,一座是叶氏贞节木门坊。
  前者立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看介绍,说黄氏之夫早逝,之后其痛不欲生,绝食身亡,以示自己“从一而终”的节操。如今读来,已不觉得黄氏贞烈,而是觉得可怜,甚至可悲,亦觉得那个时代有着对女性占有欲的病态,这其实是文化糟粕,任何不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的礼制,都是有弊端的。

  后者,叶氏贞节木门坊,立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介绍说,叶氏之夫早逝,其25岁开始守寡。有一次,朱元璋战败,逃至歙县,为躲避官兵追捕,藏在了叶氏小楼下的瓦砾废墟中。叶氏发现这个蓬头垢面的人后,并未报官,而是动了恻隐之心,连续7天,每天用绳索吊下饭菜喂食。我们知道,朱元璋后来当了皇帝,念念不忘这个恩人,便下诏召叶氏入宫为妃,但叶氏不从,坚持在家守节,并照顾婆母。朱元璋受了感动,在叶氏去世后,让徽州知府建了这座木门坊。共两柱,其间砌墙,上有三顶,顶檐下原有双龙圣旨碑和玉玺宝印。

XGS_9575
  斗山街上,还有很多牌坊。

XGS_9573
  过叶氏木门坊后,向西,有几块石板围了一个方形槽,旁有石刻,写着“岳飞饮马槽”。相传岳飞抗金北上,经过徽州时,战马饥渴不行,此时,地下突然冒出一股泉水救了急。之后,此泉便再未枯竭,顾人们立碑纪念。

  之后继续向西,上大北街,再转向南,到中和街,算是主干道了。

XGS_9581
  陶行知纪念馆,在疫情期间关闭。继续前行,是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楼,已成为徽州古城的象征,上面的文字出自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之手。

  明清是很讲究礼制的,许国的牌坊造成这个样子,属逾制,要小则丢官,大则丢命的。那为什么还会存在呢?导游兴高采烈地讲起了缘由。据称,当时云南有叛乱,许国平乱有功,皇帝便准了他四个月假期回家乡建造牌坊。当地百姓觉得许国是徽州的骄傲,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在平定云南叛乱后,又升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这么多的荣耀,总要有些特别才能体现,于是便造了这座与众不同的四面八脚牌坊,很气派,但逾制了。
  许国自己也怕,思索许久,想了个法子,他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然后上朝时,跪在大殿不语。皇帝疑惑,问到,“阁老,朕给了你四个月假期造牌坊,你为何用了八个月?依朕看,别说四脚,就是八脚牌坊也可以造好了”。许国听了后连呼万岁,“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坊”。皇帝一看,既然说了,那便金口玉言,也便认了,于是这个牌坊就合法化了。
  这当然是野史,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许国这个人在那个时期的受宠程度。

XGS_9584
XGS_9588
  此处向西北,过绣球楼和徽园,是徽州古城西北门,仁和楼。

XGS_9602
  进徽州人家,导游在这里讲了很多徽州民居里的陈列意义。

XGS_9607
XGS_9611
  回到许国石坊,然后向西,是阳和门,又名“东谯楼”,建于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
  谯楼,是古代夜晚向人们报时用的,打更的鼓声从谯楼上可传遍整个古城。

XGS_9636
  县衙对面,南侧,是南谯楼,为1997年重建。

XGS_9659
  徽州府衙,建筑很新,为近年修建,这里反倒是游人最多的地方。

XGS_9640
  只有二堂为清代遗物,越是老的,梁栋的雕刻越是细致,反倒是新建筑,少了那份精雕细琢之心。

XGS_9646
  出府衙,东走,到许国石坊,转东南,是打箍井街,因街上有打箍井而得名。

XGS_9663
  街上有曹氏二宅,又名“大徽班”、“舟庐”,导游讲述了“四大徽班进京”的故事。源于乾隆帝八十大寿,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是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XGS_9668
  继续前行,到了码头,坐船,前往渔梁坝。这是徽州古城城墙。

XGS_9688
  美丽新安江,源头在徽州休宁县,我们所熟悉的千岛湖,其实就是“新安江水库”。

XGS_9699
  前面已述,群山绵延的徽州地区为躲避战乱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因为多山少田而限制了这里的发展,土地贫瘠,生活贫苦。所以,徽州人不得已开始经商,他们在徽州开辟道路,疏通河网。而新安江,作为徽州的母亲河,吸纳了徽州地区大部分的地表水系,把一府六县揽入怀抱,让徽商可沿着新安江,经富春江、钱塘江到达富庶的江浙地区,无疑成了最理想的征途。
  渔梁坝,便在新安江上,是他们的出发点。

  渔梁坝始建于唐,明代重建,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徽州地区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新安江上有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被称作“江南第一都江堰”。
  它的作用主要是泄洪防旱和截流行船,是明清时期徽商水陆起航的地方,被称作“徽商之源”,民谚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一丢,便是丢在了此处。其兴衰也是徽州兴衰的标志,如今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GS_9736
  渔梁坝使用花岗岩垒筑,上下层之间用竖石墩插入,似“钉子”般,因其形状而得名“元宝钉”。

XGS_9750
  江边曾经热闹喧嚣的吊脚楼,如今已不见人迹。

XGS_9747
  渔梁坝岸边的唐宋古街,两头低中间高,有点像鱼背,故得名“渔梁街”。此处逐渐形成了小村落,名“渔梁村”,现已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散步其间,已只剩了些留守的老人。

XGS_9723



, ,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