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海上丝绸之路,往往一脸茫然,很多人对它的认知远不像河西走廊那么多。
其始于汉,当时的各始发港中,最重要和最大的便是广西合浦港,其次是今之广东徐闻港、番禺港。秦时,始皇帝南征百越后设三郡,此处归属象郡,至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时,其成为汉武帝所设九郡之一的合浦郡,港因此得名。当时的合浦郡很大,包括如今广西和广东的防城港、钦州、北海、湛江、茂名等地,坐拥整个北部湾。合浦港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最大的始发港,甚至没有之一。
到唐代,广州港,也就是曾经的番禺港成了第一,其次是扬州港,此时的泉州港和宁波港开始崛起。再到宋,广州、泉州、宁波并称三大港,而至南宋后期,泉州港反超广州,一跃成了世界第一大港,元代更是泉州港的巅峰,其次才是广州和宁波港。明清比较特殊,由于海禁政策,除了广州港这个全国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口岸,其他港口几乎销声匿迹。直至清末鸦片战争,上海凭借长江入海口和其后广阔的腹地,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广州居其次,再后是香港、天津、青岛、大连等港。
汉代时,合浦港成为最大港口的原因是当时的航海与造船技术限制,导致远洋航行也需紧贴海岸线,所以从中国出发,最合适的地方只能在北部湾的合浦港。可到了隋唐,随着技术进步,船舶已经可以去深海航行,那么拥有更广阔和便利交通腹地,更靠近内地货物生产和消费地区的广州港迅速崛起,合浦自此便开始了衰落。
西汉,胡人陶俑,合浦汉墓出土。

曾经的辉煌在合浦汉墓群发现后,被直观地展现了出来,比如上篇文章里精美的羽纹铜凤灯、跪俑足铜盘、铜牛等,皆出土于此。还有这个西汉胡人陶俑,代表着我们两千年前对洋人最先的认知。
汉代时,中国通过广西合浦港对外出口的主要是丝绸和黄金,也有一些青铜器、漆器等,当时还没有瓷器出口,只有少量陶器,而进口的则主要是玻璃制品、宝石、香料等奢侈品,以面向上层社会使用为主。
西汉金饼,合浦汉墓出土。因为海运不是小打小闹,都是大量购买,金饼就成了最方便的硬通货。

换回的货物中,最主要的是玻璃。
汉代,淡青色弦纹玻璃杯,推测产地印度。

如今来看,进口玻璃肯定是亏了,那东西未来会降成地板价,若是能穿越回去,得改一改货物配比。但还有一项大宗货物是宝石,如今来看,就算比较有性价比了。
汉代,玛瑙、红玉髓串珠。

香料作为另一项大量进口的货品,几乎没有保存下来的实物,但它的影响是可以看到的。比如这件汉代铜博山炉,因常使用进口的树脂类香料,它已经演变成炉身加深且封闭、炉盖加高的样式。

汉代,胡人俑座陶灯,出土于贵港。影响早已不仅限于合浦,已逐步深入到了广西甚至全国各地。

















no comment un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