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

  北固山,镇江“京口三山”之一。

  总觉得北固山、北固亭这些词在记忆深处的某个地方停留过。到了此地方恍然大悟,原来是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京口即镇江,北固亭即本次登山所见。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66岁,任镇江知府,守京口水路要道,那是南宋准备北伐的日子。词上阙是怀古,先孙权再夸刘裕,下阕是道今,先贬元嘉帝,后说自己志向。

  孙权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镇江建铁瓮城,并迁都于此,虽称“京城”,但当时还未称帝。同年曹军南下,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力的基础,故镇江被称为东吴的王兴之地。
  不过,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孙权迁都镇江那年发生的刘备招亲。背景是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刘备迎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但《三国演义》将其演绎得更有故事性,说周瑜定下美人计,让刘备过江,准备扣为人质,逼其还荆州。结果被诸葛亮识破,遂将计就计,一边派赵云过江保护,一边授锦囊说服孙权之母吴国太到甘露寺相看。“方面大耳,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的刘备被丈母娘一眼相中,表示甚合心意,生米煮成熟饭,入了洞房。
  野史里,刘备和孙尚香关系不错,夷陵之战后误传刘备阵亡,孙夫人望西痛哭后,在北固山投江自尽。


  铁瓮城遗址,就在北固山下,如今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东吴最早的都城。


  北固山景区。


  试剑石。

  反正已成了亲,日子还要继续过。这一天孙权带着妹夫散步,刘备见这块巨石暗自祈祷,我若是能顺利返回荆州,成就霸业,那便能一剑斩断此石。结果手起剑落,巨石应声而断。孙权疑虑,说你干啥。刘备说向天问卦,若能破曹兴汉,则此石可断,果然应愿。孙权哪里信,于是也拔剑说我也问问天意,若是能破曹兵,此石可断。但心中却暗暗祈祷,若是能再得荆州,日后称帝,则一剑断石。结果也一下劈开,两人都暗自高兴。所以,此石留有两道裂痕。


  古道城墙。



  甘露流芳。


  原临江,在长江航道北移后,今其下是金山湖。右前方远处是焦山,再远处是长江。


  北固楼又叫多景楼,因刘备和孙尚香在此洞房,又名“相婿楼”,和岳阳楼、黄鹤楼并称“长江三大名楼”。

  辛弃疾在此写下开头那首词,其实还有一首《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毛主席比较喜欢辛弃疾,圈画最多的便是他的词作,并赞不绝口,也很喜欢这首词。



  天下第一江山,肯定过誉了。

  相传南北朝时,梁武帝登北固山,留下过这几个字,后遗失。南宋时,有人重新写了这几个字。现存文物属清康熙年间,镇江府通判临摹。


  继续拾级而上。


  有一座四层铁塔,原建于唐,后毁。原为石塔,塔基为唐代,石质;塔身为铁质,一二层是宋代所建,三四层为明代所铸。塔下有地宫,曾出土舍利等文物。



  百度地图上标着此地有柳永墓,结果忽悠人。不过,此处有鲁肃墓和太史慈墓。

  鲁肃墓是未经考证的,只是近代立碑为记。湖南和湖北也称有鲁肃墓。



  太史慈墓,至少有考证,不只是立个碑而已。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