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是“京口三山”之首,也是名气最大的。原因无他,金山寺。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原名泽心寺,后荒废。唐时,有皇子染恶疾,遍访名医无果,时宰相裴休因笃信佛教,遂让之子裴文德代皇子出家,法名“法海”。当时的唐朝刚经历了武宗的“会昌法难”,而宣宗信佛,故一改之前政策,佛教的发展得以喘息,有野史传这个皇帝出家当过和尚。前几天去了敦煌,莫高窟的主要出资人来自归义军,而归义军的建立者是张议潮,官方推动者便是唐宣宗。
法海替皇子出家,这个皇子很有可能是宣宗之后的皇帝懿宗,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直接引发了导致唐朝灭亡的农民大起义。这因果就有点不值了,可因果哪有值与不值。没有他们的因果,哪会有其后的南宋,哪会有《白蛇传》的传说。追光动画的《白蛇》系列电影,看似要引入政治叙事,也许会涉及法海的前世因果。
法海出家后,游历至镇江,于江中一岛的荒林中禅修,后得知此地原有寺庙,遂在林草间寻找,得一被毁佛像。于是,法海燃其一指,誓愿重修道场。此举得到广大信众支持,遂开山挖填,寺院初成,渐成江南地区最大寺庙。法海便成了金山寺的开山始祖,人称“开山裴祖”。
寺庙建成前,他一直在山洞禅修,此洞原有蟒蛇盘踞,遂被法海驱逐入江。虽没做过其他坏事,但《白蛇传》的传说深入民心,他便成了遭世人谴责的坏和尚,这也是因果,或许是他替懿宗出家的果。当然,千秋功业自有公论,如金山寺楹联:“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
金山寺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名字,曾被宋真宗赐名“龙游寺”,也曾被康熙帝赐名“江天寺”,如今寺庙顶部悬挂的依旧还是康熙御笔,上书着“江天禅寺”四个大字。可《白蛇传》的故事太深入民心,哪怕有着皇帝赐名,依旧改变不了民间“金山寺”的称呼,这个自古未变。
如今山名“金山”,统一为金山风景区,也是5A。
景区大门背后书:雄跨东南两百州,原为南宋第二任皇帝赵眘所书。
大雄宝殿原为明代建筑,可惜在48年毁于大火,现存建筑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属于重建比较成功的。
因为当年赵雅芝版的《新白娘子传奇》被奉为经典,而拍摄地便在此处,所以网上有很多模仿电视剧情节的打卡点。这一对姐妹跪在大雄宝殿外,反反复复拍了好久。
高处是慈寿塔,又名金山塔。金山寺的大部分建筑,都没有躲过太平天国运动,所以几乎没有老建筑。
金山寺的门口朝西,这在国内不多。导游讲其原是朝南,但寺庙屡遭磨难,还经常在山门前听到轰轰雷声。有天,来了一位云游僧人,说因为山门朝南,正对南天门,得罪了玉帝,之后化作一缕青烟而散。方丈一听,这是神仙来点拨了,遂改山门朝西,果然之后再无灾难。
当然,这是传说。实际原因是金山原为江中一岛,大江自西向东奔流,山门朝西,才能看到江水东区,群山西来之景。
到广场,能拍全景。
no comment un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