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古代,流放是仅次于死刑的惩罚。一般情况下,流放地点是战场,没战争时,就去戍边或开发边远地区,是去当兵或奴役的,环境一般、吃住无保,又是法外之地,死亡率奇高。同时,在“乡土观念为重”的古代,流放一个人是精神层面的剥削,流放一个家族则是精神层面的毁灭。

  流放地大多是边疆。秦朝开始,集中于两广和海南,唐时又多了新疆和东北。当然,这也和帝国的疆域有关,一般是在势力范围之内就远就偏,只有上古时期才存在逐出统治区外的情形。南宋时两广得到开发,北方又沦陷,能发配的地方基本就剩海南。明朝和唐朝类似,但多了云南,清朝一般钟情于新疆和宁古塔。
  时代发展至今,这些流放地大都成了旅游胜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云南是明朝的流放首选地。朱元璋曾派30万大军随远征云南,之后派沐英在此镇守,屯垦戍边。除了军人,还有随军家属和大量工匠,此外还有响应中央“移民实滇”政策而来的老百姓,达百万之众。主要以江浙、皖南、赣北为主,因都从南京柳树湾集中出发,所以南京柳树湾成了如今很多云南汉人的祖籍。
  当然,这些人的待遇,要比流放至此的人好很多。

IMG_20211013_160525
  朱元璋时期的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中,往往都能看到“充军云南”字眼。从南京走过来,要多半年时间,死于途中的不计其数。只不过本身就是犯人,往往无人追查,也不见记载。
  对了,当时的首富也被朱元璋流放到了云南,他就是捐钱建南京城墙的沈万三。

  官员的被贬和流放,并不相同,这有点像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差别。而且,官员被贬谪,也是差异化的,有些人只是换个地方当官,比如从中央到地方、从大地方到小地方、从富地方到穷地方,或者官职下降,但到了地方依旧还是说了算的人,这种人哪怕被贬之地再贫穷,也是在当地生活条件较好的人,依旧可以有所作为。况且,很多人都清楚,不知道哪天局势变化,或者皇帝想通了,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官复原职,贬谪就像官员成长中要渡的一个劫。有些被贬谪,基本就只留一个虚职,那就相对凄凉,什么都没有,还会被打压和欺辱,都要自食其力、听天由命,甚至要贫穷一生了。

  明朝被贬云南的官员,最有名的恐怕要数杨慎。
  他是明武宗年间的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另外两人是解缙和徐渭,他们可比唐伯虎之类的江南四大才子有学问得多。杨慎的父亲是杨廷和,曾官居首辅。
  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被捕,然后被廷杖了两次,之后再贬云南永昌卫,在今之保山。他被人所记住的是在被贬云南途中,经过长江时写下的一首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些为官者被贬地方或者偏远地区,往往会促进当地的教育进步和文化发展,甚至一些有作为的还能让当地的经济发展、百姓安居,有代表的就是苏东坡。在一定程度上,杨慎到云南,也是云南的幸事。
  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杨慎把嘉靖帝得罪的不轻,六次大赦都没有轮到他,过了六十岁也无人敢受理,最终七十二岁时死于云南,在这呆了三十余年。
  临终,留遗训: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

  这次到云南,因为农险管理的问题,住了一晚。
  最近出差都是华住旗下酒店,桔子酒店有桔子糖,好吃。

  夜晚,见当地杂志上的杨慎之名,有感。

IMG_20211013_081432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