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多省会都已去过,除了拉萨外大多千篇一律,没什么特色,但哈尔滨却是个例外。尤其建筑,中西合璧,异域风情,有着“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而这些又集中体现在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上。
1898年《中俄密约》后,俄国开始在哈尔滨铺设中东铁路,数千中国劳工茅屋草棚,蔽履褴裳,落脚此处,这里成了俄统治区下的国人聚集处,故名“中国大街”。后来随着铁路的开通而日渐繁华,另有材料说,这个时期俄国向中国移民60万人,促进哈尔滨真正成为了大城市,只不过是俄国的样子,俄国的风情。
1926年,中国收回了哈尔滨的政权,此时,中国大街的基本风貌已成。1928年,北洋政府将其改名为“中央大街”。1932年,哈尔滨落入日本手中,此后的这里每天踏着数不尽的屈辱与木屐,直至1945年。文革岁月中,其又被烙上时代印记,名之“反修大街”,至1976年后方才恢复原名。
其保留了多数西方风格的老建筑,并统一了今后的规划方向,成为一种交融的特色而传承。目前,是东北地区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有着“亚洲第一街”之名,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
因为中央大街建在沼泽之上,靠着松花江,所以春夏之交经常翻浆,软似海绵。后来据说灵感源自中国功夫里的梅花桩,有人将数千根两三米长的圆木桩钉进了土里,然后上铺碎石,终于缓解了问题。
后来在1924年,俄国人又在上面铺了层高18cm,长宽10cm左右的花岗岩石块,如上图所示。据说当时每块石头的价格够一个穷人一个月的生活费,故有人戏称这是金子铺成的路。
如今已被磨得铮亮,看起来很漂亮,找个时间赤脚走在上面一定很惬意。
从圣·索菲亚大教堂那边过来,经兆麟街,转到田地街、西十六道街,再至中央大街南起点。
此为去大教堂的路上,随手而拍。
中央大街是中国的首批历史文化名街,也是中国的十大商业步行街。因其囊括了16世纪文艺复兴建筑、17世纪巴洛克建筑,18世纪折衷主义建筑和19世纪新艺术主义建筑在内的四种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建筑流派,被国家授予了建筑艺术博物馆称号,同时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联合国建筑成就奖”。
这是网络上的内容,我目前还没有找到国家级建筑艺术博物馆和联合国建筑成就奖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称号,到底是如何的门槛,有多大含金量?已经有哪些建筑列入了其中?
南端路口的建筑,新视野眼镜店。原为哈尔滨第一邮局,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建于1914年,80年代由两层扩建成了三层,深红色的穹顶比较突出和引人,为哈尔滨市Ⅱ类保护建筑。
百年老街酒店,原为哈尔滨特别市公署,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砖木结构,折衷主义风格,一抹淡蓝,哈尔滨市Ⅱ类保护建筑。
肯德基,原为秋林商行道理分行,建于1914年,砖木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
对这类建筑不大懂,兴趣也一般,所以照相很少,很多建筑没有拍摄到,尤其四种类型都没有凑齐。
这个仅拍了局部,也实在查不出是什么建筑,后来通过万能的百度终于搜到,是天植大酒店。
前方是松花江畔的抗洪胜利纪念馆,建于1958年,纪念1957年的特大洪水,哈尔滨Ⅰ类保护建筑。
中央建筑塔高22.5米,刻有“塔镇江天”四字,四周有20根7米高的古罗马式回廊围绕,简约而大气。
东北的洪水刚刚退去,松花江内依旧是浑浊发黄的江水,对面是太阳岛上的俄罗斯风情小镇。天气并不是很好,相机也不是长焦,这是后期对比度不断加大才出来的效果。
打开地图,盘算着去极乐寺和文庙。打车,来到公交站牌,很有特色。
虽然中央大街的名气在外,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哈尔滨及其建筑,却不在这条街上。而是那些已经形成风格的普遍分布着的建筑,或是一个写字楼,或是一个居民区,或是一个正在修建的大厦,中西融合的风格已经成为了这里自有的一种传承和特色且正在继续发扬。所以不再是一条街,而是一座城,那么得招人喜欢。
想起了天津的解放南路。
@Sunny, 天津,似乎笔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