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想出去逛逛,而武汉已基本走遍,目光便开始放远。有那么两个选择,一是岳阳楼,登高而览鄱阳湖,于其内看书音乐,等夕阳西沉,霞光下水天一色;二是明显陵,漫步而感帝王陵,于其间触摸历史纹貌,世界文化遗产,感受嘉靖帝的那些历史波澜。
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湖北省最后一个感兴趣的景点,完了就不惦记了。而且前者过于文学小青年,不适合这个暴雨肆虐的季节。
周六五点半起床,来回花九个多小时在路上,去200多公里之外的城市,只为看一个墓。反正我和导游说,她不信。我说,痴迷于旅游,只希望丰富下生活,长一点见识而已。
去时火车是双层的T8084,结果误打误撞地坐了最后一班。乘务员说,明天(7月1日),武汉到宜昌的动车便通了,然后其他火车提速,这班列车的时刻会变,而双层火车由于过老,将会从这条线路上淘汰掉,今天是这趟火车的最后一次行程了。这使得本次略显平淡的旅行瞬间充满了时代感与穿越感的重大意义。
钟祥,小城,黑出租。
阴天,浓云,夹着零星雨点的大风。
大声的车载音乐,上个年代的流行歌曲,一个人的旅游。
暴雨前和暴雨后,片刻宁静的明显陵。如此美丽。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去机场接人,结果飞机晚点近五个小时,无所事事便在书店闲逛,然后买了买了这本《蒋介石画传》。原本是买传记,但书店没有,且这本的介绍和内容虽然简单,但也足以,便买回来一读。
之前喜欢历史,总是盯住了民国之前,能把三国人物记得滚瓜烂熟,却不能谈谈蒋介石的简单一生,对民国这段总是提不起兴趣,似乎是因为还不够久远,或者还没有被老百姓口口相传神乎其神,也没有被文人们添油加醋动地惊天。所以不再有一人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也不再有大喝一声,桥塌断流,吓退百万兵。故往往越久远越精彩离奇,越远古越经典传奇。就像在很多小姑娘眼中,林彪叶挺贺龙一干人马绑到一起,也比不上白马银枪的赵子龙,更何况处处建庙的武圣关二爷。
也许工作性质,打交道的往往是较我长者,而每每高谈阔论,最多的话题里永远不会出现赵云乾隆唐太宗,往往多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男男女女粉墨登场。而我,确实不够了解。
不懂,自然要学了。所以今年的第一本书便是关于民国历史的,但大概浏览了一下,那本书不合我的口味。虽然六月份已经过了,仍未动过。
没想到,第一本为蒋介石传了,其实,原本是最应该的。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神农顶,吃午餐,需从简,赶时间。方便面,有浓汤,配水果,营养全。茶鸡蛋,高蛋白,补体力,它不难。雪米饼,能怡情,嘎嘣脆,吃得欢。
无云雨,太阳足,气温高,需防暑。出汗多,易虚脱,要赶路,水喝足。车启动,几步路,瞭望塔,未停步。转山弯,人惊呼,杜鹃花,遍山谷。似海洋,似行云,红似火,耀天幕。
停下车,人环顾,不知觉,花深处。有巨石,落笔书,三大字,神农谷。有别名,风景垭,景第一,数此处。常有云,谷中浮,似海浪,似飞瀑。变幻间,笼四野,于其中,不知处。其谷口,之所处,南北向,气流路。云雾起,阴晴复,瞬息变,此缘故。
极目望,山绵延,眺谷底,万象千。石如笋,石如片,石如林,石如剑。其神奇,多变幻,似神工,令人叹。千万年,地质变,其海拔,升不断。生断层,深切渐,成谷峡,千米憾。有石露,石灰岩,能溶水,容貌变。风雨打,年岁间,日月曝,昼夜连。大自然,精雕琢,成此观,你我见。
登垭口,极目眺,绿遍野,至云霄。杜鹃笑,攀崖俏,石林立,百象妙。垭口处,风呼啸,能解暑,温不高。今无云,未凑巧,不起雾,缺妖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相传,古之神农,尝携民采草,途遇峻山陡壁而不得上,遂伐木搭架,傍崖为梯。架凡三百六十层,来年方成,高入云,半壁观海日,亦得闻天鸡。上险峰,得见花草遍地,遂植木成墙以隔虎兽,搭架成屋以避风雨,与民居其中,尝百草,后世谓之“木城”也。
足遍千山,终得稻、黍、稷、麦、菽五谷,定居务农,无所获猎而食余粮,民之解饥;搭架遍野,方集三百六十五草药,著“神农本草”,患疾而不问天命,民之解疾。
功成达愿而折返,云青生烟,青冥浩荡而作雨,弥漫四野。但见群山木架,遍野木屋,得土而生根,遇水而生芽,尘化青草,石为鸟兽,万籁惊颤,虚若遗世。风停骤息,云过乍晴,霞光洒泻,訇然中开,得见群山翠绿,谷青幽深,枝繁叶茂,猴猿清啼。成今之所观,名曰“神农架”。
其主峰神农顶,海拔3106米,为湖北,乃至华中最高峰。时曰极顶寒于四周,五月尚见积雪也。
吾好爬山,尤喜登高,然每有同事为伴,多以车代步而无心劳累,以逸待劳而无愿多行,体质多虚,身力多亏,而好登山者,十不出二矣。观今之同行,多年轻力足,思之乐甚。
车出金猴岭,行不久,见路边木架,其上书:华中屋脊。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