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又称袁公林,袁世凯的墓地,与殷墟王陵相距不远,位于安阳市洹水北岸。由中华民国政府始建于1916年,历时两年完成。
曾去过一些明清皇陵,袁林的格局基本相同,但建筑有所不同,一是规格有所下降,二是引入了不少西方元素。墓主人的特殊身份与修建陵墓的特殊时期,成就了这么一个独一无二的墓地。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几乎将所有的礼节都分出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极其重要的墓地上当然不会例外。不仅建筑规格,坟茔高度,甚至包括名称均有规制,陵、墓、冢、坟,各有所属。至今仍保持的,便是“陵”,那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名称,而其他早已混用。不过有一个群体似乎特殊,那便是烈士,有“陵园”之称,但据我所知这仅针对群体,且与“园”合称,意义不同。
袁世凯虽然当过皇帝,但去世时早已不得势,虽然其子有此打算,但仍未使用“陵”字。据记载,根据徐世昌建议,林与陵谐音,且《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互相借用,故名“袁林”,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而实际上,在中国只有孔子、关公这类圣人的墓地才称之为“林”,比如孔林、关林。如此来看,袁世凯着实风光了。
说到这,想起一个问题,中山陵,推翻帝制的国父,为何称之为“陵”呢?遍寻网络找不着答案,老婆作出了解释:国父当时理应享受最高规格,“陵”便是最高规格,以前属于皇帝的,现在属于总统了。但那岂不和“三民主义”或者“中华民国”的名字相悖了?好吧,那就是人人都可以使用陵了,但你叫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而已。近期好像华国锋墓修得很夸张,低调了这么多年,死后还被人绑架了名声,不知是家人还是当地政府的小算盘,我相信这不是华主席的本意。
出租车在袁林牌楼前停下,其上写着:捍卫毛泽东思想,传播毛泽东思想,贯彻毛泽东思想,学习毛泽东思想等大字,还有一些看不大清楚。不知袁世凯做如何感想,郁闷是肯定的了。不过这些时代鲜明的口号,不仅保护了袁林,也带着沧桑的时代味道,配合墓主人身份,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门票20元。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中国古都,起初称“四大古都”,广泛被人接受和认可,包括“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其后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八十年代,和本世纪04年、09年,依次加入了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从“五大古都”、“六大古都”至如今的“九大古都”。
安阳,是我最后一个到的。对于多数人,由于这里景点少,甚至不足以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也不像其他城市有相对较多的出差机会,所以来这的人不多。到过,也一般为最后的选择。
安阳,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都城,始于约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直至武王伐纣灭商,持续了255年,距今已有3300余年历史。此后,相继又有三国的曹魏,十六国的后赵、冉魏、前燕,北朝的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称为“七朝古都”。
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走出了妇好、商鞅、岳飞,还有西门豹。
安阳古城的经济相对其他古都要落后一些,除了这几年房价高涨而起的住宅楼,其他建筑都相对低矮破旧,在古城内的步行街和文峰路上,平房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张照于市中心,在寻找鼓楼遗址的中山路上。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