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

  小时候爱听评书,对于三侠五义啊、小八义啊滚瓜乱熟。恩,当然,现在忘得差不多了。
  小时候接触到的世界只有农村老家,那个年代,基本上还没有楼房,都是低矮的红砖瓦房。似乎很多小男孩,都有段时间迷恋于武侠、迷恋于孙悟空、克塞号之类,拿根木棍,用漂亮的纸包上,然后缠上一层层胶布,便成了手中的“神器”。拿根木剑,飞快奔跑,幻想着在空中飞行,然后往地上一插,前面就砰砰砰的炸开,像极了何家劲版的展昭。
  那时没见过什么世面,常在心中勾勒出一副五鼠闹东京的画面,那飞檐走壁侠客、一身红衣的玉猫,都免不了有一个背景,热闹的东京汴梁、高大的宫殿城墙、还有那巍峨气派的开封府衙。那时候,一群小学生排在一起搞城市排名,结果,首都北京在开封面前基本为浮云,虽然我们哪里都没有去过,但坚信开封是中国仅次于西安的第二大城市。呵呵,当然没有什么时代更替,社会发展的概念,哪管什么朝代,以为人可以生老病死,城市不就一直呆在那么…

  来开封,最感兴趣的是古城和城墙,想象走在其中,感受那曾经的辉煌。虽然这个愿望很难实现。
  就像城墙保存比较好的几个城市,南京、西安、平遥、开封、苏州等,除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其他都难以有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倒想起了大研古城,虽然丽江的商业味很浓,但不可否认,走在古城内,有那种恍惚隔世的感觉。我想,这和其内建筑与古老文化的融合,密切不可分割。

  郑开高速上正在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所以交通管制,走的老路。
  先到新城,而后至老城。从大梁门进,从大梁门出。

继续阅读“开封”

开封府

  开封府出过不少名人,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电视剧和教科书中的“红人”,均在此任过职。只不过包青天太火了,所以一谈到开封府,耳边便回想起那首歌,“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当然,还有那义胆忠肝的四品带刀护卫,南侠展昭,何家劲的一身红衣,迷住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

  来开封,是要到开封府的。依稀记得小时候听评书、看电视,那刀光剑影、飞檐走壁的后面,是怎么一座气派宏伟的府衙?曾经在心中无数次进行勾画的场面,如今终可一睹芳容。门票50元。

继续阅读“开封府”

开封龙亭

  龙亭,之前以为只是一个亭子,所以兴趣一般。甚至不如其旁边的热闹喧哗的天波杨府,抑或清明上河园。也许是不想凑热闹吧,这里基本没人,所以就进来了。门票45元。
  进来才发现,来得值。

  关于历史,咱查些资料,整理一下。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在此处建永平军节度使治所,即藩镇府署。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政权均相继于此建立皇宫。至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定都开封,遂于旧殿基础之上扩建皇城,盛极一时。而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皇城惨遭破坏。直至金朝末年,于宋宫残基上重建宫室,再度成为了皇宫禁苑。
  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在此建周王府。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于周王府的煤山上建一小亭,内置万岁牌位,每逢节日大典,开封的文武官员便来此朝贺,故始有“龙亭”之称。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于此建宫殿,即目前所见“龙亭”大殿。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龙亭曾一度成为道教活动场所,改名“万寿观”,立有“五岳真形碑”。后因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最终仅存龙亭大殿。
  解放后,依据万寿宫的规模进行了修葺,修复了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朝房等,成今规模。

  从北门进,阳光明媚而温暖,并非旅游季节,所以当地人为主,没有匆匆的脚步,没有喧嚷的嘈杂,悠然而自在。将这些天烦心的工作抛开,松舒一口气,享受一个久违的春天。

  闲步至玉带桥,于潘湖看龙亭大殿全景倒影。红墙黄瓦、摆出了曾经的身份与辉煌。

继续阅读“开封龙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