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之行收获颇大,尤其魂牵梦绕许久的德天瀑布,很震撼。而桂林的山,不仅美而且与众不同,也许这与我生在北方有关吧。一直想看这种类型的,终于了了愿。
这次的遗憾也挺多,主要是天气,银滩、桂林、阳朔,都有影响。当然,遗憾是旅行的一部分,也是旅行的魅力,早就学会了接受。不过,多数线路的时间安排有些过于紧凑,多了些仓促,少了些安逸,多了些盲目,少了些探索。
这次感觉自己功课做得不足,在长线旅游中,很少有这样的事情。最主要是来广西决定得仓促,没过多时间准备,所以对广西的了解仅限于表面,如前所述,到了桂林就感觉像跟着旅行社般,寻找着著名景区,热闹地方,然后被人挤着,被时间拽着,没什么自主选择。
也许正是桂林山水的金字招牌,使得我们人云亦云地跟着、走着,反而会漏掉很多也许并不知名的鲜为人知的美丽。时间有限时,稳妥的路线选择终究会以景点名气大小为主。
如果再次规划行程,我想时间至少要长三到四天。北海加一天,喀斯特地貌加两三天,去探一个天坑,去探一个溶洞,去爬一个峰林,然后等一个好天气。
标签: 广西
广西游记(12)·桂林
桂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个之前很期待而来的城市,只不过最初的行程安排被不断压缩,到了最后反倒是少了些时间好好逛逛,这次充其量只能说是路过。
对于这种热门的旅游城市,经常抱着还会再来的态度,总是无所谓少些时间,或漏掉几个景点,常在行程安排时,首当其中地成为被“压榨”的部分。于是,桂林的两江四湖夜游,被北海银滩挤掉了。
桂林去的地方实在太少,只有个模糊的大体印象,用这张飞机刚起飞时的照片作代表吧。那些绿色的并非平地,而是山,被水环绕,长满了树。当有大片平地适合居住、扩展时,有了城市。
这张照片时已经不低,有了层浅浅的云雾,图像基本一片白色,别无其他。所以不得不进行了比较多的后期处理,才恢复了部分原貌。没有拍到桂林正上空的景色,我想,如果晴天,如果足够低,那一定很美,当然那肯定不能坐着民航的飞机。
下次再来桂林,要登到高处俯瞰,要夜游两江四湖,要在漓江边等日出、等日落、等雨后天晴。
广西游记(11)·阳朔古城
似乎对古城、古镇一直感兴趣,阳朔古城,自是不会错过。
谈及历史长短,往往多有虚夸,中国的大多城镇都能追溯几千年以上,若从人类居住开始,那更是不得了。所以,我更喜欢以最古老的建筑,或者城镇主要规制格局形成之初为起点。当然,纯属个人喜好的判断。
如此来说,阳朔的历史有些让人琢磨了。据称,自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元),始迁县于此,并名“阳朔”,至今。有资料可查,宋朝后期,古县内已有五条街道,只不过都是小路而已。民国期间,将西街进行拓宽,建国后又进行了沿伸,竟成了主干道般。
如今的西街被称为洋人街,小青瓦、马头墙,典型的中式徽派建筑却挂起了英文招牌,卖着咖啡,屋里的老板则是讲着一口伦敦腔的老外。
这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特色,推开门,等待你的是哪种肤色,是你好,还是hello,有着她的魅力。
广西游记(10)·阳朔码头
桂林的山水,美在有山有水,水的美一在动,二在静,动则灵,静则宁。以漓江为代表,窃以为她的水以静为美,是那般“船在青山顶上行”的宁静画面,若再搭配上水纹、渔网或鸬鹚的灵动,便不枉此行了。
这次来桂林,连倒影都没得见,而明天便要回了,所以不想放弃明早最后一个清晨。清晨,人少,若再有霞光,洒下些红色薄雾,想必是极好的。
询问了店家和其他当地人,清晨能否在西街尽头的漓江上看到倒影,均得到了否定答案。“你们既然去了杨堤至兴坪,那已是精华路线,其他地方就不用看了。”
去过最美的地方,就能见到最美的景色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旅行中,很多景色的得见与否往往只在一念之差,而非一地之隔。所以,为了那些会擦肩而过的美景而执念一些挺好,少睡一个懒觉而已。即使未见到山水倒影,也可以看看清晨退下了热闹外衣后的阳朔古镇。
结果,不枉此行。喜欢没有期望而来的惊喜,这是旅行的一部分。
广西游记(9)·印象刘三姐
刘三姐,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相传生于唐代,壮族人,出口成曲,言之为歌,在当地有歌仙之名。传说有不同版本,但中国的民间传说大多带着明显的阶级斗争色彩,并赋予了美丽的爱情故事,鲜有特例。所以在传说中,刘三姐或受地主妒忌,或被恶霸贪恋美色,抑或代表着基层劳苦人民唱出了某种心声,最终遭到了地主或恶霸的迫害,经过乡亲们的团结反抗,与阿牛郎牵手,或跳江而亡或远赴他乡。
而后口口相传百年,夹带着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期盼,最终成仙。
广西有两个旅游金字招牌,一是桂林山水,二是刘三姐。“刘三姐歌谣”已入选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二者统一起来,便有了这么一个演出。
张艺谋导演,全部水上,色彩很是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