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季末期,那颗心都会随着春天的到来而蠢蠢欲动,开始酝酿着一次次远行。虽说元旦刚从庐山回来,但那样的路线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颗早已习惯自虐的心。

  在8264上闲逛,看到一个帖子《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完)》,点击率1158.64万次,回复1656页。逆流之河独身一人,77天时间,穿越了羌塘。只看了一页,便已中毒而不能自拔。作为对作者的支持,当即上网买了这本书,《北方的空地》,第二天货到。
  为本书写序的叫蓝天,在墨脱出事,终生瘫痪,但她所表达的那份乐观、那份力量、那份坚持,还有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诠释,超过了多少健全之人?
  有人把户外和冒险等同,更有人将作者这种前无古人的路程直接等同于死亡,我想这种事,真的不好解释。类似于人生是活着是绽放,还有无数责任伦理的争论,永久不断。太多的羁绊与放不下,成就了读者眼中如神一般的作者。但若真去看看作者之前的准备,对电器、对身体、对地理、对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你也许会换个想法。
  人生有三件事不宜过多讨论,一是伴侣,讨论多了一定娶了别人的老婆;二是事业,讨论多了一定在做着别人喜欢的事;三是旅行,讨论多了一定走在了别人的路上。

  作者自己说:旅行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是痴迷些而已。至于动机并无深刻,就像有些人痴迷篆刻,有些人痴迷美食,有些人痴迷网游,有些人痴迷炫耀……等等,我痴迷羌塘而已。人又是善变的,谁又知道明天会痴迷什么。对于那些一生只痴迷一件事的人才是了得。

  或许把大羌塘解释为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更直观。

阅读全文

,

  旅行,不喜欢匆匆而过。从西藏回来后,对与之相关的历史很感兴趣,一次性买了不少的书。读的第一本,便是《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达赖喇嘛人和事》。

  自蒙古军打进西藏,并拥立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一大段时间内,西藏成了政教统一的地区,达赖喇嘛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神。直至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被赶下神坛的是当时的头目,十四世达赖喇嘛,这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他碰巧而已。有点像溥仪。
  对于共产党分田分地,解放农奴的事情,曾经的统治者,越是位高权重越难以接受,这是人之常情。查到一组数据,解放前的哲蚌寺,拥有僧众上万人,庄园185座、牧场300个、土地5万亩、牛4万头、农奴2千人,每年要收粮租280万公斤,酥油13.3万公斤,曾拥有属寺3350座,其中1018座在国外。故不难理解后来的一些事,由这里起头了。

  达赖喇嘛中,被关注比较多的是五世、六世和十四世。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因为创建甘丹颇章政权做到政教统一而成就最大,并且还扩建了布达拉宫,成今天模样;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因情歌而名,借着电影《非诚勿扰》的“见或不见”,又火了一把;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因处于末代,且叛国鼓吹藏独而名。
  买书时,除了大量的仓央嘉措诗集和与之而来的情史、野史,剩下的也只有十四世达赖的传记。其他的,只能被安排在合集里面了。

阅读全文

  出差的路上,身边人都已经睡去,打开了阅读灯,至半夜读完了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不要挖掘很多很多象征意义了,什么这个人物代表什么,那个人物代表什么,这个事隐喻什么,那个事暗示哪些,不用太愤青,这个年代却是没有那么黑暗,黑暗到让别人猜你写了什么,直接点。这就是一个故事,我们已经过了读鲁迅文章的年代。这个时代也不可能再有人拽到随便写一篇文章,然后需要全国人民一起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那个词为什么放到这,而这个毫不相关的句子又代表着作者如何的文笔斗士之情。
  所以,文字,只看文字。我是这样看韩寒的书。

阅读全文

  《藏地密码》是被老婆推荐了好几次,我才开始看。也许,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它那十本的厚度,着实有些吓人。亦或者从大学时,便始终只有阅读的兴趣而不见阅读的动作,如今自己总算看透了?
  今年去西藏的安排逐渐明晰,又看到藏地密码的书皮上写着:“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于是便开始了阅读。依据老婆的介绍,我应该至少看到桌木强巴他们进入墨脱,这样我们徒步墨脱时会更有感触。

  其实,自去年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发现自己原来对阅读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尤其从阿拉善盟回来,始终在寻找关于党项民族、关于西夏历史、关于居延文化相关的图书。从那时候起,也越来越喜欢纸质书。理论上,这应该是大学那几年该干的事。而工作后,由于出差较多,又常常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若染上烟瘾酒瘾不奇怪,越来越爱看书,真是有些怪了。
  反正出差多,在车上的时间多,也有了足够的阅读时间。

  最近又买了不少的书,主要是配合这次西藏旅行,包括《吐蕃史稿》、《西藏历史》、《西藏佛教》、《十四世达赖喇嘛人和事》、《西藏生死书》、《民国就是这么生猛》、《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还有那本《乔布斯传》,不过偶对他兴趣不浓。老婆看了看书单,“你奔三了,突然想做文艺小青年了?”

  好吧,继续藏地密码。

阅读全文

  恩,别只看题目,这不是一篇游记或是总结,这只是一本书名。由冯进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当然,这也算是我的一个愿望,能够沿着这两条路走下来。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也不用多说什么,在中国的知名度是相当之高,大抵都是知道的,自然有总结得好的文章或论述进入了教材,供大家学习,参阅。
  正是因为这两条曾经繁荣的路线存在,自古至今留下了众多璀璨的文化景点,吸引着来来往往的人。偶虽不是什么文化人,更不会往文艺青年边上去靠,但对于文化景点,尤其带有故事、沧桑、抑或悲凉的文化景点,确实着迷。所以对这两条路线,很有兴趣。
  丝绸之路上涉及的省份已去过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和新疆还没去过。但真正说丝绸之路的话,恐怕也只是断断续续地接触过一点点而已,这个以后再谈。

  对茶马古道的接触则缘于云南之行,强烈的感触始于大研古城旁的束河古镇,那个玉龙雪山脚下户户清溪的小镇中,一层马厩二层居民的建筑让人感触颇深。马帮,这么一个简单却词意难尽的称呼,夹杂着一段段或凄凉或辉煌的历史,直接打动了我不怎么安分的心。
  之后开始寻找相关的书籍,相中了冯进的《行走在茶马古道》,因为其摄影师的身份,图片应该有所长。最近,陆陆续续地将其读完,却感觉一般,甚至略有失望。

阅读全文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