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艺术

  好旅游,去过一些地方后,往往会发现很多相似,或者有规律的东西,比如屋顶,比如脊兽,比如山花和瓦当。它们都很有意思,常常在道听途说之中,或多或少的知道了一些意义和名称,但总是会忘记,总是会想不起,或者知道有那么一个东西,却又不知其所名。每当别人提起时,常有恍然大悟之感,“哦,就是那个啊”。
  显然,这样不符合我一贯以求知少年示人的光辉形象。

  最先对屋顶的等级有了些了解,几年前终于分清了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和硬山顶,却发现已经可以向身边的人吹牛和显摆了,原来大家都如此,在不厌其烦地听导游讲了千百遍之后依旧记不住这么几个名字。
  在吹嘘心态的激励下,逐渐开始留意起热闹的屋顶来。最先记住的是螭吻,因为龙之九子的故事常常听到,这个好望,属水性的家伙在每个寺庙、宫殿的屋顶上基本都可见到,除了赑屃,大抵是导游口中出镜率最高的了。但对于正脊的了解,也仅限于此了。
  其次是脊兽,曾有段时间,除了看屋顶类型,最大的兴趣便是数脊兽个数了。但除了知道最前面是仙人骑凤,不归此列,而最多者为九,其次为七五三一,太和殿又例外,多了一个行什,大抵也就如此了。至于那九个是什么,我只能胡乱编写了,龙凤麒麟的都拿来凑数,但数到头大也凑不够九个,瞎编也挺不容易。
  哦,还有瓦当,这个东西虽然常见,但样式不多,图案简单,所以兴趣不大,也只是知道名字,偶尔用来显摆一下而已。滴水,有过耳闻,但一直没有对上号。

  鉴于自己所知的四分五裂,和大家都一知半解的情况,买本书系统学习一下,以便吹牛显摆的需求越来越高。终于高到不用在乎68块钱的定价时,就买了。


  总结:彩色印刷,很精美,纸张很舒服。内容翔实,物有所值。

  书分了几个部分:概括、从硬山到庑殿、如鸟斯革的曲线、正脊与正吻、瓦当滴水和小兽、攒尖宝顶、美丽山花、热闹的屋面、屋顶组合、装饰规律。也没看别人的评价,只看了一眼目录,我便选中了这本书,前面的总结已经证明了这个决定的正确性。
  从硬山到庑殿、如鸟斯革的曲线、瓦当滴水和小兽这几章很喜欢,所举之例显示了足够的博学,尤其图片很适合,与文字搭配相得益彰,很统一。
  不过,说实话,概况和装饰规律这一头一尾两章都一般,总结的不好,有些发散,也没重点。

  另外,书中的例子,太多的西双版纳和故宫,北方基本山西、河北,南方基本云南、浙江,似乎显得有了些局限。当然,或许是这几个地方的代表性比较强。

  再另外,作者在最后一章有螭吻的介绍,关于其“物质功能”,始终没有提到作为避雷针之用。对于作者的权威不敢怀疑,但恐怕还是需要在最近去一个近处的寺庙,做一下实地调查了。

  这本书看了两遍,还产生了作笔记的念头,看来是用来吹牛的激励,产生了无限的动力。

  楼庆西,师从梁思成,下一本买他的《千门之美》。



Trackback

6 comments untill now

  1. 好旅游看来对人的兴致的塑造有着莫大的推动,看完这篇,再回头想想那句“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忽然间发现它们应该是如此地紧密联系的,而不应该将其分开理解,在阅读中寻找旅行之地,在旅行中阅读解惑,这是多么系统而互辅的一种状态,博学多识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中才能成就吧?

    [回复]

    xiaogs 回复:

    @Tealun Du, 你的好久不更新了啊。

    [回复]

    Tealun Du 回复:

    @xiaogs, 是很久了,一来思维短路,二来也没时间好好写了,上班忙工作,回家忙一通女儿的事就差不多睡觉了,所以也没更新,看下个月吧,如果手头上事情不多了,就会更新了。

    [回复]

    xiaogs 回复:

    很期待你那个系列,目前只写了“一”,有不少共鸣。

    [回复]

    Tealun Du 回复:

    @xiaogs, 你说的是哪个系列啊?汗,我自己都想不起来。

    [回复]

  2. 确实可以想象下博主不久的将来更加博学多识的状态哈!

    [回复]

Add your comment now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