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ruscan,指伊特拉斯坎人,亦被译埃特鲁斯坎人,是古代意大利西北部伊特鲁里亚地区的古老民族。他们在公元前六百年的时候,文明达到顶峰。
约在公元前509年的时候,被罗马推翻,而后罗马开始利用其内部矛盾而逐个击破,约在公元前283年控制了整个伊特鲁里亚地区。之后,特拉斯坎文化被迅速同化,其特点也被罗马人吸收。
他们的文字虽然源自希腊文,却有过不小改变,且在罗马时代就已经不再使用。所以,至今尚未完成解读,导致人们对那段历史、对他们的文化知之甚少。即使他们有着神秘的一面,却又并非完全神秘的文化,相反,甚至可以说是目前了解最为透彻的前罗马时期的意大利文化,因为被继承。
还有,他们的文字,成了罗马人创造拉丁字母的基础,这是我们所熟悉的。
欧洲很多国家的地理位置很近,且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隔离,人们迁徙容易,所以不同国家的文物,往往一眼看来比较类似。即使如此,若仔细品味的话,我们依旧能感受到一些独特的方面。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英国
土耳其,最近反华有些严重,加之针对极端分子的斗争,并不太平。
它是一个旅游国家,尤其近期的签证政策利好,很多人开始过去。在卡帕多西亚乘着热气球旅行,几乎成了土耳其旅游宣传的一张名片,极具诱惑。
它是亚洲国家,没错,亚洲国家。但显然和给人的感觉不同,它更倾向于欧洲,而且是北约成员。它横跨着欧亚大陆,是突厥人和地中海原始欧洲人的混血后裔。突厥人和汉民族的恩恩怨怨,似乎总是一纸难尽。
土耳其的土地上,还曾建立过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它跨了欧亚非三个大洲,并且使得罗马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于此处完美结合,成为了东西文化融合的典范。
大英博物馆的15号馆,展名为:Athens and Lycia,主要文物是雅典和利西亚之间融合的部分。利西亚是如今属于土耳其的一个城市。
在这个文物介绍上说,约在公元460年前,利西亚被雅典统治,但他们骨子里极不情愿,于是开始了反抗。终在公元前440年左右,据称是宙斯儿子的领导者Sarpedon,带领着人们与特洛伊的末代皇帝斗争。英文对于这个文物的描述便大概如此。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英国
活动方组织大家参观大英博物馆,给了几个小时,除了中国馆看得仔细些,其他有些走马观花,所以未来的某天,我又专门找了时间再次过来,想着在伦敦有限的时间内多看些世界上的国宝。
只可惜英语水平有限,尤其在这些专业词汇上,大多只能回来查些资料,再进一步了解。国内的还将就些,能根据读音和文物本身特点,大概猜到些,也便这样了。
说到这个博物馆,是很多国人心中的痛。据称,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达164万件,在大英博物馆最多,达2.3万件,而且品类全面,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史。
其内的33号展厅被固定为中国馆,陈列着2000余件文物,依旧有绝大多数的珍贵文物未展出。
下面这个切割痕迹明显的壁画,来自敦煌,那三位丰腴雍华的菩萨,是典型的盛唐风格(前面的雕像并非敦煌文物,中间是辽代的,两侧是明代的)。
一个我们熟悉、甚至痛恨的人,斯坦因,被英国列为英雄,从中国盗走了大量文物。敦煌藏经洞内的4万多件经书,这里收藏了1.3万件,而中国只剩下三分之一。可是,在中国馆内,除了上面的壁画,我们看不到其他敦煌文物展出。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英国
刚过去的一周,正在吉林开会,是比较轻松的一周。因为很多会议的内容或已经很熟悉、或不大相关,所以有了很多时间来整理博客。是的,保持了一天一篇的速度,这种情况已经多年未见。
不知不觉,写到了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它未必是我最想来的景点,但却是不得不来的景点,因为这是女王办公的地方、是英国的皇家宫殿、是英国的标志之一。
它被列为“世界十大宫殿”之一,有中国两个,故宫和布达拉宫,此外还有白宫、克里姆林宫、莱尼姆宫、凡尔赛宫、托普卡普皇宫、贝勒伊宫、卢浮宫。又和其中的故宫、白宫、凡尔赛宫、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无论如何你都不想错过它的。
但到了此地,发现白金汉宫无论如何看起来都较故宫差了太多,也许还是我还不了解那些历史、年代及雕刻背后所代表的底蕴和内涵吧,又或者因为没有进入到内部去感受那份不同的辉煌与文明?
走的地方多了,查的资料多了,总是会发现一个个被我们所轻视的著名景点,一定会有着我们所不了解的方面和内容。只有无知和寡薄,才会导致简单的片面与误解。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英国
海德公园,本是不想来的,一个公园有什么看的?不过有人想来,也便一起了。
想着早起一会,在公园里散步,开始一个美好的清晨。然后在皇家卫队换岗的时候,赶到白金汉宫,之后再一路走到威斯敏斯特教堂,这大概是上午。中午随意吃个饭,下午到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草地上晒太阳。慵懒一下,让伦敦的最后一天,不累且惬意。顺带晚上去那个传说中的“老地方”大吃一顿中餐,是的,大吃一顿,因为在我的观念内,它是比较贵的。
海德公园的历史悠久, 曾经是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个庄园,那是千年以前的事。至十六世纪上半叶,亨利八世将这里作为猎场,便成了英王专属的狩鹿场,直至十八世纪。
拿出地图一看就知道了,这个位置寸土寸金,还毗邻着白金汉宫。这么一大片的绿地,用来做公园,还免费,太奢侈。比起天津前段时间外迁动物园,改建居民区的做法,我们是该说英国人没有经济头脑呢,还是该讽刺我们自己只认眼前钱财呢?
清晨,阳光已经灿烂,一路的鲜花。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摄影, 单反, 足迹, NIKON D800, NIKON 24-70mm,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