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苏东坡,想要多了解一些,故买本传记试试。

  市面上有些传记写得不好,让人读着乏味,想着林语堂的大名,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大文豪,国学大师,该是不错的,所以便买了读读。悔得肠子都青了。

  林语堂的不少作品的确很棒,比如《京华烟云》。但,也有人拿着他在南洋大学当校长的一段经历,说其贪腐和晚节不保,这些我们不必过于细究,毕竟这本书是《苏东坡传》。
  但在这本传记中,大师所表现出来的风度,几乎为零的。若非极度喜欢苏东坡,或者有着比较强烈的执念,读完这本书很难。味同爵蜡。

  在这本书里,我们一多半的篇幅所看到的,是大师对王安石的诋毁和不满,从道德层面到能力层面,面面俱否;然后一少半篇幅是对苏东坡的歌功颂扬,同样各个层面,面面俱夸。想读到一个完整的苏东坡,那几乎不可能,想要读完记住点什么,首先竟是王安石。
  另外,并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陈词滥调。

XGS_8938

阅读全文

  在中国若是选一个文化带,最丰富的,恐怕非河西走廊莫属。

  之前去了新疆省博物馆,看到了很多听说过却不熟知的国名,转年又从乌鲁木齐、吐鲁番,直至敦煌,一连串的古城名称和让人震撼的敦煌石窟,无不震撼着心灵,让人心生向往。
  敦煌研究院的樊锦诗主编的《莫高窟史话》更让人对这段历史越发好奇,也让人越发觉得自身知识匮乏,从网上看到了央视的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绝属精品,于是买来纸质书,算作支持,也留作纪念。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荒漠,南边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这条长1100多公里的狭长通道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片绿洲接力起人们从古至今的贸易通道。在这里,突厥、匈奴、吐蕃、月氏、党项等少数名族和汉族不断融合,构成并丰富了中华民族。这里还是整个中国和西域国家,甚至和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往的通道,甚至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轴。

  它是欧亚大陆相连的咽喉要塞,地形决定着它若被堵塞,那便断了中原王朝对外的联系,它成了中国的命门所在。从汉武帝开始,中国的历代王朝都紧紧握着这条道路,它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国力。强大时,这里繁荣昌盛,孱弱时,我们退守一城。十二世纪起,地缘中心说逐渐被海洋中心说代替,使得这片土地不可逆转地变得萧条,甚至被逐渐湮灭,但如今,当我们把掩于其上的黄沙拂去,它再次露出了真金。

XGS_8110

阅读全文

  对于西方的一些艺术家,我们所知甚少。
  文艺复兴期间,我们所了解的无外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我们才知道,除了这些在国内家喻户之的人外,还有很多人、还有很多作品,会让我们叹服。

  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或Titian Vecellio)便是其一,被誉为“西方油画之父”,生于威尼斯。在威尼斯,艺术大家,唯提香一人。
  他也是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在威尼斯画派里,还有乔尔乔内、丁托列托、委罗内塞,这些人物和作品,在意大利的游记里有过一些介绍,这里便不啰嗦了。

  对于这样的人物,总要多了解一些更多内容,在作品之外的。我们只知道他很受当地人尊敬,享受着极高的荣誉,他还有很多很多的财富,有非常豪华的宅邸,过着奢靡的生活。他活了很久,一直到88岁,在那个鼠疫横行,欧洲平均寿命三四十岁的年代,着实奇葩,虽然他还是死于鼠疫。
  在写游记过程中,接触到一些点点滴滴后,便决定买了这本书《提香》。

XGS_4650

阅读全文

  很喜欢的一本书,改变了对柴静的印象,甚至对央视的印象。

  有几个片段摘录如下:

  席间。“你现在做的这些题目太边缘了,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碰到这些问题”。“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一群人里有教授,有记者,有公务员,都沉默不语。
  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在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采访完我们留了些钱给村里人照顾他(孩子),走了几步,我回身把孩子叫到门后,给了他一百块钱。
  “你知道阿姨为什么给你钱?”我轻声问。
  “知道。”他低着头,“因为我可怜。”
  “不是,这是你劳动所得,今天帮我们拿了很多带子,很辛苦,这是你自己挣的。要谢谢你。”
  他抬起头,羞涩地笑了一下。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远比单纯的施舍更为重要,一句话,一个举动,足以改变人生的走向。

xgs_9964

阅读全文

  怎么会有这么一本书?不知道是买什么送的吧。

  也许是个人的性格问题,或者是从来都难以接受无法被证实、被说服的观点,所以我对于这本书封皮上“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的标语有着很大抵触,这种书一般是不会去读的。

  也的确,我似乎是带着主观情绪,来证实了一个非常主观的观点:这本书很差。
  内容比较粗糙,语言也一般,基本就是属于口语,文字的优美、行文的讲究,是没有的,似乎就是把微博段子补了一些字,变成了长篇,作者还是好好发微博吧。

  故事比较作,网络小说的内容和样式,总是太假,尤其里面的人和事,如同演着话剧,打着聚光灯般。站在话语权上,讲着依据自己内心想法修饰过的故事,并靠它们讲出什么大道理,这是本质的问题。若是修饰过的已经发生的故事,那问题就更大了。
  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讲道理而写作,为了取悦而写作,为了点击量而写作,这目的一变,怎么能讲个原汁原味的故事?

XGS_7521

阅读全文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