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看中国的房价。

  先谈一下中国的分税制改革,牵头的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上个世纪80年代所实行的改革开放财政体制让地方政府挣满了腰包,几乎拿到了所有乡镇企业的税收。而那个时候的中央政府却穷得叮当响,不得不向地方伸手借钱,当然未必会还。中央当然不会甘心于这种状态,于是在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简单来说,就是将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三种,这样中央便有了更直接的更多的财政收入。
  从改革前一年,也就是93年的4349亿元,增加到了07年的51300亿元,涨幅将近12倍。这为国家宏观调控整个经济体系提供了更有力的帮助。

  但,同时也不能忽略,这相当于从地方政府的锅碗里抢饭,大腿上割肉啊。地方当然不情愿,并且会有抱怨会有矛盾。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各个省市表示要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同时,他们充分利用了社会主义所有制优势,把土地国有这一政策方针坚决贯彻执行。于是,原本预算外的土地出让金及其他相关税收补充上了缺口,再次撑满了地方政府的腰包。说白了,就是卖地换钱当大地主。

  暂且不争论分税制的改革是否成功和彻底,只要中国经济一片繁荣,房价一路飙升,中央和地方都是满足的。大家都变得富裕了,国民生产总值也不断翻番,GDP更是金光闪闪地证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于是乎,“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制度要有中国特色”等真理产生,并充分压制住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讨论制度改革变便了经济学家们的事,政府可没多大兴趣。真理是真理,但决不能让真理下的繁荣掩盖了持续改革的需求。

  我们看看07年,中国的房地产商们交给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超过了1万亿,而地方的总财政收入也不过2.3万亿而已。再加上房地产交易的相关税收,所占比重可想而知。所以,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也不算为过。

  政府这次要控制房价的决心是很大的,毕竟房地产的泡沫已经太大了。大到我们村口耕田种地一辈子没见过楼房的刘大爷也说,别买楼啊,假的!
  08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了,美国人民的住房价值在一年内减少了2万亿美元。这个2后面的0是用手指数不过来的。中国显然不希望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08年的楼市出现了转折,与07年相比简直冰火两重天。

  但中央政府是否一厢情愿,地方政府是否愿意配合,以及配合的力度与喊喊口号之间的差别,那就变化万千了。至少目前,我们常常看到各个地方相继抛出救市政策。不过,据说已有中央高官表示,已注意到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收入的问题,并在寻求解决办法。我想,这才是控制房价的根本,制度存在着问题,而非将责任推到海外热钱和温州炒房团,甚至还有人责怪地产商们的贪婪,这些老板稍有不慎言论便会成为亿万人民的众矢之的。其他因素之所以可以挟持政府的政策,是之前缺少危机意识。一旦中央和地方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中国政府的惊人力量足已使房价平稳地回归理性。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地方财政上由此形成的缺口,需要政府补充,重新划分税收种类,切忌拆了东墙补西墙。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9月7日,南京明城墙的西北角,此段依傍狮子山。先附上地图。


  火车站乘32路至热河南路下车,往回走,经热河路广场和渡江胜利纪念碑,至挹江门,也就是城墙和中山北路的交口。同上一篇里面的起点相同,看看九月份的挹江门,时间相隔三个月。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


  原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后天、末日浩劫
  导演:Roland Emmerich 主演:Dennis Quaid 、Ian Holm 、Jake Gyllenhaal

  一个04年的灾难片,偶尔被某个电视台翻了出来。这样的电影在电视上看,是一种浪费,也许。所以我对它的印象一般。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12月11日,纳斯达克前主席伯纳德·马多夫(BernardL.Madoff)因涉嫌规模达50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Ponzi·scheme)”而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起诉并接受调查。

  所谓“庞氏骗局”由一战后的金融家Charles Ponzi所创,他向客户承诺很高的收益率,然后通过吸纳新投资者的钱,来给付前期投资者。并通过大家的宣传成了投资天才和人们竞相热捧的挣钱方式。只要一直有新投资者加入,那前期投资者便会继续拿着高额回报,只要有人拿着高额回报,那就足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这就变成了一个循环,并像滚雪球那样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Charles Ponzi突然拿着钱跑了…

  在中国,有几个古语来形容可能会更简单易懂:“空手套白狼”和“拆了东墙补西墙”。93年,沈太福成了中国第一个非法集资者而永记史册,涉嫌金额达10亿,被判枪决;去年的吴英案,更是让全国人民在茶余饭后讨论起这个捐款几百万的26岁的“女亿万富翁”。

  如今,各大媒体都在竞相报道马多夫:据说在过去的20年里,其公司名下的账户在每个月都能像时钟一样准时地产生近1%的收益,从未有过亏损。虽然人们常说,倘若什么东西听上去太过美好,那它往往不是真的。但“成熟投资者”还是不由分说地信了马多夫。
  对冲基金的高深莫测令投资者觉得有人生来就比自己知道得多。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我们到社会上去寻找证据:那就是我们相信的人已经决定做此投资了。而通过大肆宣扬自己的投资多么具有排他性,马多夫将投资者的恐惧从担心亏钱转换成了担心在这场赚钱大戏中掉队。如果你真的入围了,你就会被冠以“成熟投资者”俱乐部一员的“光环”。当某个你敬仰已久的人走出门来欢迎你的加入时,再做任何深入调查都会像是一种冒犯。

  投资的理性在回报面前太过容易迷失,才使得这么一个简单的骗局屡次得逞。刚过去的这一分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陷入了其中。

  上次走到过这里,但是沿着秦淮河往西北,去了长江。这几天整理照片才发现,自己一直将之标为“已走过”的这段城墙被忽略了。前天正好周末(12月14日),进行了扫尾。
  先附上地图:


  从南京火车站坐32路,至热河南路站下。与中山北路的交口处是热河广场,这里有一座渡江胜利纪念碑。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