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游记·拙政园

  10/03

  09:20-12:20????拙政园

  江苏有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和古典园林。我们来苏州,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园林。在很多人眼里,“园林”前面若不加上“苏州”二字,那彷佛便丢了些什么。也是,中国的四大园林中有两个落在苏州,拙政园和留园。

  这里门票70,内有免费导游,按点发团,不需等多久。也可自请导游,100元。

  这次来江苏游玩,去过的景点不少,但若是论失望程度来看,拙政园排在第一。这个想法从走出园林的那天一直持续到刚才消失。问过几个去过的人,大都失望而归。我想这是游人自己的问题,与园林的特点有关:

  首先,拙政园讲的是精致,可以说一步一景。脚下、身旁,也许就在你刚刚迈过的一步,便错过了一处美景。其内景局紧凑,对空间的利用堪称经典,每一处都凝聚了工匠门的辛苦用心,均需细细品位,慢慢体会。亭阁、走廊,甚至石块、台阶都有着精心构思,只有当你真正发现之后,才会拍案称绝。所以,这里只给仔细看的人呈现了一幅盛宴。而我们,在黄金周的人山人海中拥挤不堪,自然无法享受这种体会。

  其次,这里的景在变,随时间、空间的不同而展现多姿风貌。当你走在不同的位置,你会发现刚才小亭旁垂柳轻拂,流水潺潺,现在却躲在阁楼之后,露出亭角,二者竟成一整体,那么天衣无缝,那么浑然天成。这需要你静静的心,莫要浮躁,好把想象力发挥出来,否则看到的只有阁楼、亭角。同样,在熙熙攘攘的黄金周,这不是凡人所能做到的。

  还有呢,一些景已成为体系,从南到北,你随着前面布景所留下的感受而来,此处先入为主,有一番滋味。若是从北到南来到此处,又将感受到另外一幅景象。走过两次便有两次风光,两次感受,黄金周是没这个条件的。何况每一处的景都铺满了攒动的人头,倒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园林不大,但布景极多,连园林主人也未必皆知,何况导游。这些秘密早已随着当年那些工匠的离开而默默掩埋。走几遍,你可发现很多有意无意而成的美胜。有时已经过去好久,方才领悟。再回去?黄金周就是不大可能的。

  园林的屋,为了更多的看到四周景色,多没有墙。一根根立柱围绕四周,像卷轴,打开了四周景色如画。坐小亭,芭蕉雨露,流水潺潺,风抚垂柳,沁香迎面,即使只知道李白杜甫性别的人,也免不了有点雅兴诗意。可黄金周,这里只有人物画。

  这里的景又很雅致,古代人民的伙食不同而言吐不同。吃不饱饭的人只会大白话,而有酒有肉的人多之乎者也。即使没多少浮华辞藻出口成章,那也得懂得点古典诗词,否则是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的,更谈不上来这园林里做客品茶。来这里,是有可能要对诗的,没有点墨水就需要提前憋出几首以备急用了。 继续阅读“江苏游记·拙政园”

江苏游记·留园

  虎丘出来,看着公交站牌处的人山人海,一股绝望迎面而来。
  虽然携程上有人再三劝诫,到了苏州千万不要坐人力车,但我们还是用实践再次证明了:这是个真理。

  “留园啊。五块。”
  “您要去‘大留园’还是‘小留园’?”
  “没听说过?大留园好看,你说的那个是小留园,正装修呢。”
  “非要去小留园啊,那十块。”
  “这还贵?这年头一人十块钱能买啥?不贵啦。”
  “当然!当然一人十块!”
  妈呀,赶紧下车走人。

  路边遇到一位大爷,热心地给我们指路,并建议不要坐这种人力车,大爷对其给苏州带来的负面影响很是不满。我们走了一站地,还是上了公交,到留园。

  16:40-17:40????留园

  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留园是中国的四大园林,可谓响当当的名气。虽然很多人建议拙政园和留园择其一便可,但我们仍不愿留下些许遗憾,满怀期待地走了进去。我们用行动不断证明着真理:选一个就可以了。

  门票40元,内有免费导游,在入口处等待即可,按点发团。看旁边说明,好像半小时发一次。都这个点了,着实禁不住那半个小时的等待。服务员说刚发一班,遂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留园始于明代,由徐泰所建,时称东园,后在嘉庆年间归刘恕所有,改名寒碧庄,又称刘园。其后又被盛康购得,取谐音名留园,至今。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一部分,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内布局紧凑,处处是景,若是用心的去找,去挖掘当年工匠们的用心,那或许应该会不错。显然,这种雅致不能在黄金周找到。所以,我们对留园的印象一般。然后又想当然地认为拙政园名气大,可能会好些,所以给它罩上了更大的期望…

  感慨留着拙政园后发吧。整理一下照片,不得不承认,还里还是很漂亮的。

  太湖石为我国古代四大玩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产自太湖而得其名。特点为“皱、瘦、透、漏”,用苏州话来说便是“偷税漏税”。其内所有孔均相通,下大雨时甚是壮观。此块名冠云峰,与楠木殿、鱼化石并成留园三绝。
  苏州的园林,多一进门便可见太湖石假山,此为“开门见山”,而假山旁多有亭阁,乃取“靠山”之义。

  另,园林以精巧别致著称,景点的名字自然也不会沾了俗气。一般来讲,多是取自名词诗句,如:“揖峰轩”取自朱熹《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明瑟楼”取自《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曲溪楼”取自《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等等,不胜枚举。 继续阅读“江苏游记·留园”

江苏游记·苏州

  10/01

  12:42-14:11????D471????南京-苏州

  苏州,一个向往的城市,想来这里好久了。

  有人称她为中国最古老的城,因为她已有42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现在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由吴王夫差的老爹阖闾派伍子胥所修,已有2500余载。她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内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位列第三。她有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们这一代大都在小学课本上读过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文。园林在苏州,苏州有园林,在很多人的心中,这二者早已密不可分。

  高人说,“中国年轻一代的世界观,是被小学到初中的教科书设定好的,内心深处早已有了烙印”。没来苏州之前,我仔细地挖掘内心深处不知何处而来的印象:苏州便是深巷中坐着一位绣花姑娘,略带忧愁,窗外细雨打芭蕉。画面中只有三个颜色,青灰、嫩绿和嫣红。在苏州住了几天,小桥依旧在,流水依旧在,深巷也依旧在,只是少了戴望舒笔下那“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的“丁香姑娘”。
  对于寻找某种情结的人来说,或许有些失落。但对于生活其中的人,改变是因为进步。何况这样的情结多为强调差异,并经艺术加工而成,代表的并不是真正生活,而是被人们主观筛选后所留下的,记录了一瞬间的某种“风景”。为了别人的风景而墨守远去的生活,那并不划算。若是走在山塘街,清晨和夜晚便可展现出这两个极致,纯朴与繁华,清秀与庄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与生俱来的气质和音貌却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突然消失。小时候看《戏说乾隆》,江淮秀让很多人记住了苏州产美女的这个事实,娇小乖巧水灵秀气,人们赋予了相当多的赞美。除却容貌,对这片水土的另一个注释是苏州话。

  提起苏州话,最先想到的便是小鸟依人和吴侬软语,由女子口中轻轻而出,确实享受。不过,现在这个社会已不再那么多“女不如男”的思想,走在大马路,坐在公交上,往往听到的大分贝多来自于女子之口。所以,想听“真正”的苏州话,你需要翘着耳朵特意寻找,切不可被路旁喊出的“豪语”所迷惑。声音一大,苏州话便失去了那种韵味。柔细的苏州话,自古便已获得认可。上至宫廷贵妇,下至村姑农妇,甚至江湖儿女,青楼胭脂,若是习得几句,那便上了档次。

  作为吴语的代表,苏州话在官场中也曾有很高的地位。因为这里是中国出状元最多的城市,在明清时期,状元可被称之为“特产”。另有1500名的进士数量,更是雷倒一片,恨不得回到清朝,弄个苏州户口去上学。那么多的状元和进士,在公务员中形成了强大的交际网,人数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当时,在江南一带的官场中,苏州话很是流行,大多人都以能说上两句为荣。由此而来的,皇帝大臣名士诗人多要来这边走上一遭,那个年代,苏州属于“一生中必须要去的地方”之一。

  几百年后,我也来了… 继续阅读“江苏游记·苏州”

江苏游记·明孝陵

  清晨起来,一个好天气。收拾妥当,吃完早点出发。

  从明城墙的一个小门进入景区。

  是朱元璋采纳高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动用几十万劳工,花了21年建成的。现存的部分已经成了几段,不过仍是世界上最长的古城墙,高度也超了西安、平遥等地,有望成为南京的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

  在城墙的拐角处是琵琶湖,由于时间尚早,多为上了年纪的老人,领着欢实的宠物闲步。
  湖面上飘着菱角和白色小花,偶尔有几个垂钓者。大概到下午,这里会有很多的婚纱摄影。


继续阅读“江苏游记·明孝陵”

江苏游记·序

  生在北方,对南方有种向往。
  中国大陆上的秦岭淮河一道线,造就了很多人的这种情节。

  南方。没有来过之前,最深处的印象就是小桥、流水、乌篷船。像一幅淡淡的中国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方文山的词作了很好的描绘,成了某种替代。

  当然,这不是南方的全部,但对于北方人,所找寻的依旧是这样的情景。这被无数诗人作家勾勒出的画面不止一次出现在梦中,早已有了烙印。深巷,细雨,油纸伞,还有那丁香一样的姑娘。

  南方,匆匆来过几次,都是来了便走,呆不许久。
  依旧记得第一次越过淮河,看着处处有水,水上荷花,处处是绿,不见土色,偶尔一个白墙灰瓦二层小楼,飘着炊烟,竟有种莫名的兴奋。那还是01年,在去上海的K33上。

  终于有了机会,到江苏生活半年,十一长假自然憋不住。老婆在28号清晨便已从北京赶到了这边。用七天,看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不过,十一行路难,买票难,大多数情况只能坐短途的汽车。所以行程路线比较曲折,这是到过(不是路过)的各个车站…

  北京--南京--苏州--同里--吴江--桃源--乌镇--桃源--吴江--苏州--南京--北京 继续阅读“江苏游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