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通通的一朵喇叭花,无声无息地开在野外。
分类: 卡片
滇池
总觉得叫一个池,比湖、海之类的要漂亮一些,比如天池、华清池。滇池,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很秀丽的,虽不至于大家闺秀,也得玲珑可人吧。当然,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明名字是有欺骗性的。
滇池很大,是云南最大、中国第六的内陆淡水湖。曾经见过那一望无边的洱海,坐着油轮几小时,也只是西边一隅,而它的大小也只能在滇池之后,列云南第二。
先来一张给力的照片吧,这是十一月底,在云南滇池边上的某军区疗养院,给别人做培训的时候照的。正好夕阳西下,余辉洒在近处的一条石制围堤上,海鸥碰巧飞过。
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海拔在1886米左右,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池水不深,平均在5米左右。近些年来,水域面积一直在缩小,水量也逐年减少,当问及问当地人有多大时,曰“五百里滇池”。 继续阅读“滇池”
昆明
昆明,云贵高原之上,海拔1891米,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次到这里,是去年拍婚纱照,那次去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昆明只是一个上下飞机的一个“站台”,短短的接触而已。不像这次,能有一天自由时间好好逛逛。
昆明,对其最初的印象来自于香烟,而后便是“春城”的称呼。其年温差为全国最小,故有此之名。但昆明城内的样子可能会令很多人失望,这里看不到玫瑰、见不到百合、路边也只有一些树,没什么鲜花,与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没什么区别,而且也同样在修地铁,同样那么得挤。总体上,市容较乱,说不上干净,至于花,比北京的路边还少。也只在去滇池的路上,才有了一些。
这天,天气不错,买张地图,四处逛逛。
对于一个陌生的城市,偶是首先要买地图的,然后看地图上比较大的图标,和听起来比较有历史感的景点。在市中心,首先看到了两座古塔,看起来应该不错,那便成了第一站。
东寺塔位于书林街,西寺塔位于东寺街,均建于南诏国时代,距今已千余年。那时,东为常乐寺,其内有常乐寺塔,即今东寺塔;西为慧光寺,其内为慧光寺塔,即今西寺塔。
清道光年间,东寺塔毁于地震,而后参照西寺塔的样式进行重建,为四面13层,高40.57米,下有地宫,深1.5米。重建时,于塔四角立铜鸡四只,故又称“金鸡塔”。云南多山,雨后多洪灾,故塔顶常置金鸡以降服水患和恶龙。 继续阅读“昆明”
阿拉善行之二十三·结
本次旅游的详细攻略,包括时间、花费等,希望对他人有用。
D1 09月29日
18:36-20:30 T69 北京-张掖 车票:271×2
食物:43
D2 09月30日
18:36-20:30 至张掖
21:30-23:00 张掖小吃、寻包车 小吃:17
24:00- 住宿张掖 住宿:88
D3 10月01日
06:30-07:00 起床 早点:10
07:40-08:59 张掖-马蹄寺
09:00-14:55 马蹄寺、祁连山 门票:110
15:00-17:00 马蹄寺-丹霞地貌
17:05-19:15 丹霞地貌 门票:40
19:30-20:30 丹霞景区-张掖 车费:20
21:00-22:30 张掖压马路 小吃:28
23:00- 住宿张掖 住宿费:160
D4 10月02日
09:00-09:40 起床
10:40-11:25 大佛寺 门票:21×2
11:25-12:40 张掖压马路 午饭:26
12:40-15:00 张掖-阿拉善右旗 包车费:510
16:20-20:40 额肯呼都格镇 饭费+小吃+补给:140
21:30- 住宿张掖 住宿费:140
D5 10月03日
06:15-07:00 起床 补给:25
07:00-08:15 右旗-沙漠入口 包车费:120/2
08:30-10:30 办手续、等车 包车费:4000/2
10:55-11:40 入口-宝日陶勒盖鸣沙山
12:25-12:35 鸣沙山-宝日陶勒盖
13:30-15:10 宝日陶勒盖-诺尔图
15:45-21:00 绕胡、爬山、夕阳、野餐、数星星
21:30- 帐篷宿营 场地费:25 继续阅读“阿拉善行之二十三·结”
阿拉善行之二十二·西夏王陵
西夏,貌似之前只在高中时读《天龙八部》的时候有所耳闻,之外再无了解。包括图书、网络、新闻,即使那翻来覆去的古装片,对此也很少涉及。我想,能有机会了解这段历史,是黑水城打开了这扇门。
西夏王陵,是我们选择银川为回城基地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景点,今年的五一差点来宁夏。它似乎有种诱惑力,在贺兰山下,荒沙劲风,沉睡了千年。
西夏,一个由党项人建立起来的政权,存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约190年历史。在其后的元朝,史官们修了同期的《宋史》、《辽史》、《金史》,却唯独没有为这个在宋、元、辽、金的夹缝中生存的西夏修史,这也使得这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越发变得神秘。
党项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属西羌族的一支,故又称“党项羌”。唐时,活跃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与吐谷浑(属鲜卑族的一支)联合起来对抗日益强大的吐蕃。后来,吐谷浑被灭,党项羌向大唐请求内附,迁往松州(今四川松潘)。后来其逐步繁衍成数个部落,尤以拓跋氏为大,占据了今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但由于吐蕃的侵扰,再次内迁,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安史之乱后,唐政府担心这些异族闹事,便将当时在庆州的拓跋朝光部分开迁至银州(今陕西榆林)以北、夏州(今陕西横山)以东等地区。因后者所到之地为南北朝时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国”之地,当时名“平夏”,故这部分党项羌被称为平夏部,即日后的西夏皇族先人。
唐末,党项羌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国姓“李”,封夏国公,统领夏、绥、银、宥、静五州,成为一方藩镇势力。五代十国期,朝代更替、四方战起的时候,其守在一隅,逐渐发展自己的力量。至后周末年,已形成一个以夏州为中心的割据势力。北宋,又依附强大的宋朝政权。 继续阅读“阿拉善行之二十二·西夏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