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宁波开会,主办方组织去普陀或奉化游玩,选择前者的占了绝大多数。年初嘛,都想烧点香,求个好年景,何况这里还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亲自上门要虔诚得多了。
先坐车大约两个多小时,然后再转乘快艇,才到了普陀岛上。抬头猛然间发现“舟山群岛”四个字,这个曾在小学地理书上看到的名字,竟已忘却了许久,变得那么遥远,像是尘封的记忆和儿时的伙伴,那毕竟是曾经心向往的地方。普陀岛,便是其1390座岛屿中的一个。
普陀山,宋代以前名“梅岑山”,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观音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五台山,是老婆随身携带的护身符,已经去过。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道场,目前还没有去过。
为什么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成因是什么呢?去的时候匆忙,导游也讲得模糊,回来查些资料,大概有了些了解:
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印度僧人至普陀山,于潮音洞前焚烧十指,得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此为普陀山与观音结缘的最早文字记录。
至唐咸通四年(公元863)(《佛祖统纪》中作“唐大中十年”),有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迎请观音像归国,船至梅岑山莲花洋时遭遇风浪,数次出行而不果,遂信观音不肯东渡,选定了普陀山为道场。岛上张姓渔翁听闻后,献出住宅,供奉圣像,并改之名为“不肯去观音院”,慧锷大师成了普陀山的开山祖师。其后,山上逐渐寺院林立,且均为供奉观音菩萨。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大臣王舜封奉旨出使三韩(今朝鲜),途遇风浪,巨龟挡路,舟搁浅。而此时,自普陀山潮音洞升起金光,现观音像,随后巨龟消失,海面平静,舟复行。事毕还朝,奏明圣上,称此乃祥瑞之像,宋神宗钦赐匾额“宝陀观音寺”。之后,朝廷先后重修普陀寺院,并豁免税赋,且几乎每年都遣派大臣进山上香,政府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传说继续传播,且越传越神,结果很多出海船只均改道此处出海,凡遇风浪者,望山而拜,皆获平安。
还有一说,比较流行,是据佛典《华严经》内的描述:“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陀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静,华果树林皆遍野,泉流池沼悉具足”。不论“补陀洛迦山”的名字,还是关于形象的描述,均与普陀山有诸多相似之处,且由于《华严经》出自释迦牟尼之口,便有了佛经的理论支持,称“佛指名山”。不过,个人感觉把普陀山等同于补陀洛迦山,还略有牵强。
我们只能说,综上,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使得普陀山成为了观音菩萨在中国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