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之行(27)·大英博物馆(Assyria)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即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被誉为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开始,陆续有巴比伦、亚述等发达文明登场,如今大部分地区归属伊拉克。他们发明了最古老的人类文字,被称作“楔形文字”,但在公元1世纪,便已再没了人使用。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是一片肥沃土地,所以古代西亚各民族都觊觎,但平原地区非常难以防守,这样的地理环境就决定了谁想要控制这里,谁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故亚述人崇尚武力,这也导致了他们在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比不上主要的邻居巴比伦和埃及,而且在各个方面的战争烙印都很明显,成了世界史上第一个可以称得起“军事帝国”的国家。它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古亚述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前1500年),先后沦为古巴比伦和米坦尼王国藩属;中亚述时期(约公元前1400年~前1078年),击败米坦尼,建立亚述帝国,后又击败赫梯帝国和巴比伦,占领路了整个两河流域;新亚述时期(公元前935年~前605年),率先进入了铁器时代,生产力提高为其长期战争提供了充足兵源和给养。亚述变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国。但在统治末年,发生内战,征服地区纷纷独立,迅速走向衰落,在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的共同打击下亡国。


  狮子,是这里常见的形象。
  和他们的军事能力一并留在史书中记载的,是亚述帝国的残忍,这也反映在对待俘虏的态度上,他们奉行着杀光、烧光、抢光政策,甚至在很多雕刻中都有类似描述,从不避讳,已经成为了传统、传承。故在犹太人的典籍《圣经》中,亚述都城尼尼微被成为“血腥的狮穴”。
  由于《圣经》的传播和人们对亚述文化的不了解,亚述人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个残暴的民族。但经过遗址挖掘,经过文字破解,经过历史还原,我们了解到,那只不过是遵循了那个时代的行为准则和生存准则而已。

  哦,他们精湛的叙事性的雕刻艺术,被波斯、希腊直接继承了。如今看看这个狮子的细节,你会非常惊叹,实在太美了。它的线条、它的肌肉、它的眼睛、甚至表情、姿态,都是那么让人着迷,它是将近3000年前的雕刻。
  它便是著名的猎狮图,馆内有很多,只拍了这一副。


  其他雕刻,尤其细节与线条,每一幅都值得放大后仔细观看。





  这个是战争场面,手拿长矛与盾牌,牵着战马。



  浮雕,国王的保护神。


  这个可能是来源于埃及的鹰首神荷鲁斯,不知道手里的松果什么意思。手里拎着小包,竟然我和前几天在麦积山石窟看到的类似。
  奇怪的是,它和上面的雕刻几乎一样,除了头部。


  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8世纪,亚述人便将都城迁到了底格里斯河附近的尼尼微,并在这里开始建立了一座真正的城市,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文化中心之一。
  此时的亚述国王是辛赫那里布,他对战争没有太大兴趣,反而迷恋起城市建设,这和中国的几个明朝皇帝很类似,他建了一座盖世无双的王宫,其内的浮雕便长达3000多米。没错,它们就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王国的联军攻陷尼尼微,将之洗劫一空,并用一把大火烧毁了整座城市,也灭亡了曾经的亚述帝国。再往后的几千年,它们始终深埋地下,人们对名字之外的事情,几乎一无所知。
  直到1845年,才有人发现这座城市的遗址,发现了当年的刻有楔形文字和图案的泥版。欧洲几个国家便相继赶来挖掘,英国人莱纳德也加入了其中,进行了大规模抢夺。
  他的挖掘深度达27.5米,共找到了24000多块泥版文书和各种浮雕,上面清楚地记录着亚述帝国和尼尼微的兴衰历史。如今这些文物都收藏于大英博物馆,虽然被保护了下来,但当时的挖掘并未认真思考如何保护遗址的问题,甚至采取了毁灭性的挖掘方式,这几乎毁掉了一座原本可以给我们更多信息和惊叹的名城。

  今年,伊拉克的亚述古城遗址尼姆鲁德(Nimrud)被极端组织ISIS摧毁,引发了公愤。幸运的是,尼姆鲁德的很多文物,便是本文上面和下面的这些,存于大英博物馆,并完好保存。不知道这是否算得上一个好消息,亦或一个悲哀,因为想到了我们的敦煌和斯坦因。

  这是很长的几个走廊,浮雕很大,也很多,只拍了很小一部分。看着这些浮雕的切割,可以理解它们运回之后,原来遗址已经基本被破毁了。



  这个是太阳崇拜和神树崇拜,让我想起了去年参观的古蜀国三星堆文化,中间的神树和那个青铜的好像。放大后细看,雕刻异常精细和精美。


  这个是大概相同的内容。每个里面都有长翅膀的人,是神么?


  鹰首的保护神。



  亚述人的浮雕很纪实,大多在描述故事。而且大多描绘了战争、狩猎等内容,看着比较粗狂、原始、富有张力,有着那种崇尚武力的阳刚之气,虽然隔了那么久,依旧让人热血沸腾。
  这种在大门两侧的人面双翼神兽,看到了很多次,几乎成了亚述的标志。每当在新闻中看到类似画面,便知道了。



  它们很高大,腿有一人之高。




  最后放一张公元前2400年至前2200年间的石板,上面有着最古老的楔形文字。如今已经破译,其记录着一个人用小麦和其他东西来交换一块土地的细节。
  若是时间久,就找一个描述爱情,或者美好事物的楔形文字泥版,应了周杰伦和方文山的那首《爱在西元前》。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作者: xiaogs

喜爱旅游、户外、摄影。

《伦敦之行(27)·大英博物馆(Assyria)》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