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

  在咸阳,如今辟为景点的陵墓主要是三个,按照营建顺序的话是一汉两唐:茂陵、昭陵、乾陵。
  从乾陵出来,转天先去了茂陵,这片地区叫五陵原。唐伯虎《桃花庵歌》的最后四句,被人记住的往往是前两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后面还有两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说葬在五陵原的那些英雄豪杰,墓前早已无花无酒,都被锄成了田。

  五陵原,旧称“五陵邑”。原是汉初,造反出身的刘邦为了削弱地方势力,避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下令郡县豪强、贵族及其家眷迁来给自己护陵,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行政中心,称“陵邑”。其中,刘邦的长陵邑迁徙了原被秦国灭掉的六国贵族后裔,之后汉惠帝刘盈的安陵邑、汉景帝刘启的阳陵邑、汉武帝刘彻的茂陵邑、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邑继续,基本把关东地区的豪族、文人、富绅都迁了过来,它们合称“五陵邑”。这5个帝陵连着,中间只漏了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其实西汉帝王陵共11座,有9座在这,2个不合群的还有汉宣帝的杜陵。

  五陵邑当时极其富有,茂陵邑甚至能称“富甲天下”,也促进了陵园的保卫和开发,这些富家子弟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最多就是吃喝嫖赌。李白在《少年行二首》中描述五陵邑当年的盛景: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可若中央政权变弱,他们便是个威胁,转身就是新创业公司的股东了。所以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废除了陵邑制度,人口开始迁回原籍,五陵邑也逐渐被荒废。
  若站在地理视角去看它们,发现这些皇陵依次座落在渭河北边,平地凿穴、封土为陵,日夜俯瞰着河对岸的长安城。这很容易成为诗人的颂志之物,改朝换代的悲怆荒凉感油然而生。岑参诗曰: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高适诗曰: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最有名的是李白的《忆秦娥》: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杜甫的《秋兴八首》中也曾描述: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五陵年少”、“五陵少年”后来逐渐成了一个标签或名词,代表着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顺便说下,这些陵墓的归属,千古就是个难题。各朝各代都没分明白,除了最大的茂陵。史料也不断被证明是错的,霸陵的确认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事了,就是前两年新闻比较火的江村大墓,2021年才被确认。

  汉朝对于帝陵的修建很重视,视死如生的观念和秦始皇差不多,到地下也要当王称帝,能带的都带下去。
  茂陵是汉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最久、藏品作为丰富的,自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历时53年才建成,比他做皇帝的时间仅少了2年。史书记载,每年用去天下赋税三分之一,且陪葬品多到最后“不复容物”,几乎装下了华夏鼎盛王朝西汉的半壁江山。它不像唐陵那样借山为陵,而是封土为山的,可想其工作量。而且不仅地下藏品丰富,地上还有宫殿、宫城等一系列建筑,有一百余座陪葬墓,如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这些人死了还要去地下给老板继续打工,也是不易。

  这么高的封土告诉世人墓在哪里,而且汉墓又是出了名的厚葬之风,所以汉武帝的茂陵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次被盗。汉朝还没结束,就已经被盗得差不多了。何况前有黄巢、后有董卓,本也都不是善茬。


  陵区只有封土和墓碑,几乎没有游人,这还是清明祭祖的小长假。逛了一圈,出陵区,再去霍去病墓,那里已开发为茂陵博物馆。

  一公里左右,可步行。一路果树,正是花开。




  霍去病,18岁为嫖姚校尉,因功冠全军而封“冠军侯”,“冠军”这个词就是从这来的。“嫖姚”自他之后也基本没人再用,被作特指。李白在《塞下曲》中诗曰: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又在《胡无人》中诗曰: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霍去病在20岁已拜骠骑将军,歼灭和招降匈奴近10万人。22岁组织漠北之战,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在此举行祭天封礼,然后在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至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而“封狼居胥”也成了以后数千年建功立业的最高成就代表。24岁病逝,可惜终究还是没能“去病”。

  汉武帝很喜欢他,但凡有点隔阂,那个封禅举动,都能诛了九族。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将他陪葬茂陵,并将墓的封土修成了祁连山形状。


  有次霍去病凯旋而归,汉武帝要为他修建府邸,他推辞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成了千古佳话。
  但其实,他已成家,且有一子。妻子是谁,史书不明,但孩子是霍嬗,生于公元前120年,霍去病时年21岁。他后来袭冠军侯爵位,同样很受武帝疼爱,但在11岁时病逝。至此,再无后。


  此处可登高,能远看汉武帝的茂陵,旁边那个小的墓是李夫人墓。

  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后是陈阿娇,和刘彻青梅竹马,就是“金屋藏娇”的主角。第二任皇后是卫子夫,其母为平阳府奴仆,原是歌女。汉武帝留宿平阳公主府时,公主准备了美人进献刘彻,但都未被相中。席间歌女献艺时,歌女被相中,更衣时被武帝临幸。她有个当时为奴的弟弟,而后便是大放异彩的卫青;还有个外甥叫霍去病。
  这两个皇后都因汉朝谈之色变的巫蛊之乱而被废,所以没有葬在此处。

  陪葬在这的李夫人,是平民出身,但有个哥,叫李延年,虽然受过宫刑,但音乐造诣不赖。曾作《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对于汉武帝来说,这可是极其诱人的,遂询问是否有此人。提前准备好的平阳公主便说,此人正是李延年的妹妹。汉武帝遂召见,然后临幸,深得宠幸。不过李夫人年少而亡,正因时间短,反倒成了汉武帝最喜欢的一个,还建宫招魂,死后以皇后之礼下葬。被追封皇后是下任皇帝做的。
  卫家、霍家、李家,似乎都没得善终,都是灭族的下场。终汉武帝一朝,伴君如伴虎。


  另一侧旁边,是金日磾墓,他是匈奴人,休屠王之子。
  汉武帝时期,匈奴人屡战屡败,其中浑邪王、休屠王被汉人斩杀数万,单于大怒,欲杀之。浑邪王和休屠王恐慌,遂决定降汉,但休屠王因损失部众不多,中途反悔,浑邪王怕其走漏风声,便将其杀害。最终,浑邪王率两者部众一起降汉,共四万人。
  金日磾其父被杀,无依靠,遂入宫,当然这是史书记载,本质应是到长安做质子,防止其部众复反。被安置给武帝养马,时年十四岁。后因游牧民族能力天赋,养马肥硕而被武帝看重,成为近臣,侍在左右。在马何罗行刺汉武帝时挺身而出,大获赞赏。


  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是汉武帝选中的辅佐汉昭帝刘弗陵的托孤之臣,刘弗陵即位时仅8岁。
  一年后,金日磾病逝,所以是善终,陪葬昭陵。而霍光与上官桀、桑弘羊争斗不断,并最终胜出,后二人因谋逆罪被灭族。霍光能力不错,即使汉昭帝至死未获实权,但依旧创造了汉武帝之后的“昭宣中兴”。
  汉昭帝去世早,年仅21岁,并无子嗣,霍光便立刘贺为帝。但已18岁的刘贺不甘做傀儡,密谋要除掉根深蒂固的霍光,阴谋毫无悬念地败露,所以仅当了27天皇帝便被废黜。这些年挖出一个海昏侯墓,就是他的。史载,他被封为有侮辱性的“海昏侯”。
  霍光之后选了刘询当皇帝,汉武帝和卫子夫的孙子。霍光依旧大权独揽,不过几年后去世,也算是善终,得以陪葬茂陵。刘询掌权后,开始诛杀大司马霍禹,废除霍皇后,才彻底清除了霍氏势力。

  登高,远望当年五陵邑的繁华。还是李白的词应景: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博物馆藏的汉代玉辅首,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汉代最大、最精美的玉器,蓝田玉质,是门环的底座。上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样,推测为茂陵陵门上遗物。



  鎏金铜马,出土于平阳公主墓。

  平阳公主在政治方面比较有眼光,比较识女人。她最初嫁给曹参的曾孙曹寿,曹参被刘邦誉为汉朝开国功居第二。期间曾向汉武帝献了两个美人,一个卫子夫、一个李夫人,都深得刘彻心意,也都是极为受宠之人。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改嫁卫青,也就是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她和卫青夫妇都得善终,一同陪葬茂陵。


  鎏金银竹节熏炉,也是平阳公主墓出土。


  错金银铜犀尊,通体错金银纹,为盛酒器,背上有盖,可以开合,嘴右侧有管状短流,可以出酒。


  中间是铜温手炉及承灰盘,同样为平阳公主墓出土。


  鎏金蹄形案栏,平阳公主墓出土。


  这是西汉琉璃璧。璧大多由玉石制成,而天然琉璃非常稀有,只有王室可用,其比玉石要更加净透。两千年后,表面已经氧化成一层白色,在断裂面处可见内部。


  陶俑,这属于外葬坑出土。


  石虎镇,为民间征集,这种天然的石头,挺有神趣。


  总是讲秦砖汉瓦,汉代文物里总是少不了瓦当的一席之地。这四块瓦当,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


  这个瓦当共有十二个字:“天地相方与民世世中正永安”,看文字内容推测为茂陵的汉武帝陵寝所用。


  汉代瓦当,最常见的四个字:长乐未央。字在两侧,上下是云纹。


  在霍去病墓,还有著名的马踏匈奴雕刻,夸得挺好,但造诣感觉一般。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巨型石雕,这是卧象和卧牛。



  这个石鱼就是找了形状类似的石头,加了一点刻纹。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