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最近部门活动,突然被要求一个培训,半小时左右。因为活动是茶话会的形式,不大可能分享一些具体的工作上的内容,碰巧最近好几个人说自己今年的读书计划又泡汤了,借着这个话题,谈了谈时间管理。
  这正好是一次去上海的飞机上,若有所思的问题。拿来用了。

  我平均每年读15本书,今年读的文言文类的有《桃花扇》、《长生殿》、《人间词话》这些,名著类的有《杀死一只知更鸟》、《百年孤独》、《围城》等,也有当下比较流行的《三体123》、《这里是中国》,还有纯属个人喜好的,如蒋勋的《美的沉思》、楼庆西的《屋顶的艺术》等。读完才知道,《桃花扇》不是爱情故事,《杀死一只知更鸟》的销量仅次于圣经,蒋勋和楼庆西原来都是好大的咖。
  今年还看了50多部电影,从开年的《流浪地球》、到全球票房第一的《复仇者联盟4》、还有国内现象级比较火的《中国机长》、《哪吒》、《我和我的祖国》等。口碑比较差的《诛仙》、《上海堡垒》,网络剧《乾坤斗转凤离巢》、《鬼吹灯之巫峡棺山》,每年也看些经典老片,比较喜欢的有《心灵捕手》、《幸福终点站》、《美丽心灵》等,印度片子也不错《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印度合伙人》、《神秘巨星》,都值得推荐。我还追剧,最近刚看完肖战主演的《陈情令》,非常火,还有前段时间的《长安十二时辰》等。

  当然,还有些时间看看路边的云,哪怕是出发去上海的时候。

20191119234537
  说这些干嘛,我都有时间,你凭啥没有?加班?整个九月份,薪酬改革,一个月有二十天凌晨三四点、四五点睡觉。周末加班,周六早晨来,周日凌晨六点下班。那时间哪里来的?

  1、习惯。每天留出不低于半小时的时间看书,一旦养成习惯,那个积累的时间,是恐怖的。每天半小时,一年180小时,按一天8小时计算,22.5天。相当于给你一个月时间,不是上班,而是天天看书。积跬步能成千里,择细流可成江河,这是时间的主要来处。表面是时间,本质是毅力,身边很多人缺少毅力,却在抱怨做不成事。
  2、兴趣。工作中降赔、预算、开会,太多不如意了,生活中就别勉强自己了。我特别不喜欢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把人弄得太累、太疲,死气沉沉,也不机灵。我的经验是先找兴趣点,然后培养兴趣点。比如,我读第一本文言文《桃花扇》,用了40个小时;读第二本《长生殿》,用30个小时;再读《牡丹亭》,也许就可以15个小时。有兴趣,才能并且会坚持下去,熟能生巧,所以当别人用40小时读一本书的时候,我读了三本,时间便有了。表面是兴趣,本质是钻研,不能所有事情都一知半解,那就所有事都笨拙,浪费了时间。
  3、选择。其实读多少本书没有实际意义,15本、20本、50本,只是个数字,除了你自己,没人记得住。你吸收的,才是你的。《百年孤独》这本书在书架上一段时间,曾经读过,味同嚼蜡,印象就是名字很长,玄玄幻幻,读它只是因为是名著,读来凑数。最近又读了一遍,发现写得真棒。别人看你读没读过书,不是互相报数多少本,而是你的言行和谈吐能不能体现出来。在不同的阅历下读不同的书,读适合自己的书,给大家一本儿童读物,除了增加一个数字,多读了一本外,没啥意义,一个道理。表面上是选择,本质上是自知,表面上是时间,本质上有所获得的有效时间。

  那,为啥要做这些?
  大家常说读书,学习知识,那其实并不全对。对一本《桃花扇》,能学到知识么?看一部电影,比如《心灵捕手》,能学到知识么?看《陈情令》又有什么用?我觉得没有特别用途,除了下面三个。
  1、最主要的,是你喜欢。看电影,挑自己喜欢的,看电视剧,选喜欢的明星。你喜欢胡歌,我喜欢热巴,我喜欢《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古装、玄幻、爱情。
  2、不管是读书,还是旅行,或者看电影,除了欣赏美景,或跟着主角去经历一次冒险、成长。让自己在一个重新的角度,跳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去理解另外一个国家、另外一个民族、另外一个价值观、另外一个经历的人,怎么思考和感受,从而懂得更全面的思考,变得广阔和包容。一个人走过的路和看过得书,在言谈举止里,都能反映出来,心胸狭隘且急躁易怒的人,大多读书少,去的地方不多。
  3、如今90后都30岁了,我们小时候,觉得三四十岁的人都是老古板,跟不上时代。身边很多人不知道李嘉琪,以为不是一个行业,就可以不知道。你可以和年龄不同的人有代沟,因为价值观、人生观不同,但你不能和时代有代沟,不要和年轻人没了话题。抖音上说,当地女性的五大快乐源泉:靠喝奶茶消灭负能量、靠追星维持爱情的幻想、靠撸猫减轻压力、靠吃瓜涨知识、靠拆快递强行续命。妥妥的,都将是新的经济消费点。

  虹桥机场的黄昏很美,思考些事情,想明白了,景物更加漂亮。

20191119234526
  这篇发言稿里,最后分享了一下好奇心。天赋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真有人天赋异禀,尤其在数学这类学科上,碾压到让人绝望,但更多人天赋相差无几。那人和人的差别,原因在于两点:好奇心决定了方向,实践决定了深远,构成了一个人。

  我以前一直好奇,为什么大家见到“尖”,会心里不舒服,而见到“圆”,会感觉平和,原因一直不清楚,直到读了蒋勋的《美的沉思》。
  从古人类第一次偶然拿起尖石刺向动物,到把尖和死亡联系起来;再从不断利用这个尖石,到刻意寻找其他类似的尖状物品;之后最终用自己的手打、砸、磨,复制出了一个尖状石块,我们的祖先用了几百多万年,终于进入了旧石器时代。而人类有文字不过几千年,使用电力不过几百年,有互联网不过几十年,那是一个伟大而漫长的过程,那一步成功后,后面的语言、文字、科学、电脑的产生便顺理成章,在那个石块面前,这些都不值一提。这也是尖状物在人类潜意识里形成不安的原因,这是个数百万年形成的条件反射。
  我们的祖先直立行走,解放双手,用了数百万年;之后他们又用了数百万年,才改直接把嘴放到河边喝水的方式为用手捧着喝,并把双手捧水时所形成的半圆在脑中形成一个造型概念;也许又是百万年,在他无数次对着河面,想起了某次雨后双脚踩出的泥坑的形状和这如此相像,并产生关联;这个想象中的碗,在经历无数次尝试后,成了陶器,再加之农业的发展,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因为肉食动物往往在水源处狩猎,当人类可以把水存在固定地点而不用冒着生命危险饮水,圆在人类意识里成了安居和圆满的代表,这源于数百万年的积累。人类从直立行走,到制作出来第一件陶器,用去了五百万年,占了人类文明长度的99.8%。而人类从塑造泥土到塑造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全部元素,仅仅用了0.2%的时间,前者的意义太大了,远远高于我们目前所依赖的手机、电脑、网络,不是一个量级。

  喜欢去博物馆,每当看完文物一脸迷茫时,心里就想着读些书,看些材料,不能下次到博物馆只看年代,其他不懂,最明显的是青铜器和瓷器。
  殷商,是文化初民,为一切尤其大自然的力量心存畏惧,怕自然灾害、怕日食月食、怕山河林兽,他们卜辞尚鬼,神秘迷狂,青铜器纹路就会相对复杂,有种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有种“巫”的文化特质,也可以用“浪漫”一词形容。到了周朝,人文精神初露曙光,加之王朝对商人繁杂激情的平复,青铜器开始变得简朴端庄、均衡安定,我们可以用“古典”一词形容。楚国是商的衍脉,盛产浪漫诗人,影响了如今的湖南、湖北一带的人,而周的精神,影响了山东、河南等地,成了中华文明基础,理性均衡,却浪漫不足。这些彼此都联系着。

  飞机上北京的夜景,这里还有多少好奇的事务?

20191119234503

作者: xiaogs

喜爱旅游、户外、摄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