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有一株昙花,长了两个花苞。为此让我们足足兴奋了好久。每晚都有人下去看看,生怕错过了“昙花一现”。
上周五下班后聚餐,回去比较晚,恰好看到了昙花开放。两株。洁白,芳香。第二天早晨起来,花悄无声息的败了。
昙花别名琼花、月下美人,属仙人掌科、昙花属。灌木状主茎圆筒形,木质。分枝呈扁平叶状,多具2棱,少具3翅,边缘具波状圆齿。刺座生于圆齿缺刻处。幼枝有刺毛状刺,老枝无刺。夏秋季晚间开大型白色花,花漏斗状,有芳香。原产墨西哥。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霜冻,忌强光暴晒。
关于其开花时间,里面有个美丽的传说:
昙花是一个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很灿烂,她爱上了一个每天为她锄草的小伙子,后来玉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大发雷霆,要拆散鸳鸯。玉帝把花神贬为一生只能开一瞬间的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个小伙子送去灵柩山出家,赐名韦驮,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可是花神却忘不了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驮尊者都会上山采春露,为佛祖煎茶,就选在那个时候开花!希望能见韦驮尊者一面,就一次,一次就够了!遗憾的是,春去春来,花开花谢,韦驮还是不认得她!昙花一现只为韦驮。又名韦驮花。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卡片, 摄影, CANON IXUS 950
周末,闲着无事,去了总统府。门票40元。
这个地方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乾隆、洪秀全、林则徐、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等怀着不同的心态来过这里,留下了庭院留下了灰烬留下了这片历史。
其实,很多城市,都可以用一个年份来代替,比如南京·1912。这年是中华民国元年,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最鼎盛的时期之一,也是南京这个城市最后一次无限靠近无比辉煌的过去的辛酸的梦景。
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在总统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夜有一个国家、一段历史,一个城市,都将写入史册。
总统府现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门楼是二十世纪初建的,上面三个金字“总统府”。

总统府,一段时间内,为中国政治和经济的中枢,是许多重大决策的发出地。这里因一个人,有了一块匾,上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卡片, 摄影, 旅游, 江苏, CANON IXUS 75
蚂蚁搬家,终于差不多了。
发现修改发文日期的功能太有用了,这里文章和以前博客上的日期均相同。
顺便把访问量清零了,重新开始。
网络, 博客
停停写写地摆弄博客有段时间了,最近越来越不习惯space上闪烁的广告,再加上长久以来他慢慢悠悠的速度,遂决定搬家。
新浪的博客味道不好,不适合偶。搜狐,百度的招牌不是很喜欢。bokee上广告太多,还有弹出窗口。ycool也是,每个文章后面都有几个广告链接。blogbus界面简单,可惜空间太小,不适合游记…
选来选去来到了blogger,界面简洁,没有广告,1G的空间也足够偶用,而且二级域名可以随时更改。唯一的缺点据说是经常被封,汗。
先用着再说吧。
网络, 博客
出得夫子庙来,门口便是秦淮河,历史上极有名气。
其古称“淮水”,本名“龙藏浦”。传说当年秦始皇东巡,看到金陵上空紫气升空,霞光普照,以为王气,隧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河为秦时所开,便名“秦淮”。其发源地在江苏内的宝华山和东庐山,全长110公里,流域面积2600多平方公里,是南京地区主要河道。
虽然长江也流经南京,但南京对于秦淮河的感情要深得多,即使前者的各个方面大概都会超过后者。我想更多的是因为后者的独享。长江属于中国,被很多地区所共有,而秦淮河发源地在江苏,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本地河,她被认为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
据说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东吴以来,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成为繁华的商业区和居民地。到了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的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数不清的船舶穿梭河上,才子佳人,歌女名妓,轻歌曼舞,诗酒风流。隋唐以后,河畔渐趋衰落,却又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都是上上佳作。宋代建江南贡院于河边,为中华最大科举考场,使其又逐渐复苏为江南的文化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但到了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河水日渐污浊,两岸建筑多被毁坏,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拨出巨款对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秦淮河畔: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旅游, 江苏, CANON IXUS 75, 卡片,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