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游记(4)·小昭寺

  D4 9月29日

  伴着发烧,彻夜未睡,高反使得脑袋成了一团浆糊。
  睁着双眼,躺在床上看着天空逐渐绚丽的朝霞,下面是那巍峨的布达拉宫。

  苦与乐,迎来了我的第29个生日。

  布宫排队预约门票之后,在旁边的一间小店吃了些早点,然后前往小昭寺。因为高反,所以行程安排很轻松,今天只有小昭寺、大昭寺。之后再有时间便坐在寺庙广场晒太阳,看人来人往。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进藏,行至现今的小昭寺处时,木车深陷沙地。因其上有佛祖的12岁等身佛像,故临时四面立柱,覆白绸供养。公主信佛,深信此为佛祖旨意,于是将佛像供奉此处,并建立了寺庙。

  小昭寺,藏名“甲达绕木契”(查自《西藏王臣记》),根据西藏文化网上介绍,“甲达”是汉人的意思,“绕木契”是大院子。看到百度百科和大多数网站都介绍说“绕木契”是汉人的意思,我想应该错了。
  其始建于唐,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与大昭寺同时开工,合称为“拉萨二昭”。初期建筑仿汉唐风格、精美壮丽,后来几度被毁,如今殿堂多为后期重建。小昭寺座西朝东,“公主悲思中国,故东向。”
  当地人进寺不要门票,游客则20元。

  红白黄黑,基本所有建筑都是这种颜色,映着深蓝色的天空。

继续阅读“西藏游记(4)·小昭寺”

西藏游记(3)·拉萨

  拉萨,是一个很多人向往,但很少人来了的地方。
  其海拔3650米,是我国最高的城市。始建于公元7世纪,在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后,将政治中心由山南迁于此,并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距今已有1300余年,是中国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记得在火车上,那家藏族人好像给我们讲过,大昭寺和小昭寺在传说中是由山羊背土填湖而建成,之后四方八方朝拜的僧人或徒步、或磕头而来,围绕找大昭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祈祷转经,最终走出了一条街,八廓街;转出了一座城,拉萨城。拉萨在藏语中,便有“佛像所在的地方”之意,指的便是释迦摩尼等身像。在藏族人心中,以大昭寺为中心,以八廊街为环线的古城,才是真正的拉萨。
  后来查阅一些资料,又发现拉萨曾古名“惹萨”,而在藏语中,“山羊”称之“惹”,“土”称之“萨”,意义显见。

  拉萨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日光城。这让我想起了香格里拉古城,它有“月光之城”之名。

  古时政教合一,佛教至高无上,再加上信仰深入人心,很多寺庙都依靠藏民的捐献,修建得珠光宝气、金碧辉煌。但除去宗教发展,在民生和经济方面始终未得到很高的重视,故拉萨古城的建筑曾多岌岌可危。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发展,古城改造和新城发展成了必然。拉萨这点很好,它没有走像中国很多城市那样的暴力拆除古城——建设新城——再花大价钱打造仿古一条街的奇怪路线。而是以保护、修复古城为主,同时围绕古城建设新城。
  此为拉萨城全景,四面环山,正前方为雅江支流拉萨河。摄于哲蚌寺。

继续阅读“西藏游记(3)·拉萨”

西藏游记(2)·青藏线

  入藏有几条景色不错的线路,比如青藏、川藏、滇藏。当然,景色主要在地上,最好是自驾,然后火车,最后飞机。最近看到一组照片,让我对骑行这个运动的兴趣倍增。也许等我五十岁后,抑或更大些,会骑着一辆单车,再次丈量一下祖国,重走那些到过的地方,重拾一下年轻而美好的回忆。若到退休后仍能保持这种活力的,多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和个人实现,当然不可缺少幸福的家庭与良好的心态,算是一个人生目标吧。
  好吧,不跑题了。我们这次本想青藏线进,川藏线出,但时间着实紧张,何况今年的假期已经超标。就这,还要背着笔记本上路,公司配得联想笔记本还是14寸宽屏,电池、电源线又占了登山包一层,看着别人拿出小巧的ipad拉风,默默地揉着自己日渐消瘦的肩膀。

  川藏线包车要6-7天,这次时间不允许,且季节有些偏晚,便拉萨直飞成都了。再说,阿里无人区早晚要进的,而且不去冈仁波齐转一次山,总觉得有些缺憾,西藏肯定还会再来。青藏线则包车者不多,我们最终选择了铁路进。
  不走川藏线,在拉萨的时间便宽松了不少,可以多发发呆,晒晒太阳。懒懒的、暖暖的。出发前,老婆说,老公你真好,难得时间排得不满,可以睡懒觉。回程时,老婆说,你太阴险了,怎么除去拉萨,哪里都那么累,那么冷。

  好吧,我要承认,用一篇文章专门写青藏线,有点凑数的感觉,而且我也实在找不出多少照片,毕竟隔着T27那双层且并不算透明的玻璃,效果也一般,拿出来有些抹煞了眼睛的想象。不过,即使这样,也有一些人在还没进藏时,愣是把相机咔嚓没电了….

  先放一张雪山的,根据时间来看,应该是唐古拉山脉。隔着玻璃效果不算太好,好看的照片都在墨脱、珠峰、纳木错这三条线上,多等几天。

继续阅读“西藏游记(2)·青藏线”

西藏游记(1)·启

  选择西藏,选择了一种生活。在墨脱、在珠峰,手机没有信号的时候,身边只有妻子陪同,除去旅游再无旁骛,免除了一切世俗与打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饭、睡觉、行走,如此而已,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旅游。这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归来,飞机落地的瞬间我曾对北京好感倍增,竟也如此这般亲切。古老的前门、宽阔的长安街,竟然有些湿润的天气和适宜的温度,着实给人一种享受。而之后,转天出差的火车上便收到工作电话,掏出笔记本,开始默默地整理报告。好不容易推开了无边无际堆垒成山的工作,手机又收到短信,大盘跌至了2374。这也许便是生活的真实。

  独在异地,小心翼翼地拿出相机存储卡,一张张地择选着深蓝背景的照片,重拾那份心情。回想起蓝天、雪山、湖泊、经幡,还有出行前的冲动、震撼的美景,我想,是该留下些文字。有所不同的。

  当然,我的游记可能还是偏向于攻略型,抑或成为景点介绍或者照片罗列,这似乎要取决于工作是否繁忙。不过,如果你要去西藏,要去墨脱或者珠峰,我强烈建议看看我的游记,不要轻信他人的。譬如走墨脱、防蚂蝗,相信我的更实用些。
  记得在拉萨的贡嘎机场,买了一本《西藏旅游》杂志,其中专题介绍了墨脱。说实话,多数人的描述略有夸张,甚至包括一些专业编辑,对于《生死墨脱路》这样的标题,我总觉得有些大了。但看看老婆的双脚和被蚂蝗咬得血淋淋的双手,看看老虎嘴泡在水中石块和塌方区的悬崖,又或许是我过于了麻木。
  墨脱出来,老婆哭了,她说,墨脱的美丽在于经历过,而后去回忆。

  刚到西藏的时候高反,夜里高烧、辗转反侧,白天头重脚轻、步履维艰。对西藏的印象除去蓝天、艳阳,着实分不清什么。若抬起痛不欲生的头,似乎也只有模糊的经幡在摇曳。但当我漂泊多次,最终来到暮野驴舍时,抬头仰望颜色鲜明的经幡,然后被墙壁上各式各样的留言所触动。离开前夜,我们也留下了自己的感触,然后看着墙壁上的各种心情,眼中噙泪。我深爱上了拉萨。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一位南京姑娘在墙壁上留下了仓央嘉措美丽的文字,而我心里给出的答案则是西藏。 继续阅读“西藏游记(1)·启”

西藏之行·出发

  去次西藏不容易,尤其工作以后,行程还超过20天。
  期间遇到了很多的麻烦,超出以往的出行。因今年被派驻武汉,而户口又在北京,一些证件的办理就足以让人头大。如边境证,刚刚在上午搞定,下午便要去车站乘车出发了。还有我们公司突如其来的职称考试,又不得不临时改变出发时间;还有工作方面的交接,我还算顺利,而老婆昨晚还在加班赶报告,明天还要在火车上参加香港那边的电话会议;还有这次长时间高强度的徒步,必须要考虑女人每个月的生理问题;还有其他一些临时出现的问题等等。

  其实呢,有些东西,只要决定了,只要真的决定了,那最终都能成行,关键在决心。
  我们的卧铺没有买到,而飞机票又感觉太贵,所以就T27硬座至西藏,历经44小时。我想,类似于这样的事情,也就年轻时还能有,以后真的没啥机会了,毕竟飞机票超出的预算并非很多,也许就是一件冲锋衣的价钱。年轻嘛,这样的经历可以有,也应该有。

  我想,年轻总要有些偶尔的冲动,总要有些先决定,再去想的事情。也许是性格问题,每次做事之前都要思考再三,平常鲜有冲动,那不好。以后没啥有意思的回忆。

  最终行程基本成型,包括具体花费等,也许会对他人有用,如下表所示(点击大图):
  根据多数人的推荐,火车去、飞机回。坐火车走青藏线进、坐飞机走川藏线出。回程从拉萨飞重庆,然后重庆转北京。按照这样的行程,有时间在重庆或者成都带上一两天,暂未确定。若是能从拉萨包车走318国道至成都,应算最理想的,只是时间有些赶,路边的风景也会错过不少。

继续阅读“西藏之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