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挣钱?

  掌握一定的资金,事先买入一只股票,最好是大国企。然后找个媒体熟人,放点消息:“据‘消息人士’称,××企业或大量增持”。都知道这个年代不缺少‘专家’和‘内部人士’。但目前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都人心惶惶的搜索着救命草,一有消息仍会蜂拥而上。这时你卖出,挣差价,走人。
  如果你关注新闻,或许可以发现类似行为。

  中国的基金经理们掌握了3万亿的人民币,但是他们的工作经历呢?您听后别吓到:银河证券在《基金经理变更影响分析》中指出,现任383名基金经理中有115人岗位从业经历不足1年,占比接近1/3。在baidu或google中输入“菜鸟基金经理”或者“基金经理菜鸟”,将会大饱眼福。

  这就不奇怪最近的基金都那么大起大落了,今天买明天卖,转来转去犹豫不决。而且,很多都在周五买进。是为了赌,赌中国政府救市的利好消息。都到这个地步了,不救市是不可能的,但效果如何,消息啥时候发布,这是个问题。所以很多人便瞄准周五,已期望政府按照“惯例”,在周末打上一针兴奋剂。妈呀,这个样子的基金,怎么让人放心国家金融安全?


  国庆前在国美买的N78,当时价格是2700元,那天没有拿发票,说好十一以后取。

  前几天,老婆去国美拿发票,服务员说,这款手机国庆期间有活动,赠送烤箱。您现在开发票,属于国庆期间,给您一个烤箱。
  呆了。确认不需交任何手续费后,拿了发票和烤箱。

  有时候作为一个消费者,想的很少,你别骗我太多就好了,至于服务的好坏,只是抱着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也许是被压迫惯了。进个店,服务员对着你很自然地微笑一下,就感觉不买点东西会有种负罪感,有时反而觉得没人微笑没人跟着提些建议更自在。又也许和消费观的改变有关,毕竟在多数情况下,服务和消费成正比的居多。还有可能是地域原因,天津服务业的态度确实不敢恭维。

  不管如何,以后买电器多选择国美。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开心网火了。火得很快,快到你现在发出这样的呼声时,会有人觉得你太过时。

  大概一个月前,收到同事在msn上的邀请,抹不开面,便去了开心网注册,然后匆匆下线。不过,对于新建起来的网站,我总是抱有好奇。第二天再次登陆的时候,真的吓了一跳。竟有一个初中同学加我为好友,我甚至早已找不到他的手机号。顺便说句,我的初中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开心网由新浪的前CTO程炳皓创建,虽然它一直保持低调,虽然它没用任何广告,仍在几个月内便有如此规模,确实是个奇迹。很多人把这归功于其病毒式的传播,想想感冒怎么传播,你就知道了。另外,它针对的用户群为白领,用新产品的专业定位强行将已有市场进行细分来划出自己的地盘,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成功。导致很多人有了这样一个概念:校内和51.com都不做白领生意,白领要去开心网。

  定位于白领有利有弊,利在后面的盈利方式,因为网站不是越大越挣钱,高用户不一定高利润,淘宝这样的网站也在苦苦思索盈利模式。但,假如用户中白领占了多数,那网站的盈利便可从用户的购买力上说话。另外,这个定位对于其这几个月的发展可谓功勋卓著,当然,某些方面讲这个定位的选择也是被其他几个先来的家伙分剩下的。
  弊端呢,虽然有些白领也很闲,但比起大学生来说,仍属于被当牲口用的类型。他们花在网站上的时间,花在散发“病毒”完成传播上的精力自不如学生,所以,当初期的爆炸式增长过后,稳定期的扩张速度便不如针对大学生的校内网。还有就是最近常传出的消息,不少公司开始对其进行屏蔽,封杀。显然,公司的老板可不喜欢员工在上班期间给你开心网加几个点击率。另外,这类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网站的粘度较高,用户容易形成稳固的交易圈和“生活习惯”,换个网站比换个邮箱换个手机号还要麻烦。所以,校内喝上游的水,开心饮下游的水。校内网的用户成为白领后,是否会离开校内而选择开心网呢?这是个问题。况且,按照老天爷的规律,大家都是先上学后工作,先学生后白领,先选择校内后选择开心。另外,开心网如此大张旗鼓地克隆Facebook后,能够在初期凭借新鲜迅速获得Facebook市场外的市场,但若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很继续难保持这种强劲势头。更要命的是,它也会被市场内的其他人克隆,中国向来不缺乏这类人才。

  校内网还是坐不住了,10日,其收购了kaixin.com域名,这无异于给了开心网(kaixin001.com)当头一棒,因为后者看起来更像盗版网和山寨网。
  今天凌晨,kaixin.com域名已可登陆,同名“开心网”,界面如下(懒的抓图PS,转自新浪网)。前者属开心网,后者属千橡集团,完全的克隆,火药味十足。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手机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没有的时候感觉无所谓,一旦拥有,即使一天不在手边也会无所适从。

  第一个手机是02年下半年买的,当时大二。那个是迪比特6566,国产。256色彩色屏幕;120×128像素;4和弦的基本参数让不少人想象不出它的样子。不过,那时候彩屏还算个稀罕物呢。用的特别小心,怕碰到怕脏到怕湿到,并配有手机套、手机链等物。那个时候同学间互送礼物,常有奇形怪状之手机链。

  有了手机,一些东西开始淘汰。比如电话簿,有小本的还有磁片折叠的,抄的密密麻麻,遇到常换号的一页根本不够。IC卡、IP卡、201卡等等,有了手机后基本只保留IP卡用来打长途,随着移动话费的不断调整,现在也很难见到了。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忘记好多号码,没有手机的时候想打电话,号码随口而来。有了手机后,有时连家里号码都不能确认。

  03年,第一个手机丢了。在宿舍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边的手机丢了。当时宿舍六个哥们睡的那叫一个鼾声如雷…
  虽然老爸老妈对我丢手机的理由半信半疑,但还是给我重新买了一个,诺基亚3110。这个时候的手机便开始随意放随意丢,简直日晒雨淋风尘仆仆,在地上摸爬滚打几年后依然性能良好,不禁赞叹诺基亚的质量确实不错。可是,一年之后满大街变得全是3110,短信一响,众人皆掏手机查看,典型的街机。用到现在,坚持过来的人不多了,也生了感情。

  前几天生日,老婆给买了一个NOKIA N78,外表功能都是让人一惊,放到3110旁边一对比… sigh,不得不感谢党感谢国家让我们的社会进步如此之快。随便上网一搜,发现手机有那么多的功能可用,看来自己这个老土要慢慢学习了。至少先学会手机上网,有问题时掏出百度一下。

  健力宝,一个被逐渐被遗忘的民族品牌。访问它的官方网站(http://www.jianlibao.com.cn)时,我们似乎还无法感受其在超市货架上“享有”的那种衰落痕迹,但若看看它的市场份额和饮料行业里的话语权,我们看到一个贵族变得落寞。

  健力宝的成名可以成为经典,在中国这种机会稍瞬即逝,难以复制,因为那个年代所注定。李经纬,健力宝的当家人。其父战死,家贫,无力养家的母亲便把他送入了孤儿院。在那里成长起来的他从事过卑微的工作,并无上学史。后来成为一名县体委的工作人员,被“发配”到一个毫无生机的白酒厂。说发配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在别人眼里那个工厂只是个等待刑期的死刑犯而已。不过,历史上大凡开国的、创派的都不是凡人,同样,能把一个品牌做大的也不是普通人。在李经纬手里,那个酒厂活了。

  83年,他尝到了可口可乐,与大多数人想着解渴或者杀精不同,他看到了市场。84年,有了健力宝。生产一个产品虽不是容易,但能做到的毕竟也不是少数,但能一个产品成功推广者,茫茫人海中凤毛麟角。84年,李经纬决定赞助奥运会,成为中国代表团的指定饮料。而那时,健力宝的商标图案才刚刚设计出来,产品在百事可乐的生产线上诞生。

  高人说,“成功需要很多因素,但要大大的成功,都离不开运气。”健力宝亦是如此。

  那一年,中国扬眉吐气,人们记住了许海峰、李宁。那一年还有被小学生在作文里无数提到的女排姑娘,代表拼搏精神的她们打败东道主美国,成为一代人的心中偶像。略带某些感情色彩的日本记者在之后的《东京新闻》上发表文章《靠”魔水“快速进击?》,指出女排姑娘喝了健力宝,这有可能是魔水。这则新闻无意间成了一次成功的“炒作”,健力宝一举成名。84年,年销售额345万元,85年1650万,87年1.3亿。其成为“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做“老大”直到上世纪末。

  我们回忆一下健力宝的辉煌:
  1987年,为了成为第六届全运会指定饮料,开出2.5倍可口可乐的价码获胜。
  1991年,推出有奖促销,易拉罐可拉出5万元现金。此创意在之后成为被不断复制的经典。
  1992年,赞助美国大选,拍下第一夫人和第二夫人一起喝健力宝的照片,引起轰动。
  1993年,联合国安理会的圆桌会议摆着健力宝。
  1994年,创业10周年,包下广州所有五星酒店,将彩旗从广州插到百里外的山水市。提出“双百计划”(到2000年,销量100万吨,收入100亿元),并宣布进军可口可乐的美国老家,花500万美元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买下一层办公楼,开设办事处。
另外,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这是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行星。
  1997年,38层的健力宝大厦落成。其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排名均是中国饮料行业第一,被媒体评选为“90年代中国公众心目中的十大知名品牌”之一。也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李经纬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九届人大代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