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故居

  淮安还有一位名人,周恩来。周总理可以说是完人的,几乎能得到国人一致的好评,气质周正,浓眉俊朗,不仅被称作“民国四大美男”,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国内外均认可的儒雅君子,“他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员”。是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是我国的开国元勋。
  作为南开最著名的校友,到淮安不来看看周总理的故居,说不过去。

  周总理原籍绍兴,出生在淮安,并在这里长大,直到12岁离开。可惜,自离开之后便再未回来看看。抗战时期忙,建国后的政治形势,更没有给他休闲时间,总理把一生都献给了这个国家,鞠躬尽瘁。
  现存的故居是他生长的地方,基本上维持原貌,主要建筑仍是咸丰至光绪年间所建的、总理当年居住的宅院。如今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5A级景区。门口很多党员的活动,也有不少学生。

  周总理在世的时候,不希望搞个人崇拜,曾经做出过明确指示:1、不准让人去参观;2、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3、房子坏了不准维修。总理是没有打算留个故居让后人参观的。可惜,在总理去世后的第二年,当地政府便根据民意着手整修故居,成了今之面貌。
  “周恩来同志故居”的匾额由邓小平亲自题写。


  总理故居所在的小巷是驸马巷,因有明代的驸马祠而得名。


  这条小巷如今仍保持着原貌,很窄,人不少,各种百姓和摊贩。没有因为出了一个伟人,就拓宽道路、拆迁民房,搞得不食烟火、高高在上。如今的周边满是生活气息的民居和商店,很符合总理谦逊的性格。


  进故居,首先便是总理读书处。
  少年时,哪个国人没有因为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热血过。



  总理出生的房间。



  总理半岁的时候,没有子女的叔父病重,总理便被过继做嗣子。这是嗣父母的房间。


  总理有三位母亲:生母万氏、嗣母陈氏、乳母蒋江氏,他称呼生母万氏为干妈,称呼嗣母陈氏为娘,称呼乳母蒋江氏为蒋妈妈。
  除了父亲,总理还有两个伯父,其中一个是嗣父。嗣父因小儿麻痹症而腿疾,一直未离开驸马巷,而父亲和另一个伯父,则常年在外。所以对总理影响最大的,便是这三位女性。生母万氏是个爽朗能干之人,主持着周家事务;嗣母陈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小便给总理讲故事,给了总理好静的性格;乳母蒋江氏是个底层百姓,因陈氏无奶而雇佣,教会了总理诚实朴素和勤劳善良。

  这是乳母的房间。


  厨房,房前的油菜花正在盛开。



  邓颖超纪念园,门匾由李瑞环题写。



  《春天的后面不是秋》,是由郭小川与谷建芬创作的诗歌,是邓颖超最喜欢的诗,所以题在了这里。
  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
  有时候我也着急,那是因为工作的不顺利;有时候我也发愁,那是因为我的祖国很落后。
  我曾踏遍人生的领土,最后我才知道 ,这是人生唯一正确的道路,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
  谁的生命与它结合,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我不再有什么别的希望,希望人民不再受什么苦难;
  我不再有什么别的要求,我的要求就在大家的要求里头。
  啊,朋友,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

  郭小川还有一首有名的《团泊洼的秋天》,曾入选过课本,描述的是我的家乡天津静海。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