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在我国最南端,因有琼州海峡作天然屏障,使得它孤悬海外,战国之前处荒服之外。古有五服论,以天子为中心,根据距离和亲疏画五个同心圆,天子直接统治的称甸服,环绕天子的列国称侯服,侯服之外称作绥服或宾服,再外是要服,最外是荒服。与之对应的是朝贡制度,甸服每日朝贡,侯服按月,绥服按季,要服按年,荒服朝贡一次即可。此时的海南属百越之地,海南岛最早的民族黎族,由百越中的骆越发展而来。宋前常以“俚”称呼南方少数民族,带着贬义,宋后史籍均以“黎”做了替代。
秦时,海南岛和象郡隔海对望。秦末,赵佗趁中原内乱,封关绝道,建南越国,定都番禺,统辖了海南。到汉武帝,南征百越后,于海南置珠崖、儋耳两郡,海南岛至此正式归入中原版图。可惜仅几十年,因岛上常年叛乱,中央无暇多顾,汉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汉元帝下诏罢珠崖郡(此前儋耳郡已并入珠崖郡)。从此以后,但凡王朝有弃地之念,都要引经据典到“汉弃珠崖”,成了一个模板。
岛上并非一直管理真空,三国时期吴主曾派兵,南朝时的宋、梁、陈还曾设珠崖郡,更有冼夫人的诸多传说。隋灭南陈后,冼夫人率部归附,请置崖州,海南岛复归中原版图,此时已距“汉弃珠崖”656年。入唐,海南始有“琼”名,便一直处于中原版图了。
往前一亿多年,海南岛本与大陆相连,后随着地质运动,形成了当今的五指山、黎母岭等山地。6500万年前,地壳运动导致海南岛与大陆相连处的地面下陷,海水涌入,琼州海峡出现。至300-200万年前,全球进入大规模冰川期,海平面交替上升下降,琼州海峡陆桥时有时无,所以生态发展还并未孤立。60-40万年前,来自大陆的巨猿、熊猫、剑齿象等通过冰川期的琼州海峡来到海南,至今还留下了化石。
1万年前,落笔洞人出现,这是海南岛目前发现的唯一化石人种。落笔洞洞穴遗址位于三亚,是个天然的石灰岩洞穴,因洞顶中央有两根钟乳石如巨笔悬空,故得名。这里发现的人类化石,填补了海南史前文化的空白。
随后,昌江黎族自治县发现的钱铁洞遗址比落笔洞遗址还早约1万年,只是暂未发现人类化石。
双肩石锛和砺石,出自石贡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4500年。
荣村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两米,涵盖了新石器晚期(春秋早期)、东汉早期、南朝晚期等几个阶段,但之间的间隔长,有断层,这说明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有缺乏,暂时还没学术定论。
夹砂陶罐,东方市荣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
关于史前文化,海南省博物馆还有个联合展览,展出了北京周口店遗址文物。
北京人,距今20-70万年前,他的意义简直太大,直接挑战了欧美关于人类起源的“夏娃假说”,在这个观点里是当前全世界人类起源都是非洲20万年的前以为女性,她的后代13万年前走出非洲,按照这个说法,哪怕有“北京人”,以后也是绝迹了的旁支。而中国人目前比较接受的是多地区进化学说,欧洲人的祖先来自非洲,澳大利亚土著的祖先主要是东南亚古老人群,东亚现代人的祖先主要是本地的古老型人群。
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时候是1929年,中国正处于战争时期,此后的文物一直保存在美国人创办的协和医院内,日军还有所忌惮。但到1941年,日美关系日益紧张,关于这批文物的保存就出现了风险。有人主张运到重庆、有人主张深藏北平城,最终决定运往美国,等战后归还。随即,便将北京猿人的5个头盖骨以及头骨碎片15块,下颌骨14块,还有其他147块化石装入两个木箱,转交给协和医院总务处处长,一个美国人,由他交给即将撤回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但在这个部队的撤离过程中,爆发了珍珠港事件,原定乘坐的轮船改了行程并被日军击沉。而化石则下落不明,成了一件奇案。
这是遗失的化石清单,这大概也是国人对正在中国展出的叙利亚文物感慨颇多的缘故吧。
青铜绹纹环形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昌江黎族自治县出土。
它的样子比较奇怪,环形,纹饰细密,外部锯齿状,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被发现时是个陶罐,内部共有9个青铜环形器。
伏波将军,是个古代将军封号,取“降伏波涛”之意,第一位是汉武帝封给路博德的。当时的南越国已传国5世93年,1年便被路博德灭了国。武帝在南越开置9郡,其中的珠崖、儋耳两郡在海南。
历史上被封伏波将军的有十几位,但和海南相关的共两位,当地人用前后相别。前伏波将军是路博德,后伏波将军是马援。东汉初期,交趾太守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当地民族自立为王。汉光武帝便派马援来平定叛乱,之后修筑城郭,申明汉律,穿渠灌溉,以利民众。此后伏波庙在海南至今不废。
伏波南定。
汉代铜鼓。铜鼓发源于春秋时期的云南,主要在节日和宗教活动中使用,鼓面一般有太阳纹,代表了当地的太阳崇拜。后来伏波将军马援创制了马式铜鼓,作为军鼓,传号军令。
自亲灭六国之后,便不断有南征岭南的记录,这里已经开始有汉人过来。自西汉和东汉两度伏波将军征战,汉族官员开始任职郡县,不断有中原人士迁来。这是汉代的陶罐和陶瓮。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展和繁荣,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带着伊斯兰教往来海南岛,
唐代伊斯兰教徒墓珊瑚石碑,当地穆斯林选用珊瑚石做墓碑,上有墓主人生平、古兰经,还有其他图案。
佛教在此传播,归功于鉴真东渡。鉴真五次东渡失败,第五次从浙江舟山出海,遭遇大风,漂泊至海南三亚。入大云寺,并在此停留了一年,给海南的佛教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唐代,三亚罗汉砖。
宋代买地券。所谓的买地券不是地契之类买卖土地之用,而是墓葬中的镇墓文,用来给死者购买阴间的宅地,祈求幽冥不要打扰。
明代,各地按朝廷律例,为永久旌表本地突出人物,建了不少牌坊。
依次是太史坊,建于明万历年间;挺秀坊,建于明天顺年间;进士邦伯坊,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海南岛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明代牌坊。
明代,岛上黎族常因官服暴政而进行反抗斗争,明朝统治者为了镇压,从岛外调了广西苗民防守。苗人善弩,对剿平叛黎起了很大作用,之后落户此地,也形成了长期制约。从此,海南的民族便以黎族、苗族和汉族为主了,还有宋元从越南迁来的回族。果然,汉人在这种勾心斗角上的事,非其他民族可比。
自明洪武年间,在海口设琼州府,这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来了大量移民。清朝又进一步强化了建设。
清代,琼州府莲花纹柱础。
清代的张岳崧,是海南在科举制度以来唯一的探花,官至从二品,著名书画家,这是他的三幅作品,两个楷书,一个行书。
清代火山民居,琼西北有丰富的火山岩,当地用来做主要的建筑材料。
清李氏宗祠,始建于雍正年间。
称“陇西望族”的,自然是李姓。源出甘肃,是中原“五姓七家”之一。陇西李氏出了西汉飞将军李广、秦国名将李信、大唐李渊及后面一众皇帝。
no comment un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