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子,客户索赔四个多亿,所以来了青岛。
五月和六月,连着来了三次,最后一次签了赔付协议,1.286亿元。这应该是青岛建国以来最大的保险赔案,也是我们公司成立15年来最大的赔案,也终了了一桩心事。
虽然连着来了三次,但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也几乎可以忽略,因为只在酒店和公司呆着,出门就在车里,所能见到的,无外乎车窗外不断闪过的霓虹灯彩,亦或者清晨起床时,酒店窗外所见。
青岛,所见虽不完整,但给我的印象却是不错。虽然它真正意义上的建城只有一百余年,在这个千年古城扎堆的国家,甚至山东省里,实在太过平淡,可它依旧是受欢迎和旅游首选的城市之一。
仔细查阅资料,发现真正挖掘青岛潜力和魅力的,竟是德国人李希霍芬。学术上他是位巨人,首次系统阐述了地表的形成过程,之于中国,是“丝绸之路”概念的提出者。他对德国政府提议占领青岛,因为它不像当时的大城市上海,要和很多列强共享;也不像天津,已有了太多的城市基础;那个时候的青岛是一张白纸,可由德国人随意规划。1897年11月14日,德国占领青岛,无能的清政府未做任何抵抗。
屈辱也罢,昏庸也罢,历史终究留存,正视和保留,才是自信和自强,让我们砥砺前行。那段屈辱历史所带来的富强梦,让我们深思了太多,而还有些方面,过去未曾重视的,是侵略者留下的一些闪光点,要我们审思。
德国人占领青岛后,并没急于建设,而是首先开始勘察测量,并完成了青岛历史上的第一份城市规划。
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德国人还从国内运来了设计师和技术工人,甚至一些原材料,比如很多建筑的钢材骨架,都是德国空运而来。甚至,当时的建筑,都要通过立法的手段对施工要求做详细规定。比如立法中的两条,有着明显代表:相邻建筑的间距应为3米,有窗户时应为4米;建筑的外形不能重复。尤其后面这条,直接导致了各种风格和样式的建筑在有序的要求之内,在青岛纷纷落成,极具韵味和创造力。
德国人还把绿化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城市的美观在清末就已闻名国内,再加之这个城市不断出现的山地和丘陵,建筑连绵起伏、高低错落、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独树一帜,也独具一格,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也纷纷派人来学。
可惜,在17年后的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那是第一次世界战争,日本赶走了德国人,并占领青岛。
日本移民了数万人到这里,来攫取资源。城市扩大了3倍,呈现了无序自发的扩展,完全没有规划,城市风貌一落千丈,杂乱无章。几年后,爆发了我们熟知的五四运动,当时的口号就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直至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但青岛的建设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好,国人执政者,也是一塌糊涂。
1931年,是个转机。
当时驻防青岛的海军将领沈鸿烈被任命为青岛市长,这次城市建设的变革,则完全由国人进行主导。他不仅成立了市区工程设计委员会,还成立了建筑审美委员会,对符合青岛整体风貌的建筑予以奖励,而不符合的一律禁止。这一时期,形成了如今著名的景点:八大关别墅群,这也是如今青岛成为中国最美城区之一的资本。
直到对日战争爆发。
之后的中国进入了经济主导的癫狂的发展轨迹,城市美化真的不堪所述。能真正称得上美观的建设,大概是到这个世纪才有的。只不过,高楼林立不符合我的审美,所以不再赘述材料了。如今的青岛能让钢混大厦的美学和自然景观融合,确实难得,在国内我去过的城市里,也属于佼佼者,能证明之的,是《星球研究所》的一幅照片,足以。
这次来青岛,有连续两天的谈判,压力很大,晚上喝点啤酒,提议去了海鲜市场,喧闹的人群,还有唱歌的小伙,令人倍感轻松。
还有传说中的崂山白花蛇草水,曾刷爆朋友圈的难喝,试了一下,果然难喝。
对这个名字比较好奇,查了一下,原来在云南、广西之地,有一种蛇,黑质白章,俗名“白花蛇”。它喜欢舔食一种草上的露水,这种草被当地人命名为“白花蛇舌草”。这种矿泉水中,便有这种草,故得名。
no comment un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