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5 珠峰D2 10月10日 日喀则-定日-珠峰大本营

  到大本营,进帐篷,穿上能穿的衣服,保暖内衣、抓绒、冲锋衣裤,然后扎紧头巾。乘坐景区环保车可继续前行。至终点,再徒步爬上一个小丘。珠峰便近在眼前。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交界处,两国分享北坡与南坡。台湾称之为“圣母峰”,尼泊尔则称之“萨加玛塔峰”,而西方多叫做“埃非勒斯峰(Everest)”。前面的名字多为女神、天空之神等意义,而西方的这个名字则是第一个测量出珠峰高度的英国人名,但在此之前“珠穆朗玛峰”之名已经出现在中国的书籍中,如此还要坚持以一个外国人的名字来命名中国的山峰,这涉及到了西藏的领土归属问题,所以这个名称这在中国是不被承认的。

  作为世界第一高峰,受关注的程度自然不低,虽然排名没有什么问题,但高度的精确值总是存在争议。这里采用中国2005年的测量结果,海拔8844.43米。
  珠峰的攀登难度自是不小,使之成为了很多登山家的终极梦想,尤其我国境内的北坡。虽然偶也曾有过这个理想,但看看珠峰的攀登历史,那个死亡率,sigh。这里的环境,气温能低至-60℃,风速能达到90m/s,真是恐怖。其与南北极相对应,称为地球“第三极”。

  今天的天气很棒,万里无云,金字塔形的珠峰山体呈现在眼前,背后是极蓝极蓝的天空。


  周边几个山峰的特写,具体名字没有查到,有查到的可以留言给我。



  合影几张。



  风很大,也很冷,这个是没啥疑问的,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看看一位驴友在大本营给我们照的合影就知道了,都缩着脖子…


  没带手套,很失算,照相都不敢连续拍几张,风吹到手上像刀割一样。
  18:50 从山丘开始下撤,回到大本营等日照金山。

  大本营处有个邮局,其实就是稍微大些的帐篷而已。应该算是中国海拔最高,位置最偏远的了,据说再有半个月,这边要大雪封山,也要撤走了。老婆在此寄出了好多明信片,虽然把头巾摘下来套着,但仍把手冻得够呛。小丫头一笔一划,写得真认真。


  这是我们的帐篷,加司机一共六人合住,每人两床被子。
  中间有个炉子,里面烧着牦牛粪,可提供一些烧不开的热水。但因“原料”有限,只供暖到晚上十点…


  上一张那么亮是假象,因为增加了曝光时间。
  白天,日光就是灯,夜晚,有太阳能支撑,勉强算亮。


  营地内的房车旅馆,很是拉风。


  慢慢等待日照金山,周边的岩石最先开始变色。


  19:38 日照金山开始。这张摄于19:49。


  这张摄于19:52,已达到最红,之后开始变暗。


  看珠峰是需要运气的,前几天来的人,好多没有看到,我们来之前也很担心。与那些受了四天的苦过来,结果只看到了云的人相比,我们实在很知足了。日照金山结束后,立马奔回帐篷,实在是冷。
  晚餐,是面,二十元一碗,看起来还不错,有鸡蛋,但量很少。所幸大家都带了食物,各种各样。


  入夜,把三脚架放到越野车顶上,这是帐篷背后的雪山,有星空,有银河。


  走出营地,尝试了一张月光下的珠峰。


  月明星稀,但有如此美景知足了,星光下的珠峰看起来安静而神秘。


  尝试了一张星轨照。


  之前没试过,也没有什么经验,而且没带快门线,只得用胶布加老婆的头绳,来勒紧、压下快门的方式进行长时间曝光,所以效果一般。那个二十多块钱买来的三脚架,在这种大风下,实在不给力。而另一个稳一点好一点的三脚架,又实在有些笨重,户外徒步时从不考虑背着它,现在正安静地呆在家里的某个角落,这也是个问题。还有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的配合,虽然轨迹长短与曝光时间成正比,越大越好,但在操作中问题多多,这与星星的亮度,不同星星亮度的差别,都有很大关系,总要进行几次测试,在保证轨迹长度的前提下,找到一个曝光时间和光圈的好搭配。但一次曝光就十分钟二十分钟,真要人命。积累点经验,过几天去纳木错实现一下,然后再总结(所幸,纳木错那的张星轨勉强还可以)。

  虽然在寒风中一直折腾到晚上十一点半,整个人也差不多都已冻透,老婆披上了一床棉被默默地站在旁边陪着。但整个珠峰下,除去满天星空,一轮明月,只有我们两人站在雪山的环绕之中,虽然冷,倒也自得其乐。尤其裹着棉被的老婆,月光下的影子真像一个达赖喇嘛。

, , , , ,
Trackback

3 comments untill now

  1. 吼吼,裹着被子的“达赖喇嘛”还被狗挑衅了呢。。。

  2. 高春生 @ 2011-12-02 15:19

    日喀则的人跟我说,其实很多藏民什么的,根本不用啥装备,随随便便就能上珠峰,每次攀登队伍都带着当地居民,可是照相的时候都让他们站一边,都只照自己。说珠峰顶当地居民很早很早就不知道上去过多少次了。

  3. 那有些夸张了,不过走墨脱时,背夫一双军胶鞋,一身单衣,走得很快很轻松。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