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 珠峰D1 拉萨-日喀则

  来西藏一段时间,常听到前藏、后藏之说,始终没有搞得太清楚。后来听介绍,拉萨、山南地区为前藏,而日喀则地区为后藏。达赖掌管前藏,以拉萨为中心,班禅掌管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
  后藏是藏文化的发源地,日喀则是曾经的藏区第一大城市,有着西藏粮仓之称,有着曾经的辉煌。当然,发展是必然,新老交替是规律,如今的拉萨已经远远超过了日喀则。

  正好在扎什伦布寺照了一张很应景的照片,前老后幼,前旧后新,前者虽老尚昂步而行,后者虽幼却朝气欲出。传承与交替?


  来西藏游玩,很多人都是害怕藏民的,也许是被前几年的事搞怕了,也许是或多或少被彪悍的民风传言所吓。就像我们第一次进入藏区拍婚纱照,那是在云南的香格里拉,已在当地生活多年的摄影师长得健壮黝黑,一身军装,但还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惹藏民,惹不起。久而久之,让人形成了一种反应,躲着藏民。
  我们这次进藏,除去火车上遇到的一家非常友善的藏民,还有去纳木错的司机师傅,确实不会主动去与藏民交流,我想,主要原因还是语言不通吧。而且,西藏的客栈、饭店等等,基本都是四川人开的,一个同行的重庆小姑娘,说感觉回到了老家。

  也有来过西藏的人慨叹,说藏区的风气变了,不那么淳朴了。之前还有很多游客带着纸笔或者书而来,如今大多数地方的小孩只会伸手要钱,旅游旺季的公路两侧,甚至常有成群的小孩子伸着手等在那里。一位搭乘我们车的公路管理人员说,曾经劝过当地藏民父母们很多次,不要让孩子出来,但都不听,结果前段时间出了车祸,一个小孩子被车撞死了。
  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取物质,或者不劳而获,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尤其不能成为一种风俗。小孩子不明道理,父母应该进行教育。当然,这可能和藏区的教育或者藏民的价值观有关。我们如此理直气壮地评判,也只是站在了我们自己认可的一套道德体系里,这基于的是我们的文化。而藏族文化有所差别,或者放在他们的价值观中,本无对错。
  但,如下面的照片,在扎什伦布寺门口这般,上来抱住大腿,不给钱便不走,那如何都不对了。左边坐在地上的妇人目不转睛地看着,旁边还站着一个类似的小女孩(她找的我)。你除了给钱别无选择,若是稍用力地挣脱,路口将有一批藏民等着你。
  这是非常不好的一面,不仅影响了藏区的形象,也会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在西藏发展起来之后,依然会有挥之不去的阴影,就像如今很多省市的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河南人一样,虽然河南在发展,在进步,但仍需要很多的时间去冲淡那些不好的印象。
  虽然有些游人小气,但多数能来西藏的人,是不在乎点零钱的,何况还是在寺庙门口。只不过,很多人都喜欢自愿地拿出钱,而不愿意被迫着发挥善心。话又说过来,这种事情的出现,与游人的增多,与游人往往大手大脚挥金如土的表现是不可分开的。当地人捐功德,基本都是一毛钱,一块钱都少见,而内地人过去,一块钱起价,十块二十块亦不少,偶尔还有不少红票绿票。肯给不在人世的捐出那么多钱,那尚在人间的自然会有些“想法”了。现象毕竟是少数,而且集中于外来人口较多的旅游景点,与大部分生活依旧的藏区相比,上纲上线到“民风问题”上,便不必了。

  看着别人的教训,打望一下自己,一身户外装备,手拿单反,一副欠宰装束,提前准备好零钱,不用抱腿,主动给。


  说多了,继续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的尼玛山上,是后藏最大的寺庙。其全名“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由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于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建立,而后四世班禅加以扩建。虽然这里是后藏,但扎什伦布寺的建造者根敦珠巴却是第一任的达赖喇嘛。至公元1600年,四世班禅受邀,担任寺院法台之后,这里才成了历任班禅的驻锡地。
  寺内有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札仓,后者为密宗扎仓。门票55元。

  寺庙全景。


  拉萨三大寺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加上扎什伦布寺后并称格鲁派四大寺,再加上青海塔尔寺与甘肃拉卜楞寺后,并称格鲁派六大寺。

  寺内白塔旁的朝拜者。


  古老的灯芯树下的老者。


  寺庙里刚好有个导游团,于是上去蹭导游。
  最先去的是庙的最左侧,也就是最西侧,是强巴佛殿。其内有九世班禅于1914年主持修建的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铜鎏金佛像,强巴佛。佛像坐在高3.8米的莲花座上,像高26.2米,肩宽11.5米,脚长4.2米,光耳朵便有2.8米长,据称耗去了黄铜230000斤,黄金6700两,还有无数的钻石、珍珠、宝石。

  而后往东,是十世班禅的灵塔殿。班禅与达赖不同,后者反对祖国统一,而前者则是爱国人士。所以这个灵塔是由政府参与资助的,据说国家拨款了6000多万元,黄金600多公斤。


  常在藏区的寺院的屋顶上见到这样的铜鎏金像,听导游讲,中间的是“双鹿法轮”,在藏传佛教的寺院中,属于必有标志。两只祥鹿,是释迦牟尼成佛后的第一批信徒,它们虔诚地望着法轮,若有所思,代表佛为万物所向。同时,法轮又代表着佛法从此传向四方。


  金顶



  继续往东是历代班禅大师的住所。然后是觉干夏殿,其内有四世班禅的灵塔,四世班禅是五世达赖喇嘛的老师。这个灵塔为寺庙中最大的一个,历时四年方成。灵塔高11米,花费黄金2700两、白银3.3万两、铜7.8万斤,绸缎9000余尺,各类宝石7000余颗。当然,不让照相。

  关于班禅的灵塔,一世班禅的在甘丹寺、二世三世班禅的在恩贡寺、四世班禅及之后的均在扎什伦布寺。但五世至九世班禅的灵塔在文革期间被毁,尸骨曾抛弃路边,无法一一恢复。只得在后来,于1992年重建了一座合葬灵塔,取名“扎什南捷”,将五位班禅遗骨分五个檀香木盒放在了这个灵塔的宝瓶之中。

  错钦大殿,是扎什伦布寺最早的建筑,历时12年才建成。


  殿前讲经场四周的建筑都很高大,且精美。


  在寺的东侧,有一个高32米、底宽42.5米、上宽38米、厚3.5米的展佛台,建成于1468年。


  关于《六道轮回图》,常常在藏区的寺庙内见到,听了导游的解释,大开眼界。以下内容主要为摘录:
  六道轮回图,藏语为“斯贝考劳”。图中它被魔鬼抓在手里,并咬住上缘,表示六道众生都逃不开亡魔控制。最中心有三只动物,为鸡、蛇、猪,分别代表着贪、嗔、痴“三毒”。鸡对物强烈爱著,而产生占有心,贪得无厌,为眼下的欲望东奔西跑,终日追逐,为贪;蛇我所,我见,我执,对违背自己意愿的人与事,产生怨恨,忿怒攻击,为嗔;猪身躯苯重,目光低视,象征无明,为痴。贪、瞋、痴“三毒”在中心,是一切轮回的根祸。然后向外,分为六个部分,表明了转生之所的六道,上部分为三善趣中的天界、人界、阿修罗界,下部分为三恶趣中的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六界分别与贪、嗔、痴“三毒”相对应,依据因果关系判定死后去哪个界,并分别配图加以说明。当然,文字的描述远不如导游的口若悬河。最外层则是十二个图标,分别为盲妇、陶匠、猴子、船、空宅、接吻、眼穿之箭、饮酒、采果、孕妇、临产、老人和死尸,依次象征着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和老死之义。还可以看到,在图外的右上角有个正在招手的佛像,象征着只有一心向佛,虔心修行,成佛之后,才能脱离六道轮回。


  出,回头远望,错钦大殿。


  门口疾步而行的僧人。



, , , , ,
Trackback

only 1 comment untill now

  1. 学习了,六道轮回,这回才了了其中滋味。

    [回复]

Add your comment now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