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我放下了尘俗万水千山,不为朝拜,只为感触你的苦难;
  这一年,我摇转了经筒诵经万遍,不为超度,只为聆听你的真言;
  这一天,我在玛布日山挂起经幡,不为祈福,只为守护你的身边;
  这一刻,我来到了布宫竟已心颤,不为来生,只为期待与你相见。

  憋了半天,总算憋出几个字,老婆说我已经过了怀春的年龄。

  布达拉宫是一个很期待的景点,所以把住宿选在了附近,这样每天的睡去和醒来都能望着它。
  在离开的前一晚,扛着三脚架来到这里,在音乐喷泉两首歌曲的间隔中,水面难得的一瞬平静时,留下了这张倒影。给人的感觉难以形容,倒是很符合那首歌: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于此,千余年,不语,至今。


  观音菩萨觉得教化雪域众生的时机成熟,便从自身射出四道光明,一道射往尼泊尔降诞为尺尊公主,为白度母转世;一道射往大唐降诞为文成公主,为绿度母转世;一道射往藏地化为六字真言的法身形相;一道从观音菩萨心间射出,入郎日松赞王妃腹中,降诞为松赞干布。——《吐蕃王统世系明鉴》

  松赞干布即位后,平息叛乱,统一各部,定都拉萨,于公元641年在玛布日山(红山)之上,修建王宫。始建之初,外有城墙三道,内有宫室千间,成为了吐蕃王朝的政治、宗教中心。也有一说,布宫是松赞干布为迎接文成公主所建,那有些牵强了。
  因松赞干布将观音菩萨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故以佛经中的观音住地名“普陀”的藏语译音“布达拉”命名王宫,所以布宫又称作“第二普陀山”。哦,在中国,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宁波的普陀山,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前段时间去三亚,看到公然更改四大菩萨道场的宣传,把南山和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列,鼓励大家在南山寺的观音像捐功德。
  在拉萨当地,人们更喜欢将布达拉宫简称为“布宫”。

  赤松德赞期间,布宫因雷击部分被毁,而后公元九世纪,吐蕃衰落,宫殿基本全部毁于战火,只留下了两座佛堂。其后西藏的政治中心转移至萨迦,布宫便处于了破败之中。

  公元十七世纪中叶,蒙古军打进西藏,推翻了噶玛丹琼旺布政权。公元1642年,拥立五世达赖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政权,拉萨再次成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之后,五世达赖重建了以白宫为主体的布宫建筑群,并将权力机构由哲蚌寺迁到这里。自其1653年入住后,很多宗教与政治仪式都改到这里举行,一度使布宫成为了政教合一的中心。也有人将布宫称之为“冬宫”,这是相对罗布林卡的“夏宫”而来的,因为夏天,达赖喇嘛的办公地点将移至那里。
  公元1690年,桑杰嘉措在五世达赖圆寂后,修建了以其灵塔殿为主的红宫,布宫基本雏形始成。后来,历世达赖又修建了5个金顶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在193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修建完成后,布宫形成了今日模样。
  至1959年,十四世达赖离开西藏,这里仅保留了宗教功能,不再是政治中心。

  玛布日山又名红山,布达拉宫便建于之上。其做到了二者的完美融合,不仅气势雄伟,而且红白黄三色交相辉映,精美瑰丽。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评价其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比的高度,包括其各部分的设计、艺术装饰,成为了藏式宫堡式建筑的天才杰作,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之美誉。
  整个布宫主楼13层,高115.7米,面积约12万平米。东部白宫为达赖喇嘛的住所,中部红宫为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与佛殿,西部白色建筑为僧舍,红宫前的一大片白色墙面为晒佛台,在布宫后面还有一处后花园名宗角禄康。布宫城堡正下方有一些建筑,并称作“雪”或“雪城”,包括了僧侣、官员住所,政府办公建筑及一些服务设施。
  可以对应下面的图片一一寻找,照片左西右东。


  至今,达赖喇嘛一共十四世,前十三位已经圆寂。一世达赖的灵塔在扎什伦布寺,二世至四世达赖的灵塔在哲蚌寺,五世至十三世达赖的灵塔在布达拉宫,除了那位诗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后来翻阅资料,发现其灵塔在阿拉善左旗南寺,曾路过但未曾进去,可惜。

  布宫的门票不能直接购买,需要提前以前排队预约,然后第二天拿着预约票换取参观票。布宫实行实名制,但预约的时候可以请人代办,拿着身份证即可。
  传说中门票很难买,何况我们还是国庆前一天参观,咨询旅店前台,她建议我们早晨七点就出发去排队。结果因为高反严重没有爬起来,直到九点半才晃晃悠悠地起床,但到了预约处仍然很容易地排到了票。也许旺季很难,但十月份,票不难买。门票100元。

  D5 9月30日 布达拉宫


  布宫整体上采用木石结构,其基础直接埋入山体岩层。里面有专门的参观洞,可以发现宫墙的厚度能达到5米,全部使用花岗岩砌筑,每隔一段距离会浇注铁汁进行加固。
  墙上的白色涂料在每年粉刷一次,时间不定但差不多在十月十一月的样子。粉刷不是用刷子均匀的涂抹,而是从顶往下浇,或一下一下地泼。目前的这个季节,因为雨水冲刷了近一年,是颜色最黯淡的时候…
  关于白色涂料,网上流传着很多配方,但多不相同。查到一篇《中国西藏新闻网》采访拉巴次仁的报告,这个人的公司曾参与了布达拉宫的维修项目。根据采访白色涂料是一种白土矿,再根据导游的介绍,里面应该参加了酥油、牦牛奶等。


  谈完白色,还有红色,如果从这张照片仔细看得话,可以发现质地并非石质。它们是一种草,名“白马草”。整齐地摞在一起砌成墙面,不但减小了底部、岩体的承重,而且通风透气。这种草质地很硬,且经过藏药泡制,防腐防虫。红色,是涂于横面上的颜料。
  还有土,布宫里铺地和屋顶用的都是一种叫“阿尔嘎”的硬土,由粘土、酥油等制成,夯实后坚硬、光滑。走在寺庙内,静下心来感受,酥油的味道会让你放佛穿越了历史,听到一批批信徒朝拜的声音。这段时间,在拉萨经常看到寺庙屋顶坐着一排藏民,一边唱一边拍打着,那便是“打阿嘎”。
  白马草和阿嘎土都是身份的象征,并不是随处都可用。


  参观拾级而上,因为路线统一,且游人较多,蹭导游还是很容易的。但布宫内听导游讲的,记不住多少,而且基本仅根据游览途中的所见讲些知识,并不系统。所以出来之后,在布宫后花园内的石凳上与老婆开始了长久地讨论、争论…
  关于这些知识,多数仍靠在机场买的一本书,还有日后通过网络查询的资料进行补习。既然来过,就不要匆匆而过,学习,总是件好事。



  布宫里严格控制照相,所以相片不多。这里是一处露天平台,名“德央厦”,是历代达赖欣赏歌舞和进行户外活动的地方。趁着排队的时候拍两张。



  布宫严格控制参观线路和时间,里面各处都有工作人员把守和催促,对旅行团的限制为一小时,超时便对导游罚款。而散客没有严格限制,可以仔细些观看。
  出口在背面。


  在布达拉宫,纯洁的白云伸手可及,而俯瞰宫殿之下,袅袅桑烟升起,那是藏族人洗涤灵魂的意愿。达赖喇嘛在死后葬在了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生与死,轮回与解脱,依靠信仰使得人们攀上了所能企及的海拔顶峰,此为我们所见,对于佛经、梵音中所表述的不可见,我,仰望不及。
  布宫的围墙上刻着六字真言,转经的藏族老人慢慢走过。


  离开拉萨的当天,再次来到布宫前。闭目仰头,沐浴在广场的阳光下。感受和尊重,是旅游者应带来的态度。融入当地的习俗,多一分虔诚,多一分宁静,多一分谦容,感触另一面,将会得到更多。



, , , , , ,
Trackback

7 comments untill now

  1. 狼是诗人啊

    [回复]

  2. 超喜欢西藏,一定要去的

    [回复]

  3. 好美的诗,有意境啊。

    [回复]

  4. 很认真地看完了整篇文章。
    因为毕业后我要踩自行车前往西藏。

    [回复]

    xiaogs 回复:

    我也有这个想法了,不过估计要很多年以后了,工作了实在难以有那个时间。

    [回复]

  5. 话说咱2拿同一种机型:)

    [回复]

  6. 西藏好美的天空

    [回复]

Add your comment now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