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是个坏蛋,貌似已是不争的事实。又因为他有坏蛋这顶帽子,所以他做的很多事情在人们眼里也很少有可取之处。那么看看偶的评价:
董卓字仲颖,排行老二。年轻时候好侠,与羌族的一些豪帅相结交。后来归耕于野的时候,这些人来看他,董卓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比较感动,得杂畜千馀头以赠卓。
后来做了羽林郎,他比较有“才武”,且力大如牛,能左右开弓。任军司马跟随中朗将张奂打并州,并立功。得赏赐九千匹,董卓都分给了手下的官兵。
举上面的两个例子,先说明一下,董卓很豪爽,善结交,且对待手下不错。至少在他参与到政治斗争之前,这个人是个不错的。
后升为广武令,蜀郡北部督尉,西域戊已校尉,后来被免职。原因未知,我没有查到。欢迎补充。之后东山再起,任命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朝廷派卢植,皇甫嵩、朱携等人去讨伐,但是卢植得罪了小人而被押回洛阳,朝廷就派董卓来领卢植的兵。董卓打仗貌似是不行的,被黄巾军给打败了,又丢了官。
但是,他的机会来了,边章、韩遂在凉州起兵造反,进攻京城附近的三辅,朝廷大乱,派皇甫嵩去讨伐,同时又起用了董卓。此时董卓为中朗将,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这个官比较特别,特意加了一个“左”。(皇甫嵩得罪张让,被调回京城,收回兵权并贬职。后任命张温为车骑将军,就没有“左”了)。
后来,边章、韩遂被打败,董卓在内的六支部队去追击,结果只有董卓的一支军队伪装成筑堰捕鱼而全师而还。其他五支都败了。董卓被封为前将军,封斄侯,任命为并州牧。
这次能够全身而退不能不说明董卓的机智。不过在记录中的几次战争,董卓都是败掉了。朝廷能够这次选中他,也是因为他常与羌胡战,前后百余。个人感觉,只能说明他有经验而已,至于军事才能,三国志上没有什么记载。
后来,韩遂杀了边章,收了陇西太守李相如,杀了凉州刺史耿鄙,得到了马腾。声势越来越大。然后围攻陈仓。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任命董卓为前将军来讨伐叛军,这才解了围。董卓又升为少府。他已经成为九卿之一了,官职已经属于高高在上的那种了。
但是九卿要去朝廷上任,董卓不去。他此时刚刚打了胜仗,在关西可以说声威大震,他干什么呢?他在暗地里招募军队,扩充自己的实力。我想此时的董卓已经有独霸一方的打算了。在朝廷的大起大落,皇甫嵩那样的功臣也会因为得罪太监而被夺去军权,这样昏暗的朝廷里,他不想回到洛阳,也不想交出兵权。虽然所谓的少府官大,但是没有实权,尤其兵权。
朝廷不得已,改派他为并州牧,但是要交出军权,归皇甫嵩指挥。董卓又不交,而是带了自己的兵,驻在河东。毫无疑问,董卓对于朝廷看的清楚:这个朝廷坚持不久,也没有能力派兵来打他。他就一直在等待机会,等待一个称霸的机会。如果说以前的董卓是有为国效力的心,那么此时他变了。 继续阅读“三国人物谈·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