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名字,若是全了,便是《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岩石和矿物质》,听起来很初级,属于《青少年科普图书馆》系列丛书,写序言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似乎有些半官方性质了。
  刚才上网搜了一下,全套共100册,这摞起来一人高了…

  虽然名为科普,但读起来,却是满满的专业知识,对于科普这两个字,不知道合适不。个人觉得,写这种书,不需要那么多博士、博士后,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研究。要走出去,调查哪些问题遇到的最多,哪些问题和日常最相关,哪些问题最容易出错,然后一一解答,否则闭门造车,写出来的内容,便略显生涩,又与实际需求差得远了。
  是先有问题然后有回答的科普,而不是洋洋洒洒的一家之言。更不能是一张讲台,一支粉笔,老子出卷子,老子圈重点,你记住就得了的老师脾气,从不去想别人到底需要什么。

阅读全文

  想看一些具体的,关于山体岩石的书,却始终未找到一本合适的。一口气买了很多本,甚至包括了《自然地理学》这样的高校教材类书籍,也包括《青少年科普图书馆》之类的小百科。一本本读过来,不少滥竽充数,纯属凑字的,也确实有些不错的,比如这本。

  看封皮便知道是个知识普及类图书,不要有过多专业性的奢望,何况我也不懂。只希望能有一本把我所去过的高山,所见过的峡谷,讲明白。指着一块岩石,能明白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它为什么在这里。
  书的内容要比这个封皮看起来好多了。

  如果并非专业,那么读这类书是要读中国人编写的,曾经买过几本译文的国外书籍,举例都是各国山名,不知所云。没有见过,也便没有感官认识。若再买了黑白版,那所有岩石大体都一个样子了。

阅读全文

  充满兴趣,是一件幸运。

  一段时间里,由党项和吐蕃引发的,对羌族的兴趣倍增,想着找些书来看看。碰巧看到了《中国国家地理》的推荐书目里有这么一本《羌在深谷高山》,所以买了来。但实际读起来才发现,与心里所预期的内容,是有着不少差别的,主要指侧重点方面。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甲骨文中唯一一个记载的民族,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炎帝本是羌族,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大禹,也是羌族。而且很多我们所熟悉的民族,都有着羌族的血统。
  这些内容是我最感兴趣的,但这本书并不涉及,所以不得不又买了一本《羌族简史》,听书名就知道了,那注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式书。

阅读全文

  余秋雨的大多数图书在大学期间便已读完,只是前一段时间在读三毛的《撒哈拉故事》,感觉实在太差,想着索性换本书调调口味,突然想起了他。结果一上书店,才发现有些书的名字都已不知,甚至未有所闻。
  买来才知是改了名字,虽然《山河之书》听起来气派了许多,恢弘了许多,甚至不需做什么修改,范围和深度也一下子宽广厚实了许多,档次也高了许多。但我依旧喜欢之前的名字,《山居笔记》抑或《文化苦旅》。

  以前很喜欢余秋雨的文字,感觉带着一股文化味,且有宏伟悲壮的厚重感。文笔功底绝佳又不流于表面,也不缺乏思考,只是后来看到过多关于他的新闻,对于这个人的人品有了不好的印象,书也就放置了。
  大学毕业时,很多书都不知所终,那时还有在书上做笔记的习惯,所以一度很是心疼。

  如今再读,已了无那些棱角愤青,也无再于诸事皆诉求己之好恶,书外之事往往鲜有论及,只顾挑些喜好,也只为喜好,而埋头潜心那些文笔火花。

阅读全文

  因为盖明生在横断山脉呆了七年,所以找来了这本以摄影家角度来描述民族民风、历史文化的一部游记类图书。后来不经意间还发现,竟然和之间读的一本,冯进著的《行走在茶马古道》同为一套。

  总体来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很多旅游者往往忽略的一个方面,就如自己,往往更加关注自然风景、历史建筑,关注很多最美、最大等词汇,关注历史悠久、始建某代等字眼,除了眼前的,便是历史书上的,而对于那些鲜活的、活生活现的民俗风情、民族传承而不顾。也许是一头雾水,也许是略感枯燥,除了抓拍穿着民族服装的老人,品尝各种特色小吃外,鲜有回顾。终究只是个旅游者,终究只是个过客。
  这本书,讲述了这个美丽的被遗忘的世界。而我们对于研究这些的人,往往称之学者。

阅读全文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