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佑寺白塔

  喜欢寺庙,所以到辽阳,不可错过广佑寺。
  它始建于东汉,那是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期,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距今已近1900年历史。
  明时毁于兵火,后重建。沙俄入侵东北时又遭严重破坏,后来日俄爆发战争,占领辽阳的俄军以广佑寺为指挥部,结果被日军炮火夷为平地,仅寺内白塔幸存。所以如今看到的建筑,几乎均为二十一世纪新建。
  新建后的广佑寺,主要特点就是大,有世界上最大的青石牌坊、最大的大雄宝殿、最大的青铜香炉、最大的殿内木质坐像,也是最大的仿古佛教建筑群。如今辽阳白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景区。

  其实前面讲辽阳历史的时候,说过广佑寺。
  金朝的开国皇帝是太祖完颜阿骨打,其后继位的是他弟弟完颜晟,前两位皇帝虽然灭了北宋,对中原政权不友好,但都是有能力的。之后的皇帝是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完颜亶,这个人好酒嗜杀,喜怒无常,不仅杀自己的儿子、弟弟、皇后、妃嫔,还有不少大臣和宗室,甚至酿成“朝省一空”的局面。后来,众叛亲离的他被金太祖另一个孙子完颜亮刺杀。完颜亮当了皇帝后,率大兵远征南宋,金太祖另一个孙子完颜雍便借机在辽阳拥兵自立,最终杀颜亮,成为金朝第五位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儿子们都没当过皇帝,倒是三个孙子轮流当过。

  完颜雍的母亲是李洪愿,其夫是完颜阿骨打的第三子。去世后,依据女真习俗,丈夫死后,妻子应改嫁宗族他人,李夫人不愿,便在广佑寺出家为尼,法号通慧圆明大师,当时寺庙的名称还是清安寺。有这层关系,金廷拨了不少银两给这个寺,使它一度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和香火最旺的。


  庙前广场下车,最先见到的一个气派的六柱五门式石牌楼,有210条雕龙,重80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


  山门前,有两座雕塑。
  一侧是丁令威驾鹤升仙的故事。丁令威是汉朝辽阳人,为地方官时遇旱情,遂逆命朝廷,开仓放粮,因此获死罪。此举感动了天地,临刑时被仙鹤救起,遂驾鹤升天。千年后,他又幻化成仙鹤飞归辽阳,慨然而歌。他的故事被列入《搜神记》,唐宋诗人很喜欢引用,我们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诗中皆有。


  能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皆不是俗品,其中古墓葬类全国一共19处,包括北京十三陵、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明朱元璋孝陵等,与之并列的便有辽阳壁画墓群。应该是汉魏晋时期,公孙氏家族的墓葬群。

  这便是取材于壁画中的车马出行图所雕刻。


  山门两侧的钟鼓楼没在第一进院落,而是和围墙一体,类似开了东西两个门楼。
  这是西侧的鼓楼。


  进山门,是天王殿。


  回望,晨钟暮鼓,东侧的便是钟楼。


  大雄宝殿,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单体建筑,殿前的香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大殿一层有匾,下方有人,这样对比一下大殿的大小,就能感觉更震撼了。


  殿内大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殿内木坐佛,是樟木的,表层贴金。


  内部不通。出,又见广场的石牌坊。
  下了一阵雨,疾来疾去的。



  辽阳白塔,因其上涂有白灰而得名,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
  主流的说法是在《辽阳县志》里,言其建于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由在辽阳发迹的完颜雍给在广佑寺出家的母亲所建,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但这些年说法饱受质疑,因为它的风格和北方辽代佛塔风格很相似,反而和金代佛塔有别;另外从佛塔的装饰和意义来看,即使当时为王爷的夫人,身份再尊贵,也不可以享用佛塔。后来人们在维修白塔时,在塔顶发现了铜碑,上有明代碑文,记录着明朝时重修发现了元代修塔记录,说其建于辽代,金元重修。所以,如今普遍认可的是它建于辽代中晚期,距今已有千年。
  如今已成为辽阳的象征。



  上面的雕刻很精美,八面皆有。





  塔下的雕像,很萌。


  这些年经挖掘,发现了一些古代建筑的遗迹,这是柱础留存。


  旁有塔泉,和塔始终相伴,成一景趣。
  时间尚早,坐在这里发呆、晒太阳,然后一两百米便可到高铁站,回沈阳。

, , ,
Trackback

no comment untill now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