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7
白天,各种工作压力,繁碎不堪,到夜晚端上一杯岩茶,拿一本书,有时是唐诗宋词、有时是古典名著、有时是建筑地理、有时是杂文鸡汤,而最近是在读《诗经》。把灯光调成我喜欢的黄色,站在客厅窗前,北京的深冬时常有些星光,无息地伴着你入夜。
有书陪伴时,感觉不论何时,在生活中都有个自我。不悲,亦不喜。
这本书,谈不上有多深的造诣,或者多么风趣的语言,但增加了一丝兴趣。每每读到唐诗或宋词,我们也仅是在零星片段里去勾画少数的情节,而大部分,诗人本身是在情节之外的。除了我们背诵的“忧国忧民、怀才不遇、思念亲人”等,我们对诗人本身的形象,恐怕仅限于语文课的那几笔素描了。
那不全面,也不纯粹。书中谈到了李清照的一首词,非常棒。
晚来一霎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篁。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晚上下了雨,天气凉爽下来,洗了澡,又画了淡妆,穿上半透明的睡衣,肌肤若隐若现,有阵阵幽香,对着情郎撒娇,勾勾手,今晚的竹席好凉哦。显然,这样的李清照更有血肉,而课本上,不会有。
这本书,虽然很多地方有调侃,甚至戏谑,但却让诗人变得更鲜活起来。鲜活了,就变得有趣,有趣了,就有想进一步了解的意愿,而这才本是我们追求知识和动力。
但,整本书就有点像公众号文章,读起来觉得不错,可最终得到的知识,似乎又没有。有阅读的快感,却没有知识的积淀。可能要求有点高,但大体如此。相对比《明朝那些事儿》,风格类似,但幽默不足,知识量也是差着等级。这是很多新书与畅销书的通病。
依旧开卷有益,知道了那些诗人更加多彩的一面,让我们对诗词有个更浓的兴趣,不是么?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no comment un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