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回京,来不及收拾和安排,便被派往成都谈一个案子。连夜几日半夜整理方案,甚至还要到凌晨三四点,带着疲倦,还带着不被理解,那种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似乎热衷于了单个案件处理的印象,奔波又起。
买票,退票。因为会议而误了飞机,便再改行程,又耽误行程,哪怕仅剩一小时,不敢再推迟,行程本已太赶,即刻出发。一路催着司机,然后在广播不停呼喊着大名的时候从急客安检处跑过来,匆匆忙忙登上了飞机。
谈了一整天,对方轮流十几人,财务法律工程,外聘专家和经纪公司,算是全席出列了。索赔从3000万到600万,差距虽然不再那么大,但依旧还是不小,想来想去还是坚持些,下步择日再谈。
出差,还要继续总部的其他工作,一个双减方案就折腾到了周末。到小刘家做客,调杯红酒,打杯咖啡,生活蛮有格调,就是该找个老婆了,不至于找不到菜市场。同事下厨,亲自动手,三菜一汤,这大概是最高规格招待了,令人倍感温暖。
十月是四川的好时节,处处好景,但均在郊外和深山间。本次匆忙,也便回了,只在午饭之时转了转武侯祠。其现存建筑乃康熙十一年重建,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停车,上来便是锦里,原来已是同一个景区。
锦官故里,川剧,蜀绣,客栈,千百年的青石板路,被些小雨冲洗得铖亮,露着些青苔,反倒让人觉得竟似沧桑起来,还有种梦里或前生来过的感觉,青袍木履,羽扇纶巾。大红的灯笼,喧闹的人群,如今满满的市井生活,被四川话和三国文化打上标签,告诉你这不是其他城市的南京路。
两侧松柏,一条路向前方,有旌忠门,又称“三洞门”,到了刘湘墓园。
重檐庑殿顶的荐馨殿,以为看错了,确认了好几次,还走到侧面,果然是重檐庑殿顶,而且虽然挂着武侯祠的牌子,但它其实仍属于刘湘墓园建筑,是曾经的享殿。简直是一座奇葩。回来后,赶紧上网查了些材料,原来它是仿清皇陵而建。
刘湘,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于南京国防会上慷慨陈词,承诺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全力抗日。并在九月初,亲自率兵30万出川。1938年,不幸在汉口病逝。遗嘱有句话: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求达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此嘱。”
当时的国民政府在成都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全国降半旗致哀,并选墓地于刘备陵墓旁边,同有“同为匡扶汉室”之意。
不知道在这个殿上面挂着成都武侯祠的牌子,是不是因为后者名气大,旅游效应好?难得英雄的地盘就该被侵占?后者可以扩大地盘,可以重建,可以重修,但前者也是历史和文物,不该因此而被抹去。
现在再回去看,旌中门正面当年悬挂着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题匾“永念忠勋”,背面是蒋正中的“英姿飒爽”题匾,如今已不在,那四方亭内的“国葬令”碑,亦是不在。还包括这个荐馨殿,似乎都在“去刘湘”化,以为这都是武侯祠。在输入法中,有流向,六项,留香,柳巷,刘翔,却找不到刘湘,这个国军一级上将。
武侯祠,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
从后往前,先是结义楼、三义庙,然后为武侯祠,其内有诸葛亮泥像,建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两侧是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
精致的牛腿,和同事聊天,有时候看是否为老建筑,一是看斗拱,老的木质,新的水泥或者干脆画上去;二是看梁枋,老的一般是雕刻,新的一般是绘画;三是看牛腿,老的大多为浮雕,有些生动,新的基本就是批量生产,或者直接一块板子。
再往前,是文武走廊,目前正在装修,武将不开放。蜀国重要的文臣武将,大多都在这里有塑像。当然,除了刘关张与诸葛亮有专殿。
武将打头的是赵云,文将打头的是庞统。文将中,除了吕凯,基本都有过耳闻,赶紧查查资料。
前面看到指示牌,写着“惠陵”。因为古代只有皇帝墓地称“陵”,有个例外是孙中山,称“中山陵”;圣人为“林”,如孔林、孟林、关林,有个例外是袁世凯,称“袁林”,其他便是“冢”、“墓”、“坟”。
看到惠陵两字,我说是皇帝的,我们得去看看,结果竟然是刘备的。
查资料才知道,刘备在公元223年驾崩于白帝城后,尸体运回蜀汉之都下葬,由诸葛亮选中了此处,被称作“惠陵”,那是1800年前了。因为古时有陵必有庙,故对应建立了汉昭烈庙。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武侯祠被并入汉昭烈庙,形成了君臣合庙。不过随着诸葛亮智慧被不断地神化和历代统治者对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推崇,导致越来越受欢迎,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影响极大的三国演义,更是有选择地部分丑化了刘皇叔,却将诸葛孔明再推巅峰,使得二者的欢迎程度此消彼长,故凭吊诸葛亮的摩肩接踵,反客为主,现在一同成为武侯祠景区。再久一些,人们只知武侯祠,而不问刘备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