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机场,无所事事,总觉得要写下些东西了。
以前出差,不管去哪,都会带着相机,多多少少都能去些景点,哪怕时间再赶,晚饭之后也会一个人买张地图,到大马路上转转走走。随着日子渐长,有些地方已来过多次,那种新奇的感觉,也就淡了。
对这个结论我比较满意,至少不是我失去了那种心情。我想也是这样的。
流水账:来杭州出差,昨天先去公司上班,下午补完文件,直奔机场,上飞机开始睡觉,中途吃晚餐,然后继续睡。下飞机见到分公司老大和人力部老总,联系公估人,直奔酒店。放下行李,约人,等车,至大排档,一边吃饭一边讨论谈判方案,结束时抓了大把瓜子。然后回酒店,汇报业务品质,具体细节,相关建议,敲定了谈判基调。半夜十二点,回屋、冲澡、睡不着,上网,看书。早晨早早起来,等闹表,冲澡,自助早餐,整理材料,退房。先拜访客户,然后转下一站,十点,开始谈判、侃大山,十二点结束,午餐,喝酒,一点,结束。推掉有的没的安排,谎称三点飞机。一点半到机场,竟然提前了三个半小时。夹在流水账中间是无数个电话,工作工作,还是工作。
高层酒店,大落地窗,早晨大开窗帘,天就突然亮了。
杭州有雨,没有转转的想法,便随手拍了张窗外。
最近迷恋李宗盛,那些口白式的唱腔,很是喜欢,比如《寂寞难耐》,还有黄磊,有些淡淡的忧伤,适合最近挥之不去的思绪。哇,思绪,好酸的文艺范儿,离我日渐消远。
时间太早,登机口还没分配,过安检,选个咖啡馆,打开耳机,声音调大,直至听不到外面的嘈杂,捧一本书,也算得一份享受。享受寂静,哇,日渐消远酸了吧唧的文艺范儿啊,戴着面具装来装去,又回来了。
行李很简单,装不满一个电脑包。昨晚到,今晚回,衬衣内衣袜子各一,洗漱用品充电器,电脑案卷一打名片,外加一本书。现在养成了习惯,走到哪里都会带本书。前几天在家里看书架,猛然发现这两年看得书已经成排,而且都是喜欢的方向,略有些专业的的内容,到也蛮有成就感。这次带的是楼庆西的《砖雕石刻》,专讲中国古建筑。前天又在亚马逊预订了2006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典藏版,希望能对以后的深度游,有些帮助。
学校的BBS关了,从95年至今,走过了17个年头,那黑黑的cterm和多彩的ascii,成了一段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如今没了。记得当时管理站点,最高在线人数到了7000人,那是同时,06年吧。
南开的各方面都是沉稳型,也有了些落寞,于是开始以“雅”自居,酸酸地说“不俗”,“不同污”。没想到在言论自由上,却献了媚,以自由换取当权者的三好学生证,丢了曾经卓尔不群的骨气与勇气。我想,这至少是丢失了自信,不知张伯苓老校长怎么个看法。
有些事物,早晚会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被贴上“落伍”的标签。若能留住那一片地,留作一个回忆,哪怕不去经营,不去理会,自有人会耐得住寂寞,沉得下闪光,哪怕仅仅几十年后,也有了些富含底蕴的东西。目前的社会似乎缺少这样的地方,如同那些日渐凋零的书店,没有利益便没有人再去挽留。至少京东、当当,应考虑这份社会责任的,不为钱。
学校的BBS动不动就关,怕学生的言论,毫无长期发展的眼光,毫无担当,更何谈什么使命感,哪怕也只是担了一丁点的风险,关了多少人多少年的校园回忆,曾激昂文字,粪土万户侯,曾花前月下,风雪伴佳人。一两个领导的意志反映,成就了一个学校的“名声”。事情总是从小到大,如此发展积累的,远不止一个BBS。
曾经,在形成集体感和归属感,甚至学术氛围上,BBS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在如今,这些都不再是人们登陆网络的首要寻求,当有新事物出现,并以某项绝对优势取得霸权后,它所带来的不足只会让人们念旧,但结果将是新事物的改变而非旧事物翻身。人人和开心来了,BBS已经一去不返了,紧接着微博又来了。
罗里吧嗦,不知所以的文字,您看得受累了。音乐里响起了《江南style》,充满了莫名的喜感。
人生多风雨,快乐常相伴!
杭州我是去过的,一次,也只有一个感觉,好贵。
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国度看到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