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之美

  楼庆西老先生的书,中国古代建筑五书系列。

  首先觉得雪花啤酒不错,研究古建筑的人不多,商业价值似乎也没有多大,因为关注的人少,起到的宣传作用很小。这个研究和这个系列的书,都是雪花啤酒赞助,但是在书的封面上,都找不到雪花的商标,我也只是读《序》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事情。
  赞助了千万元,这和冠名选秀节目比起来,不合算多了。但如雪花啤酒总经理王群之言,在“大国”、“崛起”甚嚣尘上的背后,中国人不乏智慧、不乏决心、不乏激情、甚至不乏财力。但关键的是,我们缺少一点“独立性”,不论我们的产品,还是我们的思想。而我们最独特的东西,便是我们的文化,而建筑便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雪花啤酒所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责任,说大了,是民族、社会、文化的责任。
  我们学校有些老宿舍,出自梁思成的设计,如今已经拆了。借用梁老的一句话:雄峙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当艺术遇到实用,两者间的权衡和较量,胜利的终究是后者。因为前者必须在每次权衡间都保持胜利,而后者只需一次,那便是永久。这个角度看,故宫也有被拆的那一天。

  因为对古建筑的门比较感兴趣,所以买来一读。基本想要了解的内容都有。
  书的内容很丰厚,偏重于全,但没有走向纯理论化。将我们所能见到的门分成城墙、宫廷、庙堂、宅第等多类,分别举例介绍,各种样式,各种功能都列了出来。读完之后仍可作为一本辞典类书籍,长期保留。


  最近读了作者的几本书,总是感觉在最后的总结上,有些不足之处。所谓的总结仍然是一二三四般将前面说明的例子简单陈列一遍,并没有找出过多的共通点。也许是困难,也许是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差别过大,无法总结?而且作者文章的实例仅限云南、山西、浙江、四川几个地方,显然有些不足了。
  可框定不同地区分别总结特点,或者几省一个,或者一省几个,这依据实际情况,至少要将国内的情况说明清楚。目前的几本书,作者始终忽略掉了很多地方,比如东北,比如京津,缺少了足够的完整性。
  刚刚读完的《户牗之艺》,也是同样的问题。估计不少人在感觉,自己家乡的建筑完全被忽略了。若不研究建筑文化,便很难对这本书产生兴趣。

  其实,个人感觉理想中应是这样的,列一张地图,框出几个大范围,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城市和建筑。然后总结出地区、气候、宗教、文化各方面对此造成的影响。形成一份完整的总结。
  当然,可能限于时间和精力,亦或资金。毕竟这样的研究量并非一朝一夕,一个学院能够完成的。总是吹毛求疵,书已经相当不错,远超预期了。

  另外,还有个问题属于作者忽略了的,比如门钉,这应是《千门之美》中需要着重说的。明清对此下了很明确的规定,也有很严格的等级限制,但仍然有例外,至少我发现了有不是单数的,有横八竖八的,还有十一十二个的。有些属明清之前的建筑,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严格要求;有些属于民国后的建筑,因为那个时候封建礼制被推翻了;但还有一些想不明白,这是专家需要解答的。
  作者写书时,内容有些像翻译《营造法式》之类的书,然后列举实例;或者百度百科,讲讲门钉的来历,讲讲门钉常见样式和含义,但总有特殊,而这些往往更有意思,却不去再提。
  九九的门钉,除了故宫在中国到底有多少?这是我买这本书的一个原因,可惜没有找到答案。

  当然,这都是鸡蛋里挑骨头了,书很不错,推荐。

Trackback

2 comments untill now

  1. 有些内容对我有启发,收藏了

  2. 我今天又买了三本其他的…

Add your commen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