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记·松赞林寺

  05月28日

  在香格里拉古城与其他几位同伴相约后,司机师傅带我们到了第一个目的地——松赞林寺。

  大概九点半左右,到了收费处,而后要坐大巴绕过一个山包,走一段时间才能到。
  景点的售票处设在远方,使得人们不进景区根本看不到寺庙的样子。我想,这大概是为了防止别人只观看不进庙的缘故吧。比起佛法无边的度量,现代人经济的头脑自是相差得太远。哦,也许是我想的太没度量了,阿弥陀佛。
  门票又涨价了,要85块大洋。

  噶丹松赞林寺始建于1679年,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724年,清政府又赐名“归化寺”。其傍山而建,错落有致,有着“小布达拉宫”之名。远处的山上,有用白色石块摆成的,藏文和中文的“松赞林寺”字样。


  寺庙的最高处是“扎仓”、“吉康”两个主殿,旁边及下方是八大康参及众多弥参。
  在藏传佛教中,一般都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佛经的学习制度。在较大的寺院中,管理会分成若干级,最高级称作“喇吉”,下设若干“扎仓”,再往下是“康参”、“弥参”。而小型的寺院通常无“喇吉”,而只有一个“扎仓”。“扎仓”、“康参”、“弥参”都是大小不同的佛教学习组织,“扎仓”类似于学院,有完整的寺庙组织、学习制度、还有众多的僧舍;其下的“康参”,一般以籍贯或地域划分,松赞林寺这片就有八个“康参”;再往下是“弥参”,主要以户为单位了,小型的学习组织,约一二十人左右。

  松赞林寺的正面全景,若仔细看一看“扎仓”、“吉康”两主殿间台阶上的人,去对比一下,你就能感受到它的宏伟了。


  寺院两旁是众多僧舍,已经与寺庙成了一体。在这里,出家就等于生活,生活便是修行,只不过多了经书与酥油灯为伴而已。这不似以往看到的寺院,不是那种宫殿样式的高高在上,而且村落式的触手可及,这里更加贴近真实、平凡、普通的百姓生活。


  寺庙前面有个小湖,名“拉姆央措湖”,中心岛上有个类似玛尼堆的小建筑。


  华丽、细致、惊艳、令人叹为观止的大门,整个寺庙的壁画也大多如此。


  进了正门,是一条台阶,一直通到上方寺庙的黄色庙墙。寺庙的屋顶多是鎏金,阳光下,闪亮闪亮。


  据说台阶有147级,在这个海拔高度,一口气登上去还真有些难度。


  从上往下看,除去寺庙的大殿是鎏金顶,其他房屋大多挺破旧,有些便是普通的僧舍。


  很多殿前都有这种黑幔,上有各种图案。
  有些殿内摆着灯与木桌,上铺蒲垫,阴暗的光亮下,坐着诵经的僧人。有些人年纪很大,闭眼沉吟,而有些还是孩子,调皮地动来动去,他们或许还不能理解书中那些文字的大意。不少殿内供着佛像或班禅,大殿无窗,门上挡有黑幔,那一盏盏排开的酥油灯,便点亮了人们的方向。


  中间的殿在装修,暂不对游人开放。


  普通的僧舍,里面是于此学习、修行的僧人。


  同伴帮忙,留下一张合照。灿烂的阳光,金黄的庙墙。


  在松赞林寺常见到小孩子,同样穿着藏传佛教的衣服,他们从小便在此学习,某种意义上讲,寺院也承担着传播知识、育人成才的职能。藏传佛教各派的授课方式与讲经制度均略有不同,其中又以格鲁派的最为完备,松赞林寺便属此派。有兴趣地可以参考此文:佛教与青海蒙古族

  阳光、香火、黄墙、黑幔、穿着紫红袍的僧人。

作者: xiaogs

喜爱旅游、户外、摄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