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14:00-16:00????中山陵

  喜欢旅游,但对建筑懂得不多,只是喜欢看年代老一点的。一般是这样:
  有人说,这是清朝的。我:哦。
  有人说,这是唐朝的。我:嗯~
  有人说,这是秦朝的。我:啊?
  有人说,这是民国的。我:哎…
  有人说,这是现代的。我:切!

  我得承认,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不过相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来说,我对中山陵的兴趣确实不高。但这里的人数却远超出想象,比明孝陵多了几倍。很多人只知南京有中山陵,很多人来南京只为中山陵,很多人即使买了联票也只去中山陵。
  不得不提,联票上的图案也是中山陵,背面的介绍还是中山陵。只在右边打孔的地方列着其他几个景点:明孝陵、灵谷寺、音乐台。我们当时为了要个明孝陵门票作纪念,犹豫了半天是否买联票。当然,最后还是考虑到以经济为中心,实惠最好…

  不过,很多人来这可不是看风景欣赏建筑的,他们是瞻仰凭吊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所以,进门前请先让心静一下,装上应有的敬意。

  孙中山于同治五年(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1879年随母亲远赴美国学习,1883年回国,并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1892年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香港大学,然后在广州、澳门等地行医。
  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万言书》中提出多项改革建议,被拒。遂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开创兴中会。从此,开始了为革命而颠簸的一生,直至1925年3月因肝癌在北京病逝。其时,签名吊唁者74万多人,参加送殡者30余万人。
  李大钊为治丧委员会成员,写了一副长长的挽联: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孕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生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尔家国,吾党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暗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成厥大业慰英灵。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基本是初高中的历史必考题目,相信都不陌生。其推翻了清王朝,推倒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落了亚洲第一个皇冠,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其历史意义重大。但它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取得彻底的成功和胜利,至于原因历史书上有,关键句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当然还有马克思爷爷所说的社会规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溥仪发布《退位诏书》,清政府灭亡。刚从两千年的帝制传统中走出,人们对于总统的地位仍然模糊,从某些方面讲,中山陵较一些帝王墓,不算简朴,但加之生产力变化和动用人力来看,它决不奢华。
  从1926到1929,中山陵的修建仅用了3年时间,占地8万余平方米,由吕彦直设计。从空中看,整个陵墓像一个钟的形状,山下铜像是钟的尖顶,半圆形广场是钟顶圆弧,墓室的穹顶是钟锤,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的含义。

  从明孝陵景区坐小火车到中山陵前的广场,这有商业街,有公交车站牌,还有停车场,配套设施远优于明孝陵。所以很多旅游团以此为基地,其他景点为辅。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政府建设的倾向。

  进景区,先看到一石坊,上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


  继续前走到陵门,门匾上书“天下为公”四字。


  再进是碑亭,内有一9米高石碑,上有谭延闿所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因为当时,孙中山曾以袁世凯保证溥仪退位为条件,答应溥仪退位时推荐袁世凯为中国首任大总统,所以2月12日溥仪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职,其下葬身份便为国名党总理。

  书写者是著名书法家,颜体大成者谭延闿。其参加了清朝的最后一次科举,是湖南在清朝间的唯一一位会元,之后又中进士。曾三次任湖南总督,并担任过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职,现墓地在灵谷寺景区东北方向。


  再走便是祭堂,刻“民族,民生,民权”,代表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上有一匾,书“天地正气”。
  堂内有保罗·朗特斯基雕刻的孙中山大理石像,高4.6米。


  从陵门到墓室,海拔高度相差70米,共392个台阶。其中碑亭到祭堂有339个,代表当时国名党参众二院共有议员339人,寓意一人一步,将孙先生精神发扬广大。
  看下面两幅照片:第一个在碑亭处向上照,第二个在祭堂前向下照。我们可以看到,从下往上看,国父高高在上,代表了百姓的敬仰;从上往下看,台阶均被遮掩,一个不见,像一片平地,代表着孙中山眼里的人人平等。
  而且,白色大理石加上蓝色琉璃,掩映于山体、绿树之间,肃穆庄严油然而生,纯朴自然,大气而不张扬。



  堂后有墓门两重,铜制,门框为黑色大理石。门较小,双人同时进出困难。进,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地面为白色大理石,墓顶为彩色国民党党徽,似陶瓷拼成。墓穴居于中,内有孙中山先生平躺雕像,为捷克人高崎所雕制。
  看其像石棺,以为遗体在其中,不禁为打扰先生清静而心有愧意。后来才知道,并非这样。

  孙中山先生去世时,曾打算仿照列宁,可供民众瞻仰。可当时,苏联的水晶棺未及时运到,只得暂放北京香山碧云寺石塔内。由于防腐措施不当,再加之用的棺木一般,当苏联棺运达时,遗体已腐烂,遂改土葬。装于美制紫铜棺内,埋在石像下方,并用混凝土封固。


  出中山陵,再上小火车,下站灵谷寺。



, , , ,
Trackback

only 1 comment untill now

  1. Anonymous @ 2008-10-14 15:39

    先生还是会觉得很吵。。。

    [回复]

Add your comment now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