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字文长,义阳人。总是感觉这个人物不好写,所以一直没有开始。因为在《三国志》上关于他的记载太少了,很难从发生在他身上的点点滴滴来挖掘这个人物,而《三国演义》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又歪曲了他的形象,成了一个脑后有反骨,且被诸葛亮向来怀疑的武将…
我们从《三国志》出发,看看正史上的记载:
魏延在刘备入川的时候随军而去,因数有战功而被封为牙门将军。后来刘备夺取汉中,自称汉中王,而他自己又要回成都,所以需要一个大将来镇守汉中。他选择了魏延。
当时汉中刚刚拿下,北面就是曹操,魏强蜀弱,人民和军心都不是很稳定。况且汉中这个地方不管对曹操来说,还是对于刘备来说都是军事要地。所以需要一员能让大家心服也要让刘备放心的大将。
此时的关羽守着另一个军事重地荆州,所以大家都认为刘备必定会选择张飞。《三国志》上说:“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
可刘备却选择了魏延,一个在当时并不是很热门的人,这从“众人皆惊”的反应可以看出来。放心的将汉中交给魏延,也说明了刘备对于魏延的重视程度和放心,是否也可以从侧面看出魏延的能力呢?是否也对于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始终怀疑反驳呢?
刘备在大会群臣的时候问:“你以后该怎么办呢?”魏延答:“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据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何其壮哉!这样豪爽的话能有几人说出做到?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魏延守的确实不错。
其后又被封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为督亭侯,五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封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建兴八年,派遣魏延西征羌人,与魏国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战于阳溪,大胜。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为南郑侯。南郑侯已是县级。
在入川以后,魏延可谓战功显赫,勇冠三军。但是,他的一些观点比较大胆,甚至有些冒险,所以一生谨慎小心的诸葛亮多不愿采纳,这些多少会让魏延有些不满。“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诸葛亮有时不采纳魏延的提议,多数是因为二者的性格不同,而非故意针对魏延这个人,可以从《三国志杨仪传》里找到一些证据:“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其中一个广为人们谈论的就是《魏略》里记载的一个计策:“夏侯懋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懋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这个计划可以说知己知彼,大胆而不鲁莽,虽然现在看来确实很值得一试,但毕竟比较冒险。当时蜀国兵微将寡,诸葛亮能指挥的大将只有魏延、王平、高翔、吴懿、吴班,还有年少的姜维,魏延此时已经是开国元勋中硕果仅存的大将了,如果计划失败,魏延挂掉,蜀国恐怕更没有战胜魏国的希望了;而且长安城是个大城,能否如此轻易的攻下,很多情况都是未知数;夏侯懋手下是否有几个不知姓名的牛人,没有实施这个计划,也许被历史所淹没了…
谨慎的诸葛亮没有采纳这个计划,完全可以理解,而非故意针对魏延本人。不过,理解归理解,还是为这个精彩的策划流产而感到可惜。
后来,魏延因为谋反罪名而被诛三族,这个冤案由谁来埋单呢?
我觉得首先还是他自己。
随着刘、关、张、马、黄、赵这些蜀国大将的一个个消失,魏延的资历越来越老,地位越来越高。虽然他能善待士卒,但是他和其他同朝为官的人关系却不是很好。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尤其与杨仪的关系更是水火不容。
这个不能不说是他自己的错误,不论看能力还是看资历,魏延都有希望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但是他却没有利用这些资本,也没有看到自己的性格缺点,不与丞相沟通,开诚布公;不注重内部团结,孤高自傲,最后扼杀了自己的优势。这个方面看,或许他只适合征战沙场…
诸葛亮死后,蜀国撤军,令魏延断后。魏延却不应:“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丞相虽然亡了,但我魏延依然可以率领部队攻打曹操。岂能因为一个人的死亡而耽误了天下之大事呢?况且,我魏延怎么可能听从杨仪的号令来断后呢?
这段话里面充满了自傲和不满,不管原因如何,作为一个军人都应该听从主帅的命令,毕竟撤退是丞相命令。而且,大敌当前,丞相刚亡,蜀国上下军心不稳,更不能因私人关系而发生内耗。不以大局为重的魏延,做的并没有什么道理。
杨仪不去理会魏延,率大军撤退,结果魏延火冒三丈,长期的不满情绪终于爆发。马上带着部队抢先南归,并烧毁阁道,阻挡杨仪大军。二者均上表朝廷陈说对方谋反。
依据此处魏延的做法,他并没有谋反之心,只不过是要和杨仪争个雌雄,但是做法却有点头脑过热了。在此危急关头,带着蜀国兵打蜀国兵,进行无谓的内耗,若曹操趁机而来,那么刘备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恐怕就over了。把个人恩怨升级到如此程度,杀身之祸躲不过了。
回来路上,魏延早于杨仪占据南谷口,派兵迎击。杨仪派王平前来,怒斥魏延:“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结果魏延手下的士兵知曲在延,皆散。
穷途末路的魏延逃往汉中,结果被马岱追上,斩之。杨仪践踏之,“庸奴!复能作恶不?”
在魏延和杨仪均上表朝廷的时候,后主刘禅问董允、蒋琬等人,结果均保杨仪而疑魏延。于是蒋琬带着兵以迎丧之名奔魏延而来。在得到魏延已死的消息后,乃旋。魏延早已经失去了大局,缺少了中央的支持。
除了魏延,杨仪是这个事件的另一个角色,从其践踏魏延头颅可以看出他的心胸。而其后来竟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耶!令人追悔不可复及”。可见其为人,这里不过多谈论。
然后再谈谈诸葛亮的责任:
魏延与杨仪不合,这个全国人民都知道。《三国志费袆传》里有这样的记载:“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三国志杨仪传》里也有一些记载:“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这两个已经水火不相容的人是个隐患,或和解或分开,不管如何,都要在他活着的时候解决了,因为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他能解决。可惜他并没有处理。
反而,在最后弥留之际,诸葛亮把长史杨仪、司马费袆、护军姜维叫来安排退军事宜,没有叫军中大将魏延。《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袆、护军姜维等作身殒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按照这个上面的记载,诸葛亮猜到了魏延有可能不从,是否考虑到了会变成什么样的结果了呢?
况且,魏延和杨仪向来水火不容,魏延瞧不起文官杨仪,却让他听杨仪调度,那就更难了,这一点诸葛亮在安排后事的时候也该想到的。杨仪又不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
在用人方面,说诸葛亮排斥魏延似乎有些过了,但他的确没有放开手去重用魏延,也许只是看重了他的骁勇而已。诸葛亮的赏罚分明,鞠躬尽瘁都是无疑的,但由于他的观点多与魏延不同,每次听到的都是自己不大赞成的建议,久而久之便会有些不重视这个人了,以至于造成魏延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能做到像刘备那样如此放得开,把魏延放在汉中独当一面,毕竟不简单。
no comment un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