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以前称为“打狗”。
  据称是因为以前这里居住了平埔族部落,称为“TAKAU”,来此的汉人移民根据音译,称其“打狗”,“打狗”在平埔族里的意思是“竹林”。后来日本人来了,觉得名字有些不雅,所以改其地名为“高雄”。
  如今是台湾第三大城市。

  台湾因为一些政治遗留问题,自称有6个“直辖市”,也称“六都”,它们是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和高雄。高雄在民进党手里执政了20年,如今被批成又老又穷。当年的高雄是世界第三大港口,在台湾被称作“四小龙”时代,高雄“钱堆到了肚脐高”,可现今若论GDP的话,在大陆已成三线城市,仅为杭州的三分之一。
  18年底,高雄市长归了国民党,与其说是国民党胜了,倒不如说是民众对衣冠楚楚的民进党厌烦了。

  这里有条河,很有名,叫“爱河”,原名“打狗川”,后改名“高雄川”,又改成“爱河”。
  爱河靠着海,且海拔低,所以它的水源其实一部分来源于大海,所以爱河下游都是咸水,上游才会有些淡水,也仅仅来源于附近的降水和一些工厂的排水。在爱河里钓鱼的话,钓到的大多是海鱼。
  和大陆大江大河的景色没得比,但它连接着海,一直到太平洋,若是幸运赶上落日,那便好美了。

XGS_7715

阅读全文

, , , , ,

  阿里山虽然有名,却不是台湾最高峰,最高峰是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还发生过一个小故事。
  其在日据时期,曾使用过3997米的海拔,差点不到4000米。1964年,于右任去世,他曾写过一首诗,在上上篇游记里还提及,是深得国民党老兵喜欢的《望故乡》: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是,在他去世后,很多人自发捐款,铸了一个铜像,3米高,立于台湾最高峰,刚好使得玉山超了4000米。自1966年,此后30年,它一度伫立在那成了玉山的标志,人们纷纷在登顶后于此留念。
  1995年,铜像被人锯断。也许是因铜像象征的“一个中国”思想,被一些人看不下去了。
  另,后被证实,玉山海拔有误,如今改为了3952米,也许也不差那3米了。

  跑题完毕,回到一首歌曲: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虽不是台湾最高山,阿里山依旧是台湾最为有名的山,在国内因此歌而名。它海拔2216米,是玉山山脉支脉。飘过一片云海,景色还真是怡人,除此之外,就是看树了。

XGS_7555

阅读全文

, , , , ,

  台湾在大陆最为有名的景点,莫过于日月潭。在生日的当天,赶到了这里。

  来这总会想到小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日月潭》,那是我们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并埋在心底。如下: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后来,日本人在此建了水电站,导致日月潭水面上升,如今的形状已看不出日月,更像了一片枫叶。
  而那个岛,本是土著邵族人最高祖灵的居处,也是邵族人早期的聚集地之一,所以名字在1999年已经改回“拉鲁岛”,那是它原本的名字,是去除政治意义后对于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XGS_7308

阅读全文

, , , , ,

  台湾的寺庙很多,夸张点来讲,比便利店还多。网上查到一段数字,说台湾的寺庙有登记的是12083座,而2014年时运营中的便利店,只有10069间。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台湾岛的面积,其实只有重庆市的一半不到,装下那么多寺庙,密集程度可想而知了。

  寺庙多,一方面原因是当地原有的崇拜,对神灵和一些著名人士的,这是习俗而成;另一方面,是49年大量内地人员来到台湾时,带着各地的习俗和“本地神灵”,一些在此扎根。
  扎根的原因有很多,是那段等着反攻大陆却慢慢失去希望的时代,不能回家、也不能见到家人,在孤独和抑郁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寄托和诉说,让这些本地神灵有了扎根的基础,得以发扬。

  这次行程中,也有一个寺庙,是中台禅寺,这其实并不是我本意想看的那种古老的寺庙。
  它建于1994年,2001年建成,据称设计者是个名人,和台北的101大厦同一人。建筑确实宏伟,花了不少钱,但这个对于寺庙来讲,当然不是首位,对于旅行团来说却是首位,交通方便,设施便利,还免票。

  一株老根紫薇,在门口,开得正是漂亮。

XGS_7202

阅读全文

, , , , ,

  1949年,随着国民党节节溃败,上百万的军民随蒋介石来到台湾。刚开始,大家还坚信能随着委员长打回大陆与亲人团聚,可随后希望越来越渺茫。国民党为了安置他们,建了一些简易房,还有日治时期的遗留建筑,很简陋,形成村落,称“眷村”,据称有800多个,即使到了如今,国民党军管的还有530多个。

  那时台湾很落后,蒋经国便亲自带着20万年青军人进入群山连绵的中部,修建了从西部到东部的中横铁路及苏花公路,披荆斩棘、风餐露宿,纯靠人力拿着简单工具开凿,给台湾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这些人其实很凄惨,没文化,年龄也越来越大,除了苦力,基本没谋生手段。离开大陆时,家有老有小,好多还是新婚不久,如今却在眷村苦苦熬着,慢慢失望,慢慢老去,没家人一点信息。一旦老了,无亲无故,孤苦伶仃,当时国民党政府称他们为“荣民”,建些“荣民院”进行安置。可陈水扁一上台,就改了称呼为“中国难民”,停发养老金,如今都成了国民党的自掏腰包。

  我们比较熟悉余光中的《乡愁》,那符合大陆需求。而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民国四大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一首《望故乡》,其实更加感人: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清净农场,便是当时为安置台湾老兵而建,给他们从事农垦,为了能养活自己,如今成了景点。

XGS_7008

阅读全文

, , , , ,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