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禁闭岛/Shutter Island(美国·2010)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马克·鲁法洛
1、一部电影,相同的信息和画面,却因拍摄手段而展现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甚至冲突的故事,这大概是这部电影能成为经典的原因。它不仅仅只是有个开放式的结尾,而是全程的情节都能有两种解释,综合观众自己对电影不同信息的印象,结合自身主观评价,演绎成了两种不同的“真相”。
2、第一个“真相”中,Teddy的身份是联邦警官,他的妻子和孩子因为一场火灾而死,导致火灾的罪魁祸首就在这个岛上。但随着调查,他发现这个岛上的医生在从事用于战争的类似于纳粹当年做法的人体研究。随着不断接近真相,他“被成为”一个精神病患者,被下药、被抓捕、被定性。也引出来一个观点:当所有的理性分析和证据都导向你是个疯子时,你是相信自己的记忆还是相信现实的证据?再绝望点,社会的主流声音和权威检测,都说你是精神病时,你信自己还是信他们?你的家人信你还是信他们?你身边的人信你还是信他们?而当你已经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后,你自己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3、第二个“真相”中,Teddy的身份是精神病患者。他患有抑郁症的妻子溺死了三个孩子,然后他枪杀了妻子,在这种残酷的现实下,他的精神遭受了极大折磨,被送来了这座岛上。而这里的精神病医生是医德高尚的,他们尝试用药物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治疗他,而不是做脑叶白质切除术。这种手术曾经广泛应用于精神病患者,但这会让他们失去记忆、思维等,像傻了一般,没了人性。当然,如今早已不被允许。
4、看了很多影评对电影细节的分析,我们发现第二种才是真相。影片更触动人心的在于,在最后时刻Teddy显然已经康复,并清醒地知道了自己是谁、事实是什么。可当他面对自己不再是个正义勇敢的联邦警察,而是个杀害亲人的凶手时,他选择了逃避。于是再次称呼他的主治医师为Chuck,也就是他自己幻想的故事中自己助手的名字,又继续假装着讨论逃离这个岛的计划。他宁愿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也不愿意背负着这样沉重的负担而正常生活。所以被认定治疗失败,然后去接受脑叶白质切除术。他说了一句话:哪一样更差些呢,是像个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个人一样死去?
5、Teddy参加过二战,亲眼目睹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状,据说那是无法想象和描述的地狱。何况,战争的残酷哪仅限于一个集中营,见过战争残酷的人,见过绞肉机攻防战的人,见过自己手刃敌人惨状的人,很多心理负担是会背负一生的。而反映这种心里状态的电影,其实我们也该拍一些。
no comment untill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