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一个被逐渐被遗忘的民族品牌。访问它的官方网站(http://www.jianlibao.com.cn)时,我们似乎还无法感受其在超市货架上“享有”的那种衰落痕迹,但若看看它的市场份额和饮料行业里的话语权,我们看到一个贵族变得落寞。
健力宝的成名可以成为经典,在中国这种机会稍瞬即逝,难以复制,因为那个年代所注定。李经纬,健力宝的当家人。其父战死,家贫,无力养家的母亲便把他送入了孤儿院。在那里成长起来的他从事过卑微的工作,并无上学史。后来成为一名县体委的工作人员,被“发配”到一个毫无生机的白酒厂。说发配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在别人眼里那个工厂只是个等待刑期的死刑犯而已。不过,历史上大凡开国的、创派的都不是凡人,同样,能把一个品牌做大的也不是普通人。在李经纬手里,那个酒厂活了。
83年,他尝到了可口可乐,与大多数人想着解渴或者杀精不同,他看到了市场。84年,有了健力宝。生产一个产品虽不是容易,但能做到的毕竟也不是少数,但能一个产品成功推广者,茫茫人海中凤毛麟角。84年,李经纬决定赞助奥运会,成为中国代表团的指定饮料。而那时,健力宝的商标图案才刚刚设计出来,产品在百事可乐的生产线上诞生。
高人说,“成功需要很多因素,但要大大的成功,都离不开运气。”健力宝亦是如此。
那一年,中国扬眉吐气,人们记住了许海峰、李宁。那一年还有被小学生在作文里无数提到的女排姑娘,代表拼搏精神的她们打败东道主美国,成为一代人的心中偶像。略带某些感情色彩的日本记者在之后的《东京新闻》上发表文章《靠”魔水“快速进击?》,指出女排姑娘喝了健力宝,这有可能是魔水。这则新闻无意间成了一次成功的“炒作”,健力宝一举成名。84年,年销售额345万元,85年1650万,87年1.3亿。其成为“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做“老大”直到上世纪末。
我们回忆一下健力宝的辉煌:
1987年,为了成为第六届全运会指定饮料,开出2.5倍可口可乐的价码获胜。
1991年,推出有奖促销,易拉罐可拉出5万元现金。此创意在之后成为被不断复制的经典。
1992年,赞助美国大选,拍下第一夫人和第二夫人一起喝健力宝的照片,引起轰动。
1993年,联合国安理会的圆桌会议摆着健力宝。
1994年,创业10周年,包下广州所有五星酒店,将彩旗从广州插到百里外的山水市。提出“双百计划”(到2000年,销量100万吨,收入100亿元),并宣布进军可口可乐的美国老家,花500万美元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买下一层办公楼,开设办事处。
另外,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行星命名为“三水健力宝星”,这是全球第一颗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行星。
1997年,38层的健力宝大厦落成。其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排名均是中国饮料行业第一,被媒体评选为“90年代中国公众心目中的十大知名品牌”之一。也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驰名商标”。李经纬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九届人大代表。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经济
最近看到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消息,就想起很多中国品牌的成长、消失。想想那些曾经见过和用过,现在却不知所处的品牌,想想,恩。
小时候最喜欢的食品有大大泡泡糖。相信很多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人都这样。那个时候5毛钱两块,嚼在嘴里吹泡泡,能吹两个的被我们称之为“高人”、“奇才”。偶是不行,每每将泡吹到靠近鼻子时便兴奋不已。喜欢那个味道,嚼上半天。
问十个人,有九个半说大大是中国的品牌。其实不对,虽然这样的回答有点破坏儿时的美好回忆。我想,不管它属于哪个国家,既然它承载了中国的那一代回忆,这就够了。
1988年,西班牙亚古利民集团与广东番禺市中荣集团在原番禺沙湾糖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广州番禺糖果有限公司,其中外方控股51%,中方49%。其生产的大大泡泡糖在第一年就取得了巨大成功,收回投资2400万美元。在那个年代,这数字可不小,是快消行业的N0.1。顺理成章,大大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不过,大大面临的群体有限,只是儿童。再加上许多外资对这块市场的竞争、瓜分日益激烈,大大的风光逐渐不再。而泡泡糖这个东西也渐渐消失于我们的视野,被口香糖取代。记得,小时候听说吹泡泡会造成大脑缺氧,对儿童不好,爸妈听后便开始了严密的监控。每每放学偷买一块,边走边嚼,回家之前再拼命嚼上一阵,进屋少说话,味道没了才敞开憋了好久的嗓子。现在和爸妈聊起,他们笑的不得了。娃真是淘。
跑题了。
1999年,西班牙佳口集团与德国及马来西亚某公司三方投资的佳口食品有限公司收购了全部中方股份,广州番禺糖果有限公司的名字消失。2004年,箭牌收购西班牙亚古利民糖果集团旗下佳口公司部分产品后,大大并入箭牌家族。
现在访问大大的网站(http://www.tatagum.com/)直接转入箭牌首页,至于大大泡泡糖,已越来越沉默。
经济
早听说blogspot经常被封,不过还是喜欢这里的干净,没有广告。但大早晨上来就发现这么一行字:“预设停运时间4:00PM PDT. 了解详情”,还真是吓人。怎么回事?
据说,“这是google blog一个比较人性化的措施。就是由于软件或硬件原因,博客需要暂停一段时间。这样预先告诉你,让你有时间备份,以免造成你的博文或者其它资料丢失,也即相当一个免责申明,你可以不必备份全部文章,只备份你认为重要的就行,一般出现资料丢失的情况很少。”
看到这个内容,多少有些放心了。
网络, 博客
听说当年明月很久了,想看《明朝那些事儿》也好久了。记得读研期间,宿舍一哥们每天都去当年明月的博客等着更新,出一篇看一篇,那种精神真是执着。
虽然我也很感兴趣,但那个时候总有理由看不成。不是没时间,而是心不静。有了空闲首先想到游戏,然后是上网,一丁点读书的时间也全给了那本厚厚的《三国志》,明朝这段拖了又拖…
开始工作后,生活竟变得异常规律。不再像以前每晚必熬到凌晨两点,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十一点就可睡觉,早晨七点钟准时起床,倒挺养生。只是,这几天看到《百家讲坛》聊太平公主,比较感兴趣,所以睡的晚些。那十二点前也见到周公了。
高手说:规律的生活可以空出大把的空闲时间。的确,下班后有些无聊,索性从当当网买了这套书,开卷有益嘛。虽然还没看完,却又开始构思看完明朝,再把不甚了解的宋朝看了…
图书
《李白预测中国楼市》
中天皆映晚霞残,国星已露半月盘,楼潮尽撒飘香饵,市篓可待肥蟹圆。
娱寒需饮浊米酒,乐伶拢袖为谁蛮,大方孔明灯飞起,片出高寿似圣贤。
呵呵,闲逛别人博客,回想起以前在BBS上的时光。便想了这么一个藏头诗开头。
确实,这个年代不缺大片。
但要选一个参与人数多、票房收入高、惊心动魄的大片,中国楼市无疑应算一个。动辄百亿的投资,几亿的观众,再加之不菲的资金收入,能有望其项背者?
片中房价这条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主线,其一呼一吸一涨一停每个波澜不惊的剧情发展都那么引人入胜让人无法自拔。那引来亿万目光的拐点又总是雾里看花飘忽不定,即使最牛的悬念大片编剧也只能望洋兴叹自愧不如。惊悚科幻爱情环保记录励志等等百花齐放的电影分类中找不出适合他的选择,他早已超出一部优秀电影所能承载的文化经济政治人文等等范畴,这是爱因斯坦曾有过的那种超越了时代的悲凉情怀。报纸网站电视广播上多如牛毛的影评莫衷一是百家争鸣,如此浩浩汤汤漫无边际的关注度又怎能仅是前无古人?更有北大教授当众打赌房地产商集体跳楼之流,刹那间,观众却似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春秋战国。
再加之众多虚虚实实引人入胜的支线情节,纵是千手观音也会目不暇接顾此失彼。断供潮退款门万人团购之类的大气张扬招摇过市比那难登大雅之堂的二流电影拿百八十人冒充千万大军拿电脑特技不断ctrl+v的骗人把戏高明太多,简直就是石器时代的神州七号。去打听打听万人团购的规模又岂止万人,那可真金实银给足了分量。
是大片就有无法脱俗的特点,要不撞汽车要不烧汽车要不山崖之下绽放花开要不高速路上激情对撞。那经天纬地的楼市大片呢?送!come on!夏利丰田起亚长安东风QQ太丢脸面的话就改宝马奔驰林肯宾利悍马A8。
直面这样的骇世传闻仍然小心翼翼疑神疑鬼害怕受骗就去看看售后服务:部分影院郑重承诺观众若觉得没心旷神怡精神抖擞就无条件退票,并支付你每天万分之二的利息。上帝老天爷基督如来的待遇也就这样了。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经济